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私人寓所
1)  home [英][həʊm]  [美][hom]
私人寓所
2)  Private Clinic
私人诊所
1.
The reform of system brings a new developing period for nongovernmental hospital and private clinic.
论文通过对一私人诊所的经营状况、竞争环境,以及新的医疗市场的建立对其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认为在新的医疗市场建立的当前时期,整个民营医疗机构(私人诊所、民营医院)同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其中民营医院的发展前景相对光明,而以论文中所涉及明康诊所为代表的、在民营医疗服务机构中占数量绝对多数的私人诊所由于受规模、实力的影响,其发展前景堪忧。
3)  private club
私人会所
1.
Besides private club,sports club and culture club,it is also introduced to Chinese people as a new concept in real estate.
会所内容丰富,除私人会所,运动会所和文化会所外,还作为房地产界的新概念进入人们的现代生活,其广义化的概念"泛会所",为人们提供交流的空间和载体,对创建和谐社区乃至和谐社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  private premises
私人处所
5)  private ownership
私人所有权
1.
The theory of "Socialization of Ownership" sets itself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perfect private ownership protection and the violation of private interest to public interest.
"所有权社会化"思潮的理论预设是私人所有权的完善保障,社会基础是私人利益对社会利益的妨害。
2.
Since Roman law, great as is its change, private ownership is always held the foundation and pivot of man’s property system, which has irreplaceable value to the respectable civilian life and political state.
自罗马法始,私人所有权虽历沧桑之巨变,却一直是人类财产权制度的基础和核心,其对于个人有尊严的进行市民生活乃至政治国家之进步,都具有不可替代之价值。
6)  proprietary club
私营会所;私人牟利会所
补充资料:德国歌德郊外寓所
德国歌德郊外寓所
德国歌德郊外寓所

歌德郊外寓所 在[[魏玛市]]市郊。

1776~1782年[[德国]]大文豪[[歌德]]初到魏玛时曾居住在这里。现辟为德国重要的旅游胜地。

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l749~1832)

作者简介:

德国著名诗人,欧洲启蒙运动后期最伟大的作家。他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市民家庭,曾先后在莱比锡大学和斯特拉斯堡大学学法律,也曾短时期当过律师,但主要志趣在文学创作方面,是德国“狂飙突进”的中坚,1775~1786他为改良现实社会,应聘到魏玛公国做官,但一事无成,他不但没战胜德国市民的鄙俗气,“相反,倒是鄙俗气战胜了他”(马克思)。于是,1786年6月他化名前往意大利,专心研究自然科学,从事绘画和文学创作。1788年回到[[魏玛]]后只任剧院监督,政治上倾向保守,艺术上追求和谐、宁静的古典美。1794年与席勒交往后,随着欧洲民主、民族运动的高涨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他的思想和创作也随之出现了新的飞跃,完成了《浮士德》等代表作。

歌德不仅善绘画,对自然科学有广泛研究,其创作囊括抒情诗、无韵体自由诗、组诗、长篇叙事诗、牧童诗、历史诗、历史剧、悲剧、诗剧、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教育小说、书信体小说和自传体诗歌、散文等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最著名的是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1774)、诗体哲理悲剧《浮士德》(1774~1831)和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1775~1828)。《少年维持之烦恼》写一个反对封建习俗,憎恶官僚贵族,跟鄙俗的社会现实格格不入,在爱情上更遭封建势力摧残打击的少年维特愤而自杀的浪漫故事。因反映了一代青年反封建的心声,受到群众热烈的欢迎,使歌德从此亨有世界声音。

《浮土德》取材于德国16世纪关于浮士德博士的传说,给以加工改造。把浮士德写成一个不断追求、进取的理想人物;把他的知识、爱情、政治、艺术、副业等五大发展阶段,都写成以封建政体腐败、感悟古典美追求的幻灭和“理性王国”蓝图之虚妄为主体内容的悲剧阶段;成为欧洲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资产阶级先进人士不断探索、追求的艺术概括。悲剧不但结构宏伟,色彩斑斓,融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象征手法为一体,且让主要人物浮士德和魔鬼靡菲斯特的整个思想言行都形成善与恶、行与情、成与败的辩证发展关系。

作品也因而跟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并列为欧洲文学的四大古典名著,《威廉·迈斯特》分《学习时代》和《漫游时代》两部,内容写主人公走出家门寻求人生意义的故事,肯定实践的重要意义,认定人生的最高理想是以专业技能力社会造福。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即由郭沫若译成中文。他的《浮士德》、《赫尔曼与窦绿苔》等作品现己有了中文译本。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