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淋溶需水量
1)  leaching requirement
淋溶需水量
2)  nitrogen leach loss
氮淋溶量
3)  leaching water
淋溶水
1.
Research of influence of leaching water of gangue on environments;
煤矸石淋溶水环境影响的分析研究
4)  fresh water eluviation
淡水淋溶
5)  leaching by precipitation
降水淋溶
6)  water leaching
水分淋溶
1.
Nitrogen balance in soil and wheat as affected by N fertilization and water leaching;
氮肥用量和水分淋溶对土壤和小麦氮素平衡的影响
补充资料:植物需水量
      植物全生育期内总吸水量与净余总干物重(扣除呼吸作用的消耗等)的比率。由于植物所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蒸腾,所以需水量也可认为是总蒸腾量与总干物重的比率。如用每形成 1克干物质需要蒸腾水分的克数表示,则称蒸腾系数。如稻的蒸腾系数为680,小麦为540,玉米为370(见表)。系数愈大则水分利用效率愈低。蒸腾系数的倒数,即植物每蒸腾失水1000克所形成干物质的克数称蒸腾效率,其值越大则水分利用效率越高。一般植物的蒸腾效率为1~8。各种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不同。一般四碳植物的需水量低于三碳植物。这与两者的地理起源不同,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性以及由此所决定的光合效率不同有关(见光合作用)。四碳植物由于有较高的光合固碳效率,一般气孔频率低于三碳植物,因而增大了气孔对水分的阻力,减少了蒸腾失水,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同一种作物的需水量,还常因其他条件变化而异,如在土壤缺乏氮、磷、钾等无机营养时,水分利用效率降低,需水量增加。参与水分代谢的水分称生理需水。由于土面或棵间蒸发以及因径流与渗漏等而需要消耗的一定量水分,则并不被吸入植物体内参与水分代谢,只具有调节生态环境中水平衡的作用,因而可称为生态需水。灌溉时计算的作物需水量实际上是生理需水与生态需水的总量。作物需水量的测定,对计算农业用水、灌溉定额以及选择适合干旱地区栽培的作物类型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