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磨损(蚀)作用
1)  abrasive action
磨损(蚀)作用
2)  corrosion-wear interaction
腐蚀-磨损作用
3)  erosion [英][i'rəuʒən]  [美][ɪ'roʒən]
磨蚀,浸蚀,磨损,水蚀,冲蚀,清蚀,侵蚀[作用],剥蚀
4)  wear-corrosion synergism
腐蚀磨损协同作用率
5)  abrasion (corrasion)
磨蚀(作用)刻蚀(作用)
6)  corrasion (abrasion)
磨蚀(作用);刻蚀(作用)
补充资料:冰蚀作用

冰蚀作用 冰川运动时对地表进行的侵蚀作用。估计冰川的全部侵蚀力可达一般河流的10—20倍。侵蚀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刨蚀作用,由冰川所挟带的碎屑物在冰川滑动过程中象磨石一样不断锉磨冰床。由于冰川本身各部分的运动速度不同(表面快、底部慢、中间快、两侧慢)。冰川所携带的碎屑物的运动速度也有差别,它们彼此之间也会互磨。刨蚀的结果使冰川砾石和冰床表面产生冰擦痕和磨光面。另一种是挖蚀作用,这是冰川所特有的,冰川本身有巨大的重量,由此而产生的压力能使冰床上的岩石沿节理而产生松动,突出的部分能与冰冻结在一起,冰川向前移动时,可把岩块掘出带走。或由于冰融水流入基岩裂隙,冻结时,促使岩石胀裂,被融冻风化作用破坏的基岩也可被冰川带走。挖蚀的结果可以扩大冰斗,加深冰床并使冰川凹凸不平。

冰蚀作用 冰川活动破坏组成冰床的岩石和地形的作用,又称刨蚀作用。冰蚀包括掘蚀和磨蚀两种作用方式,而几乎没有溶蚀作用。冰床附近的冰体因受挤压,融点降低融化成水,渗入下伏冰床的裂隙或孔隙中,水体因压力降低而冻结。随冰体和融水的反复融化和冻结,它们的体积反复收缩和膨胀,致使组成冰床的基岩或土体发生崩解。崩解的碎屑(包括原来的碎屑)又会被再冻结,并入冰川中,并随冰川迁移。以后新鲜冰床继续重复遭受上述作用,不断加深拓宽,这种作用称为掘蚀。发育于降水量充沛的海洋性气候下的温冰川(海洋性冰川)和发育于降水量小的大陆性气候下的冷冰川(大陆性冰川),掘蚀作用的强度有明显差异。前者的温度以接近融点为特点,其底部融水充沛,掘蚀作用特别强烈;后者的温度以低于融点为特点,其底部融水贫乏,掘蚀作用极弱。此外,冰川在运动途中,因自身产生的强大挤压力,所挟带的岩屑对冰床进行研磨,使基岩床面和岩屑都遭受磨损,这种作用称为磨蚀。因温冰川的掘蚀作用比冷冰川强烈,其底部挟带的岩屑较多,此外,它可沿冰床滑动,所以温冰川的磨蚀作用比冷冰川强烈。冰蚀作用可以塑造出一系列特殊地貌。在山岳冰川地区最常见的冰蚀地貌有:横剖面呈u型的冰川谷,状如围椅的冰斗,金字塔形的角峰,山脊薄如刀刃的刃脊,光滑平整并具有多组刻痕的冰溜面,以及状似伏于地面的羊背的羊背石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