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尖模缝痕<制品>
1)  peaked parting line
尖模缝痕<制品>
2)  partition line, parting line,seam,mark
模缝痕
3)  blank seam
雏形模缝痕
4)  match mark,mitre seam,mold joint,mold mark,parting,line
模缝线(玻璃制品缺陷)
5)  seamless article
无缝制品
6)  non-indenting flat tip model
平式针尖无凹痕模型
补充资料:模温对PC制品内应力的影响

当塑料熔体进入快速冷却的模腔时,制品表面的降温速率远比内层快,表层迅速地冷却而固化,由于凝固的塑料导热性差,制品内部凝固很缓慢,当浇口封闭时,不能对中心冷却收缩进行补料,那么,内层会因收缩处于拉伸状态,而表层则处于相反状态的压应力,这种应力在开模后来不及消除而留在制品里,我们称之为残余应力或内应力。在注塑制品中内应力有三种:①骤冷应力,②冻结分子取向,③体积应变
 
   在此,我们仅就模温对PC制品的内应力做试验:


在上面图中:①制品是在模温90℃条件下注塑的,在四氯化碳溶液中浸泡90S(室温20℃),无裂痕,内应力控制达标。②③是在模温30℃左右,同一成型工艺条件生产的(没模温控制机情况下急出货而生产)。
②是将制品放在烤箱中用120℃的温度进行退火处理,然后在室温下冷却,再放在四氯化碳溶液中浸泡90S(室温20℃),有很轻微的裂痕,说明经过热处理,内应力被释放很多。
③是在常温下冷却后将产品放在四氯化碳溶液中浸泡90S(室温20℃),有一处严重破裂,说明制品内应力过大,不合格。



在上面图中:
①模温30℃,实验结果严重开裂,不合格。
②射胶时间3.5S,射胶压力90MPa
③射胶时间2.5S,射胶压力130MPa
④射胶时间2.5S,射胶压力90Mpa上述图例中,只是改变射胶时间和射胶压力而已(模温度90±5℃)。
从实验得知:②③是由于过量充填的情况下,在浇口处形成较大的内应力,在四氯化碳溶液中浸泡90S(室温20℃)有很轻微的白点,内应力较①已有明显改善。④是在射胶时间和射胶压力方面做了调整,前提是保证外观质量,实验结果OK。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