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nfinitesimal Mach cone
无限小马赫锥
2) Mach cone
马赫锥
1.
Study of Mach Cones in 2D Dusty Plasmas;
二维尘埃等离子体中马赫锥机理的研究
2.
The ion acoustic wave propagates outside Mach Cone.
离子声波扰动的非线性发展使太阳风等离子体呈规则的小尺度起伏,离子声波在马赫锥外传播,因此理论预言密度起伏不沿着太阳风速度方向,而是在横向方
3) mach cone
马蒜锥;马赫锥
4) Mach front
马赫波前,马赫锥,扰动锥
5) edge of Mach cone
马赫锥母线
6) limiting Mach number
极限马赫数
补充资料:马赫锥
当一个微弱的点扰源(如尖头弹丸的顶尖)以超声速在大气中运动或位于超声速匀直流中时,存在一个以点扰源为顶点、把空间分为扰动区和未扰动区的锥面,称为马赫锥,锥的半顶角称为马赫角。它是奥地利物理学家E.马赫于1887年在分析弹丸扰动的传播图形时首先提出的,因而得名。微弱扰动使气体的速度、压强、密度和温度等发生微小的变化,并以声速相对于气体而传播。马赫锥的形成可用点扰源的运动来说明 (图1)。若点扰源以超声速v在空气中作等速直线运动,则一秒钟后,扰源由A点(经B、C点)到达D点,走过的距离等于v。这时,在A点产生的扰动扩展到以A点为中心、速度c为半径的球面上。由于v>c,故D点在以A为中心的圆外。扰源于B、C等点产生的扰动,也分别扩展到相应的球面上。马赫锥就是以直线DE为母线的锥面,这个锥面就是那些球面的包络面。锥面的半顶角为马赫角(μ=arc sin)。随着扰源向前运动,马赫锥也作为一个波面往前传播,故有时也称马赫波。若取随扰源运动的相对坐标系,则成为定常超声速流中的马赫锥。对于二维平面流动,马赫锥退化为两条直线,称为马赫线。若扰源以亚声速运动,则产生的扰动可传到扰源之前(图2),因而不形成马赫锥。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