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nuclear base
核基地
2)  nucleophilic group
亲核基团
1.
Using lsopropyl amine,p-methyl-phenol and methanol for simulating the amino,phenol and hydroxyl groups of silk fibroin respectively,the reaction of monochlorotriazine reactive dyes with nucleophilic groups of silk fibroin was studied with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
用异丙胺、对甲酚和甲醇分别模拟蚕丝丝素上氨基、酚羟基和醇羟基,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研究一氯均三嗪型活性染料与蚕丝亲核基团的反应性能。
3)  nuclear matrix
核基质
1.
Preliminary Study on Nuclear Matrix Proteins in Leukemia Cells by 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and Western Blot;
双向电泳-免疫印迹技术分离白血病细胞核基质蛋白的初步研究
2.
Study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nuclear matrix in gastric cancer and the upstream of p16 gene;
胃癌组织核基质与p16基因上游序列的相关性研究
3.
Binding of the upstream of p16 gene to the nuclear matrix protein in gastric cancer;
胃癌组织中核基质蛋白与p16基因上游序列结合检测
4)  nuclear gene
核基因
1.
Protozoa may contain nuclear genes,mitochondrial genes,plasmid genes,RNA genes and so on.
原虫中可能包含核基因、线粒体基因、质粒基因、RNA基因等。
2.
)and nuclear gene(OPS1,Period,TPi,MPi,EF-1a,Wingless,et al.
综述16S rDNA、Cyt b、COⅠ、COⅡ、ND 5等线粒体基因和OPS1、Period、T p i、M p i、EF-1a、W ing less等核基因在蝶类分子系统学中的应用,认为通过系统学的研究,可以明确蝴蝶各分类阶元之间的进化关系,确立一些有争议物种的分类地位以及进行相关物种的系统地理探讨。
3.
Application of nuclear gene c-mos in molecular phylogenetic studiesThe molecular markers to reconstruct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should meet some conditions.
1 核基因c-mos在系统发生研究中的应用 可用于重建系统发生关系的分子标记需满足一些条件。
5)  eukaryotic gene
真核基因
1.
Study on lactating mammary gland as an efficient eukaryotic gene expression system;
泌乳乳腺作为真核基因的有效表达系统研究
2.
Establishment of the methods for searching eukaryotic gene cis-regulatory modules;
初步建立真核基因调控元件模块的搜索方法
3.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flanking sequence of start codon and stop codon in eukaryotic genes;
真核基因起始与终止密码子旁侧序列特征分析
6)  seedlessness gene
无核基因
1.
The cloning and sequencing of two specific molecular markers linked to grape(Vitis vinifera) seedlessness gene indicated the full lengths of 564 and 1538 bp for marker 39970524-5-564(GenBank accession number:AY327513) and marker 39970524-6-1538(GenBank accession number: AY327514), respectively.
对葡萄(Vitis vinifera)无核基因特异标记39970524-5-564和39970524-6-1538的DNA序列进行了克隆和测序,其序列全长分别为564和1538bp,GenBank登录号为AY327513和AY327514。
参考词条
补充资料:中国第一核基地
Image:11825206655844262.jpg
中国第一核基地

青海省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金银滩草原,总面积1100多平方公里。金银滩草原在何方,也许有人不知,但数十年前我国著名的西部歌王——王洛宾一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却不知迷醉了多少人。歌中这美丽动人的地方正是金银滩草原。

1958年,中国决定研制核武器,选址青海茫茫戈壁滩,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试验和生产基地——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在此后的30多年里,先后研制成功了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

1993年,在胜利完成了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后,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撤销这座核武器研制基地。该基地经过环境治理并通过国家验收符合国家环保法规后,目前成了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目前正在大张旗鼓开发旅游资源,但进展缓慢。

作为退耕还林(草)工程的一项内容,政府部门正着手对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进行荒地植树种草,我们要把这里建成青藏高原上著名的‘花园城’,并使之成为世人瞩目的旅游景点。”海北藏族自治州负责人卡先说。

素有“原子城”之称的中国第一个核研制基地,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境内,总面积1170平方公里。近年来经过综合治理,在其退役后重现出碧水蓝天的秀丽风光。

原子城基地退役后,数千名藏、蒙古等族群众迁入这个被重新命名为“西海镇”的小镇,海北藏族自治州也将首府迁入。这里的将军楼、科研楼、住宅楼以及学校、影剧院、商场、医院、水电暖设备等公用设施都改造成了民用设施。

曾经为原子城提供能源支持的热电场,在其服役的30多年里,共排放约73万吨废煤渣,煤渣覆盖在地面面积约24万平方米,有的地方厚达2米。过去,大风起处黑烟四起,能见度仅为3至5米,人们把这里喻为“黑风镇”。

如今,覆盖着黑煤渣的土地上,一株株沙棘和红柳枝蔓相连,迎风招展,掀起层层棕红色的波浪。“近几年,海北州投资近千万元,在煤渣地上种植了20多万平方米树木,基本覆盖了所有裸露的煤渣地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退耕办主任吴国宾说。

据了解,从1993年海北州政府准备将州府所在地迁至“原子城”以来,便着手对周边环境进行绿化。目前,“原子城”的建设已投入2亿多元人民币,绿化覆盖率不断提高,西海镇人均占有绿地面积已达6平方米。

刚参加完义务植树的卡先告诉记者:“我们计划到2005年,在西海镇建造绿化面积2.7万亩,目前已经建造了1.25万亩绿化林,仅今年就发动全民义务植树4千亩。同时,基地内作为“三北防护林”体系的2.4万亩防护林也将完成。今年还将实施退耕还林,种植5千亩草地和3千亩树木。对所处的金银滩草原实行划区轮牧和禁牧,让草地休养生息。”

今天的原子城,一幢幢白墙红顶的小楼掩映在绿树丛林之中,宽阔的街道旁花草茂盛,金银滩草原泛着碧波,昔日的试验场上百鸟翔集,四通八达的公路婉如一条条纽带,与高原外的世界紧紧相连。

“过去,每天大风扬起的煤灰落满全身,口罩上常因呼吸留下两团黑窝,出行时不得不用塑料带套着头。”西海镇同宝牧场藏族居民且卓说,“现在,天变蓝了,水也清了。”

据了解,基地退役后,在辐射安全方面一直保持着良好记录,没有对环境造成任何影响,基地上生活的人群无一人因核辐射受伤害,他们的后代也无不良影响。青海省环境监测站的数据表明,这里居民每年受到的最大附加剂量仅为国家标准的千分之一。

“西部大开发后,青藏高原成为生态治理的重点地区,原子城是全世界第一个退役的核试验研制基地,为了实现永久性开放,我们制定了周密稳妥的环境治理方案,长年定期对这里的水、土壤和牧草进行检测,检测表明环境完全符合国家环保法规的有关规定。”卡先说。

原子城建于1958年,1993年5月全面退役,是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的诞生地。这里地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独特、原始和脆弱。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