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eat sore
热疮
补充资料:热疮
rechuang
热疮
fever blister


   发热后或高热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种常见急性皮肤病。其特点是好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处,如口角、嘴唇边缘鼻孔周围、外生殖器等。初发时局部微红,有瘙痒和灼热感,随后出现几个粟米大小的水疱,聚集在一起,可以互相融合。多在一周左右痊愈,容易复发。相当于西医的单纯疱疹。治疗以清热解毒为原则。
 热疮的记载首见于肘后方,隋代《诸病源候论》详细说明了该病的病因、症状和继发其他疾病的情况。清代《疡医大全》称之“剪口疮”。
 热疮常发于感冒、猩红热、疟疾等发病过程中,或发于劳累后以及月经来潮、妊娠、肠胃功能紊乱时。若外感风热之毒,阻于肺胃二经,蕴蒸皮肤,多发于口唇、鼻孔周围、面颊等处;若肝胆二经湿热下注,阻于阴部,多发于外生殖器;若脾胃运化失健,积热上蒸,热邪伤津,则引起阴虚内热,以致反复发作。初起在皮肤上出现成群的小水疱,四周红晕,疱内液体澄清,破裂后露出糜烂面,逐渐干燥结痂脱落而痊愈,留有轻微的色素沉着,病程约一周左右,易反复发作。自觉有瘙痒及灼热感,重者可引起颔下和颈部的淋巴结肿痛。临床辨治常分以下证型:①风热毒盛。证见刺痒,疼痛,怕冷,发热等。治宜疏风清热解毒,用辛夷清肺饮。②湿热下注。水疱易糜烂,伴有发热,大便干,小便黄,苔黄腻,脉滑数等症。治宜清热利湿,用龙胆泻肝汤。③阴虚内热。反复发作多年不愈者,常伴有咽干,口渴,舌红,脉数等证。治宜养阴清热、解毒利湿,用增液汤加板蓝根、马齿苋、紫草、生苡仁。外治:用紫金锭水调搽或金黄散水蜜调匀外搽,保持创面清洁,促使干燥结痂。
                 马绍尧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