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路由组
1)  Route group
路由组
2)  multicast routing
组播路由
1.
Selection of QoS multicast routing based on chaotic sequence genetic algorithm;
基于混沌序列遗传算法的QoS组播路由选择方法
2.
Multicast routing algorithm based on agent;
基于Agent的组播路由算法
3.
Approach for multiple constrained QoS multicast routing based on immune genetic algorithm;
基于免疫遗传算法的多约束QoS组播路由选择方法
3)  multicast route
组播路由
4)  network routing
组网路由
1.
According to the scenarios of fewer nodes with less mobility,a practical approach to Ad hoc based on Bluetooth is proposed,including the design of network routing,application framework and a distributed path discovery algorithm which is easily implemented in L2CAP(logical link control and adaptation protocol) layer of Bluetooth.
针对节点数目较少且节点相对移动性较小的应用场景,给出了一种基于蓝牙的Ad hoc实现方案,包含组网路由设计与上层应用框架设计,提出了一种适于在蓝牙L2CAP层实现的分布式路径发现算法,并构建了实验系统对此方案进行了验证与测试,结合实验系统的测试数据,对蓝牙Ad hoc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理论推导与比较分析,包含建链耗时分析、带宽与平均时延分析,结果表明,该蓝牙Ad hoc方案适于多跳通信,能很好地承载文本传输、语音通信与视频通信等上层业务。
5)  QoS multicast routing
QoS组播路由
1.
Improved quantum evolutionary algorithm for solving QoS multicast routing problem;
求解QoS组播路由问题的改进型量子进化算法
2.
Quantum-beha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for QoS multicast routing
量子粒子群算法求解QoS组播路由
3.
Considering the predictability of topology dynamics of satellite-based Internet and QoS(quality of service) requirement of group applications,a QoS multicast routing scheme is presented.
考虑了卫星Internet拓扑变化的可预测性和组播应用的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需求,设计了一种QoS组播路由机制。
6)  QoS-based multicast routing
QoS组播路由
1.
Rapid expansion of Internet increases the complexity of QoS-based multicast routing.
Internet规模的迅速扩大使QoS组播路由的复杂性增加 。
2.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BOA and its applications on the QoS-based multicast routing problem in computer networks.
本文主要研究贝叶斯优化算法及其在QoS组播路由问题中的应用,并讨论将贝叶斯优化算法和多目标进化算法结合,求解计算机网络中的多约束QoS组播路由问题。
补充资料:组蛋白和非组蛋白
      组蛋白是存在于染色体内的与 DNA结合的碱性蛋白质,染色体中组蛋白以外的蛋白质成分称非组蛋白。绝大部分非组蛋白呈酸性,因此也称酸性蛋白质或剩余蛋白质。组蛋白于1834年由德国科学家A.科塞尔发现。
  
  组蛋白对染色体的结构起重要的作用。染色体是由重复单位──核小体组成。 每一核小体包括一个核心8聚体(由 4种核心组蛋白H2A、H2B、H3和H4的各两个单体组成);长度约为200个碱基对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和一个单体组蛋白H1。长度约为140个碱基对的DNA盘绕于核心8聚体外面。在核心8聚体之间则由长度约为60个碱基对的DNA连接。这种DNA称为"接头"DNA。
  
  组蛋白的组分  几乎所有真核细胞染色体的组蛋白均可分成5种主要的组分,分别用字母或数字命名,命名方法也不统一,如H1或称F1,Ⅰ;H2A或称F2A2,Ⅱb1;H2B或称F2B,Ⅱb2;H3或称F3,Ⅲ;H4或称F2A1,Ⅳ。有核的红细胞或个别生物体中,还存在特别的组蛋白成分,红细胞中为H5或F2C,Ⅴ,鲑鱼组织中为H6或T。H2A、H2B、H3、H4组成核小体的核心,也称核心组蛋白。根据组蛋白的一级结构,又可将它们分为3种类型:赖氨酸含量特别丰富的组蛋白(H1);赖氨酸含量较丰富的组蛋白(H2A和H2B);精氨酸含量丰富的组蛋白(H3和H4)。从整体来说,组蛋白在进化过程中保守性很强。其中H1变化较大,H3和H4变化最小。如对小牛胸腺的5种组蛋白,豌豆苗组蛋白的H3、H4和兔胸腺组蛋白H1等的一级结构比较中发现,小牛胸腺和豌豆苗的组蛋白H4间只在60位和77位上的两个氨基酸残基不同。但已知的真菌和原生动物的组蛋白的部分一级结构和动、植物的组蛋白间的差异较大。
  
  组蛋白合成后的修饰  这是形成组蛋白各组分微不均一性的主要原因。修饰的方式有:①乙酰化。有两种,一种是H1、H2A、H4 组蛋白的氨基末端乙酰化,形成α-乙酰丝氨酸,组蛋白在细胞质内合成后输入细胞核之前发生这一修饰。二是在H2A、H2B、H3、H4的氨基末端区域的某些专一位置形成 N6-乙酰赖氨酸。②磷酸化。所有组蛋白的组分均能磷酸化,在细胞分裂期间,H1的1~3个丝氨酸可以磷酸化。而在有丝分裂时期,H1有3~6个丝氨酸或苏氨酸发生磷酸化,其他四个核心组蛋白的磷酸化可以发生在氨基末端区域的丝氨酸残基上。组蛋白的磷酸化可能会改变组蛋白与 DNA的结合。③甲基化。仅发现于H3的 9和27位和H4的20位的赖氨酸,鸭红细胞组蛋白H1和H5的组氨酸。④ADP-核糖基化。组蛋白H1、H2A、H2B及H3和多聚ADP-核糖的共价结合,ADP-核糖基化被认为是在真核细胞内启动复制过程的扳机。
  
  非组蛋白  染色质中一大群分子量5000~ 15000的蛋白质的总称。真核细胞的非组蛋白可能有 100种以上。由于非组蛋白本身具有聚合特性,它们和组蛋白、核酸等也有结合能力,用电泳和层析技术完全分离非组蛋白比较困难,用双向电泳技术曾在兔肝和诺维科夫肝癌细胞分别分离到69个和84个组分。非组蛋白大致包含下列三类蛋白质:①细胞核内大量的酶。包括 DNA合成及修复过程中的DNA多聚酶和连接酶,核糖核酸(RNA)聚合酶,以及核酸和蛋白质如组蛋白在修饰过程中所需要的酶;②在染色体中起结构作用的蛋白质;③其他尚未阐明功能的蛋白质。非组蛋白在各种组织和细胞的分化及发育过程中以及在正常细胞向肿瘤细胞的转化过程中均会发生变化。各种不同的动物和组织中的非组蛋白成分也有较大的变化。非组蛋白能够选择性地和同源 DNA 结合,它们在RNA聚合酶作用下在体外能促进DNA的转录,所以有人认为染色质中的具有专一功能的非组蛋白在基因转录的选择性调控上起重要作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