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减数分裂驱动
1)  meiotic drive
减数分裂驱动
2)  meiotic drive elements
减数分裂驱动元件
3)  sex chromosome meiotic drive gene
性染色体减数分裂驱动基因
4)  Meiosis resumption
减数分裂启动
5)  miosis [英][mai'əusis]  [美][maɪ'osɪs]
减数分裂
1.
Results indicate that optimum ultrastructural observation can be achieved with the peotoplasts in miosis phase.
本文用常规电镜技术对不同细胞周期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菌体细胞和原生质体进行超微结构的对比观察,结果发现,用减数分裂时期的原生质体进行超微结构的观察,效果最为理想。
6)  Meiosis [英][mai'əusis]  [美][maɪ'osɪs]
减数分裂
1.
Observations on the Meiosis and Chromosome Behavior of Pollen Mother Cell in Cannabis sativa L.;
大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观察
2.
Hormones in Rice Spikelets in Responses to Water Stress during Meiosis;
水稻减数分裂期颖花中激素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补充资料:减数分裂驱动
      配子或杂交子代的分离比偏离孟德尔定律的现象。这一现象往往是受两个亲体的一方中的特定基因或染色体的驱使而造成的,又称分离偏离。
  
  1957年L.桑德勒等首先发现了这一现象。按孟德尔定律硃砂眼 (cinnbar,cn),棕色眼 (brown,bw)雄性杂合体(cn bw/cn+bw+)果蝇和雌性纯合体(cn bw/cn bw)果蝇的杂交子代中应出现一个红眼 (cn+bw+/cn bw):一个白眼(cn bw/cn bw)(cn和 bw相互作用的结果使复眼呈白色)的分离比,因为雄性果蝇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并不发生交换。可是桑德勒等实际得到的杂交子代是25个红眼:一个白眼。实验证明这一结果并不是由于不同基因型子代个体存活率不同造成的,而是受雄性果蝇第二染色体上的一个显性突变基因,即分离失调基因(segregation distorter,SD)的驱使。SD基因的雄性杂合体果蝇把带有SD基因的染色体传给95%的子代个体,cn和bw也在第二染色体上,这就促使它们的分离呈现偏离孟德尔定律的现象。在番茄、脉孢菌等生物中都发现有由单个基因所带来的减数分裂驱动。
  
  减数分裂驱动也可以由染色体本身的结构和行为所造成。例如B-染色体是同一物种的各个个体的细胞中数目不恒定的基本上由异染色质组成的一类染色体,它有别于那些数目恒定的常染色体(A-染色体)。B-染色体在很多种动物和植物中都有发现,在不下20种植物中发现B-染色体的行为和A-染色体不同,主要表现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染色体有不离开行为以及带有B-染色体的雄性配子在受精中占优势,从而使带有B-染色体的后代较多。B-染色体上虽然没有一般的基因,可是它的存在对于植物的生长、生活力和染色体交换等等都有影响。此外,玉米中带有染色节的第10染色体也有减数分裂驱动作用。
  
  不管某一基因是否在自然选择中处于优势,只要减数分裂驱动造成这一染色体的减少,这一基因也便随着减少。所以造成减数分裂驱动的遗传因素也处于自然选择之中。由于减数分裂驱动可以导致性比失调,所以这一原理有可能在害虫防治方面得到应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