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箱体部分﹐是汽车两大组成部分之一(另一部分为汽车底盘)。轿车和客车的车身是整体的﹔大部分货运汽车(简称货车)﹑越野汽车和专用汽车的车身分为驾驶室和货箱两部分。
轿车车身 分为车架与车身合成一体的承载式和车架与车身分开的非承载式两种型式。轿车是最早生产的汽车﹐开始时采用木结构的马车车身﹐用手工制造。20世纪20年代﹐由于冲压﹑焊接工艺和深拉延薄钢板技术的发展﹐轿车车身制造进入了大量生产阶段﹐并改为薄钢板结构。为了减轻重量﹐有的已采用铝或玻璃钢制作车身构件或板件﹐用塑料制作装饰件和非结构件。30年代中期﹐轿车车身开始向流线型方向发展﹐将轿车的后门中部加宽﹐将前后挡泥板的上部逐渐收缩﹐并逐步取消挡泥板。40年代﹐出现过“水滴式”的高度流线型车身﹐但由于生产工艺的限制很难大量生产﹐车身设计转向件数尽可能少﹑采用冲压和焊接工艺性好的标准化分块和标准化断面。
50年代初﹐汽车工业引入航空工业的风洞技术﹐改进了汽车车身设计﹐利用气流规律减小阻力和扬力﹐消除或减少汽车车身周围所形成的空气涡流﹐提高了汽车的经济性和高速行驶的稳定性﹔根据车身表面气流压力的分布情况来确定最佳的车身采气和排气孔口的位置和形状﹐以及减少尘土沉积和减小空气阻力的车身后部的形状。为节约能源须减轻车身的重量﹐并提高车身刚度。一般已不用经验方法设计车身﹐而是用有限元法和类似的方法对车身进行动﹑静态应力分析和变形分析。
由于各汽车制造公司之间的竞争﹐汽车一般每年都有局部改进。轿车车身每隔3~6年即进行全部更新换型(货车每隔 8~10年)。车身造型必须充分考虑实际使用价值和满足人们审美要求﹐所以车身造型的美学规律是以汽车特定的使用功能﹑生产工艺和车身一定结构型式为基础而表现的。70年代以后﹐轿车车身造型趋向简炼﹑挺拔﹑平直﹑整体化和改善空气动力性能。
客车车身 可分为承载式和非承载式两种
(图1 客车车身 )。客车车身外形比较简单﹐一般是在骨架外蒙覆金属板﹐并注意美观和加大风窗面积﹐向大平﹑正方方向发展。有的车身用整体冲压﹑分段焊接组合装配的结构﹐也有的采用铝合金挤压型材与铝板胶接或铆接结构﹐或金属骨架塑料蒙皮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