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atellite bandwidth
卫星带宽
2) broadband satellite
宽带卫星
1.
It might be a developmental direction in the near term that the broadband satellite carries on_board_process and multi_beam antenna based on the geosynchronous orbit, the ATM technology is a competent option to apply to the on_board_process.
本文介绍了宽带卫星的技术要求、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技术及其构思 ,指出基于地球静止轨道上的具有星上处理功能和多波束覆盖的宽带卫星可能会是近期发展较快的卫星系统 ,ATM技术适合用来完成宽带卫星星上处理功能。
2.
To provide high throughput transmission channels for IP traffic with good QoS guarantee, the onboard gateway processor has became one of the hot spots in the research field of broadband satellite.
为了提供高吞吐量和良好QoS保障的IP传输通道,作为宽带卫星网络核心的网关处理器已经成为了宽带卫星的研究热点之一,而网关处理器的体系结构是否能对相关协议和应用提供良好支持是成败的关键。
3) broadband satellite networks
宽带卫星网
1.
Broadband satellite networks are a.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人们开始对宽带卫星网络产生浓厚兴趣。
4) broadband satellite access network
宽带卫星接入网
1.
The multiple access control(MAC)protocol in broadband satellite access network is investigated.
对宽带卫星接入网的多址接入控制(MAC)协议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相似业务流量混沌预测的新型混合动态分配多址接入方案。
5) WGS
宽带填隙卫星
1.
Multiple Access Analysis in Onboard Processing of WGS;
宽带填隙卫星系统星上处理多址技术分析
6) Broadband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宽带卫星通信
1.
Firstly,the associated concept and developments of broadband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were introduced,then the main technical issues that need to be solved was proposed,and examples of the typical application were given.
首先,介绍了宽带卫星通信系统的有关概念和发展现状,提出了需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给出了典型应用;然后,在介绍卫星移动通信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系统的特点及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最后,介绍了空间通信网的基本概念,给出了网络组成及功能,分析了需要解决的若干新技术。
2.
This paper gives a comprehensive discussion about the development and design of broadband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analyses its issues,and explains its tradeoffs.
详细探讨了宽带卫星通信的发展概况、设计原则、问题和折衷考虑,提出了宽带卫星通信网络的结构模型以及卫星星座设计选择,讨论并分析了宽带卫星通信的若干关键技术以及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最后阐述了宽带卫星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3.
Brief introduction of broadband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illustration of the project background and content arrangement are presented at the beginning.
宽带卫星通信系统是当前通信发展的热点之一。
补充资料:反卫星卫星
能对敌方有威胁的卫星实施摧毁或使其失效的人造地球卫星。 亦称拦截卫星。 它和空间观测网、地面发射-监控系统组成反卫星武器系统。
从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通信、侦察、导航、海洋监视、导弹预警等军用卫星充斥空间,外层空间已在军事上具有战略地位。因此,研制反卫星卫星已成为一项重要战略措施。反卫星作战过程大致如下:由空间观测网对敌方各种卫星进行不间断的观测,编存目标参数,判定其性质(军用或民用的),在适当时机将反卫星卫星发射到预定轨道上,不断监视目标卫星的运行情况;必要时由反卫星卫星上的自动控制系统发出指令,起动变轨发动机,进行变轨机动去接近目标卫星并将其摧毁。最后,由地面发射 -监控系统判断其效果。反卫星卫星的攻击方法有:
①椭圆轨道法。将反卫星卫星发射到一条椭圆轨道上,远地点接近目标的轨道高度,多用于拦截高轨道的卫星;②圆轨道法。反卫星卫星的圆轨道与目标卫星的轨道共面,这样可以较容易地进行变轨机动去接近目标卫星,并可节省推进剂;③急升轨道法。将反卫星卫星发射到一条低轨道上,并在一圈内进行变轨机动,快速拦截目标卫星使其来不及采取防御措施,但需要消耗较多的推进剂。
在一般情况下,对较高轨道的目标卫星使用前两种攻击方法,但反卫星卫星要运行数圈才能完成拦截任务。对轨道高度为500公里以下的目标卫星,通常采用后一种攻击方法。
70年代以来,国外对反卫星卫星已做过多次试验,其中一种试验装置的总重量约3000千克(含变轨机动用的推进剂约500千克),用两级液体火箭发射入轨,具有改变轨道面倾角5°~10°的能力,使用非核战斗部或无控火箭,能拦截运行高度为150~1500公里的卫星。80年代初反卫星武器系统仍处于试验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反卫星卫星将具有拦截多个目标的能力,并使用激光武器或高能粒子束武器摧毁目标卫星。
从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通信、侦察、导航、海洋监视、导弹预警等军用卫星充斥空间,外层空间已在军事上具有战略地位。因此,研制反卫星卫星已成为一项重要战略措施。反卫星作战过程大致如下:由空间观测网对敌方各种卫星进行不间断的观测,编存目标参数,判定其性质(军用或民用的),在适当时机将反卫星卫星发射到预定轨道上,不断监视目标卫星的运行情况;必要时由反卫星卫星上的自动控制系统发出指令,起动变轨发动机,进行变轨机动去接近目标卫星并将其摧毁。最后,由地面发射 -监控系统判断其效果。反卫星卫星的攻击方法有:
①椭圆轨道法。将反卫星卫星发射到一条椭圆轨道上,远地点接近目标的轨道高度,多用于拦截高轨道的卫星;②圆轨道法。反卫星卫星的圆轨道与目标卫星的轨道共面,这样可以较容易地进行变轨机动去接近目标卫星,并可节省推进剂;③急升轨道法。将反卫星卫星发射到一条低轨道上,并在一圈内进行变轨机动,快速拦截目标卫星使其来不及采取防御措施,但需要消耗较多的推进剂。
在一般情况下,对较高轨道的目标卫星使用前两种攻击方法,但反卫星卫星要运行数圈才能完成拦截任务。对轨道高度为500公里以下的目标卫星,通常采用后一种攻击方法。
70年代以来,国外对反卫星卫星已做过多次试验,其中一种试验装置的总重量约3000千克(含变轨机动用的推进剂约500千克),用两级液体火箭发射入轨,具有改变轨道面倾角5°~10°的能力,使用非核战斗部或无控火箭,能拦截运行高度为150~1500公里的卫星。80年代初反卫星武器系统仍处于试验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反卫星卫星将具有拦截多个目标的能力,并使用激光武器或高能粒子束武器摧毁目标卫星。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