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olution tension
溶解张力
2) associating tension
解舒张力
1.
By analyzing a group of data obtained from testing associating tension of cooked cocoons under different technical conditions, the author presents the application feasibility and scope of the system.
解舒张力测试系统主要用于煮茧质量的检测,本文根据该系统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对煮熟茧离解张力的测定数据,论述了系统应用的可行性与适用范围,该系统的应用和完善。
3) untwister tension
解捻张力
4) Unwinding strenth
退解张力
5) tension release
解除张力
6) dissociation tension
离解张力
补充资料:拜耳氏张力学说
分子式:
CAS号:
性质:1885年德国化学家拜耳(A. von Baeyer)提出用来解释碳环化合物稳定性的学说。拜耳假定碳环在同一平面上,这样碳的键角势必与正常键角(109.5°)产生偏差,若有偏差就存在着张力,偏差越大,张力越大,碳环就越不稳定。该学说对环丙烷结构的假设已被X射线衍射实验所证实。然而环丁烷、环戊烷、环己烷的碳环却被证明并不在同一平面上,除存在角张力外,还存在非键原子间的张力,所以拜耳张力学说并不完善。直到20世纪50年代英国化学家巴顿(D. H. R. Barton)提出了构象理论,才解决了环烷烃的结构及反应性问题。
CAS号:
性质:1885年德国化学家拜耳(A. von Baeyer)提出用来解释碳环化合物稳定性的学说。拜耳假定碳环在同一平面上,这样碳的键角势必与正常键角(109.5°)产生偏差,若有偏差就存在着张力,偏差越大,张力越大,碳环就越不稳定。该学说对环丙烷结构的假设已被X射线衍射实验所证实。然而环丁烷、环戊烷、环己烷的碳环却被证明并不在同一平面上,除存在角张力外,还存在非键原子间的张力,所以拜耳张力学说并不完善。直到20世纪50年代英国化学家巴顿(D. H. R. Barton)提出了构象理论,才解决了环烷烃的结构及反应性问题。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