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nterval between photoruns
航路间隔
2) ESP En route Spacing Program
航路间隔计划
3) flight path separation
航迹间隔
1.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increase of air traffic flow, flight path separation safety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针对目前空中交通流量迅速增大的情况,飞行航迹间隔的安全性问题日益严重,本文在给定间隔标准下建立了不同航路结构的航迹间隔安全评估模型,为明确航迹间隔的安全性提供了理论基础,以求对不合理的空域航线进行改进和完善。
4) track spacing
航线间隔
5) line bay
线路间隔
1.
Analysis on high voltage line bay based on IEC61850;
基于IEC61850的高压线路间隔的建模研究
6) Septal accessory pathway
间隔旁路
补充资料:航路
根据地面导航设施建立的走廊式保护空域,供飞机作航线飞行之用。划定航路是以连接各个地面导航设施的直线为航路中心线,在航路范围内规定有上限高度、下限高度和航路宽度。航路的宽度决定于飞机能保持按指定航迹飞行的准确度、飞机飞越导航设施的准确度、飞机在不同高度和速度时的转弯半径,并需加必要的缓冲区,因此航路的宽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十一中规定,当两个全向信标台之间的航段距离在50海里(92.6公里)以内时,航路的基本宽度为中心线两侧各4海里(7.4公里);航段距离在50海里以上时,根据导航设施提供飞机保持航迹飞行的准确度进行计算,扩大航路宽度。
对飞机在航路内飞行必须实施空中交通管制。为便于驾驶员和空中交通管制部门工作,航路标有明确的名称代号。国际民用航空组织规定航路的基本代号由一个拉丁字母和1~999的数字组成。A、B、G、R用于表示国际民航组织划分的地区航路网的航路,H、J、V、W为不属于地区航路网的航路。对于规定高度范围的航路或供特定的飞机飞行的航路,则可在基本代号之前增加一个拉丁字母,如K用于表示直升机低空的航路,U表示高空航路,S表示超音速飞机用于加速、减速和超音速飞行的航路等。
最初建立的航路为低空航路(6000米以下),航路的导航设施为低频、中频导航台和无线电四航道信标台。20世纪50年代后期逐渐为全向信标(VOR)和伏塔克(VORTAC)(见航空无线电领航)所代替。喷气式飞机投入航空运输飞行后,使用全向信标、全向信标/测距机(VOR/DME)和伏塔克建立起包括6000米和以上高度的高空航路。随着空中交通密度的增大,为了使航路能有更大的容纳量,减少航班飞行的延误,对航路内的飞行实施雷达管制,以缩小航路上飞机之间的间隔。另外,在飞机上增加了区域导航系统,以便在根据全向信标/测距机建立的航路两侧建立平行航路-区域导航航路。这样,不仅减轻了主航路上空中交通的压力,增加了同方向飞行的总交通量,而且使飞机进出机场区域的飞行更加机动和安全。
对飞机在航路内飞行必须实施空中交通管制。为便于驾驶员和空中交通管制部门工作,航路标有明确的名称代号。国际民用航空组织规定航路的基本代号由一个拉丁字母和1~999的数字组成。A、B、G、R用于表示国际民航组织划分的地区航路网的航路,H、J、V、W为不属于地区航路网的航路。对于规定高度范围的航路或供特定的飞机飞行的航路,则可在基本代号之前增加一个拉丁字母,如K用于表示直升机低空的航路,U表示高空航路,S表示超音速飞机用于加速、减速和超音速飞行的航路等。
最初建立的航路为低空航路(6000米以下),航路的导航设施为低频、中频导航台和无线电四航道信标台。20世纪50年代后期逐渐为全向信标(VOR)和伏塔克(VORTAC)(见航空无线电领航)所代替。喷气式飞机投入航空运输飞行后,使用全向信标、全向信标/测距机(VOR/DME)和伏塔克建立起包括6000米和以上高度的高空航路。随着空中交通密度的增大,为了使航路能有更大的容纳量,减少航班飞行的延误,对航路内的飞行实施雷达管制,以缩小航路上飞机之间的间隔。另外,在飞机上增加了区域导航系统,以便在根据全向信标/测距机建立的航路两侧建立平行航路-区域导航航路。这样,不仅减轻了主航路上空中交通的压力,增加了同方向飞行的总交通量,而且使飞机进出机场区域的飞行更加机动和安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