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汐
1)  evening tide
2)  tide [英][taɪd]  [美][taɪd]
潮汐
1.
Water quality simulation for gate-controlled river net under influence of tides;
受潮影响的闸控河网水质的模拟
2.
Modeling of contaminant transport in groundwater with impact of tide;
污染物在受潮影响的地下水中输移的模拟
3)  tides [英][taid]  [美][taɪd]
潮汐
1.
MF Radar Observations of Nonlinear Interactions Between Tides in the Mid-latitude Winter Lower Thermosphere;
中纬度冬季低热层潮非线性相互作用的MF雷达观测
2.
MF Radar Observations of Mesospheric Tides Over Wuhan;
武汉上空中层顶区域潮的MF雷达观测
3.
Numerical Study of the Gravity Waves Nonlinear Propagation and Its Interactions with Mean Winds and Tides;
重力波非线性传播及其与背景风场和潮相互作用的模拟研究
4)  Xi Wong
汐翁
1.
Discovery of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and Inscriptions on Tortoise Shells by Xi Wong;
翁《龟甲文》与甲骨文的发现
5)  tidal potential
潮汐势,潮汐位
6)  tide [英][taɪd]  [美][taɪd]
潮汐现象
1.
By the action of the universal gravitations between the sun and the moon, the tide phenomenon occurs on the rocks, sea, lakes and groundwater on the earth, and also on the liquids comprising hydrocarbon-bearing traps.
在月亮和太阳等天体万有引力的作用下,地球上的岩体、海洋、湖泊及地下水都会产生潮现象,含油气的流体在含油气圈闭内由于天体的作用也会产生潮现象。
2.
The origin of tide-generating force and the relative rate of the tide-generating forces from the sun and the moon are discussed.
讨论了引潮力的成因,太阳的引潮力与月亮的引潮力的相对大小,并对潮现象的一些规律和影响因素作了简要介绍。
补充资料:汐留
汐留
汐留

汐留(しおどめ;shiodome)位于日本东京都心部,大致为银座以南、筑地以西、新桥以东、滨松町以北一带的区域,东南侧隔著滨离宫恩赐庭园与隅田川、东京湾相邻;行政区上属于东京都港区东新桥一丁目、二丁目与海岸一丁目的一部分。汐留是日本铁路的发祥地,过去也长期作为原日本国有铁道(今jr)大型货运集散场的所在地。自1990年代中期起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区域再开发计划,打造多功能复合都市地带“sio-site”(シオサイト),被称为“都心部最后的超大型再开发计划”;至今已大致成型,并与六本木新城共同成为继台场之后的新兴观光景点。

“汐留”这个地名最早起源于江户时代初期:今天的汐留地区,在当时原本还只是流入江户湾(今 东京湾)的内海—“日比谷内江”的一部份。德川家康进入江户(今 东京),成立德川幕府后第三年(1606年),首次以“天下普请”的方式,向全国募集人力、物力与财力投入江户城的建设,将日比谷内江填平即为其中一个建设项目。与此同时,替代用的新水道—与当时海岸线大致平行的外濠挖掘完成,并另行挖掘水道,自江户湾引水进入外濠,还在引水道出海口附近沿岸兴筑土堤。由于海水总是随著潮汐拍击堤岸,“汐留”由此得名;连接外濠与江户湾的引水道也被称为“汐留川”(今已填平成为首都圈高速道路用地)。原本属于日比谷内江一部份的地带被填平后,结合原有土地,之后长年成为出身自龙野藩、仙台藩与会津藩等藩地的诸侯(大名),位于江户的宅邸(屋敷)所在地;以水道与宅邸群相隔,当时称为“滨御殿”的滨离宫恩赐庭园也随后落成。

德川幕府瓦解,进入明治时代后,1870年,诸侯的宅邸用地被明治政府接收,旋即规划为铁道用地,并进行用地整理以兴建车站。1872年10月14日,日本第一条铁路—新桥(在当时为包含汐留在内的泛称)至横滨(车站约位于今 樱木町)间约29公里的铁路正式通车,成为明治维新的重要成就之一。由美国建筑师设计,建筑正面大致呈扁平“凹”字型的砖造洋楼—新桥停车场(在当时的西化风潮下,也有写成“新桥ステーション”的;ステーション是英文“station”的日语拼音)也在当天启用。因为是离中心街区最近的车站,而且北侧不远处即为改建过后,成为新商业中心的银座“炼瓦街”南端,因此成为当时东京对外交通的主要门户,并留下“汽笛一声新桥を…”的歌谣名句。

随著铁路路线向北延伸与高架化,以及位于丸之内的新东京站落成,1914年,当时已经称为新桥站的新桥停车场改名为汐留站,并改为专营货运的车站,不再办理客运(与此同时,离汐留站不远处,位于高架化铁路新在线的“乌森站”则改用新桥站之名至今)。原本的新桥停车场建筑依旧保留,但该建筑后来在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中完全损毁。战后,初期拜铁路货运发达之赐,汐留货物站成为东京最大的物流集散地,货运量于1960年代达到高峰。自日本各地经由铁路运达的货物皆在此分装;此外还有通往筑地市场的侧线。只是到了后来,铁路货运终究还是不敌公路货运的竞争。1986年,随著原 国铁即将于次年分割与民营化,汐留货物站正式废止。

1992年,在“东京都埋藏文化财中心”(东京都埋蔵文化财センター)主导下,货物站旧址范围内的大规模历史遗迹调查开始进行,不但挖掘出许多江户时代与明治时代遗留下来的各式器物,还发现了新桥停车场与江户时代宅邸的残余基础结构,以及部分公共设施的旧迹。与此同时,“汐留地区土地区划整理事业与再开发地区计划”经议决成为都市计划项目之一,再开发地区总面积达30.9公顷。之后国铁清算事业团渐次拍卖该区土地,土地区划整理事业也随之展开,经由拍卖取得土地所有权或地上权的新业主们并组成协会,进行街区规划工作。

再开发地区的实际建设工作从1999年开始进行,到了2002年10月,由日本最大广告公司—电通投资兴建的总部大楼落成,成为首栋完工启用的大楼;11月,都营地下铁大江户线与新交通百合鸥号(新交通ゆりかもめ)汐留站通车,转乘前往新宿、六本木、台场等地更为便捷;此时并决定以“sio-site”作为再开发地区的昵称。次年,大致依昔日格局与外观重新修建的旧新桥停车场原地重现,多栋大楼也陆续完工启用,形成巨大的高层建筑群,看起来颇为壮观,但也有人批评:建筑群阻挡了自东京湾吹向陆地的海风。

无论如何,整个再开发计划至今仍持续进行中,多间企业与机构如电通、日本电视台、松下电工、资生堂、共同通讯社…等,以及国际级大饭店纷纷进驻;计划预定于2007年全部完成,到时预计将汇集就业人口约61,000人、居住人口约6,000人,并持续吸引观光客造访。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