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nternational VLBI satellite,IVS
国际甚长基线干涉测量卫星
2) 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1.
As a radio astronomical observation technology with very high spacialresolution, 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 (VLBI)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satellite tracking and orbit determination activities.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VLBI)具备高精度测角能力,已被应用于对人造卫星及深空航天器的跟踪观测及定位。
3) VLBI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仪
1.
It s an important subsystem in VLBI.
氢脉泽是至今为止除极短时间测量间隔之外最稳定的频率标准,它是甚长基线干涉测量仪(VLBI)中的一个关键设备。
4) Broadband VLBI
宽带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5) VLBI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1.
The package is used to play back VLBI raw data from Mark 5 to the correlator.
m2hc程序是上海天文台硬件相关处理机的一个子系统,实现从Mark 5系统自动回放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原始观测数据给相关处理机的功能。
2.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s and cross correlations of telemetry signals of SMART-1 lunar satellite with Chinese 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VLBI) network,the signal combining method is described and the preliminary result is discussed.
基于我国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网对SMART-1月球卫星遥测信号的观测和相关处理,介绍了信号合成实验的数据处理方法和初步结果。
6) 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VLBI)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
补充资料: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一种独立站射电干涉测量技术。基线两端的射电望远镜各自以独立的时间标准(氢原子钟等),同时接收同一个射电源的信号,并记录于磁带上,然后将两磁带的记录一起送入处理机作相关处理,求出两相同信号到达基线两端的时刻之差 (简称时延)τ和相对时延变化率(简称时延率)懫 (如图)。τ和懫即是观测量。
设被观测的射电源方向(赤纬δ,赤经λ)已知,在地心直角坐标系中,该两面射电望远镜位置间的坐标差(x,y,z)同观测量间的基本观测方程为:
cτ+ωcosδτ(xsinλ-уcosλ)+v=-cosδcosλx-cosδsinλу-sinδz+c(i+tg),
其中c是光速;左端第二项是自转项,ω是自转角速度,x、у用适当近似值代入计算;v是观测误差;i+tg代表时延中来自仪器的部分。上式假设所有必须的改正均已作过,包括极移、周日极移、岁差、章动、传播介质、测站、固体潮和海潮负荷等。否则,在观测方程式中须有相应的待定参数。
时延的观测精度很高,目前已达到0.1毫秒,相应的距离是3厘米。而且这种方法是纯几何性的测量,基本不涉及地球重力场,测量的距离也只受地球自身的限制。所以,这种技术可以以厘米级的精度对全球进行测量。被观测的射电源是银河系以外的类星体,距离极远,它们的自行每年不大于0.0001″,射电源位置的精度目前已优于0.01″,还可更高,以此为参考的坐标系是很稳定的,是迄今为止可以利用的最好的惯性参考系。此外,这种技术测量速度快,几天或几小时的观测就可得出满意的结果。观测完全不受气象条件的限制,可全天候工作。所有这些,使它必将成为地球测量、地球动态测量和天体测量的特别有力的手段。
这一技术是从连站射电干涉测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67年由加拿大的布罗顿(N.W.Broten)和美国的贝尔(C.C.Bare)、莫兰 (J.M.Moran)等人分别提出。十余年来进展迅速,现已发展到利用人造卫星作射电源。由于卫星的射电流量密度比类星体的强10万倍以上,干涉测量系统更趋微型化,可以更有效地用于流动测量。不过,因卫星高度有限,射电波波前是球面的,要作改正。卫星坐标用的是地球坐标系,成果处理时要作坐标转换,换算到以类星体为参考的惯性坐标系中去。
设被观测的射电源方向(赤纬δ,赤经λ)已知,在地心直角坐标系中,该两面射电望远镜位置间的坐标差(x,y,z)同观测量间的基本观测方程为:
cτ+ωcosδτ(xsinλ-уcosλ)+v=-cosδcosλx-cosδsinλу-sinδz+c(i+tg),
其中c是光速;左端第二项是自转项,ω是自转角速度,x、у用适当近似值代入计算;v是观测误差;i+tg代表时延中来自仪器的部分。上式假设所有必须的改正均已作过,包括极移、周日极移、岁差、章动、传播介质、测站、固体潮和海潮负荷等。否则,在观测方程式中须有相应的待定参数。
时延的观测精度很高,目前已达到0.1毫秒,相应的距离是3厘米。而且这种方法是纯几何性的测量,基本不涉及地球重力场,测量的距离也只受地球自身的限制。所以,这种技术可以以厘米级的精度对全球进行测量。被观测的射电源是银河系以外的类星体,距离极远,它们的自行每年不大于0.0001″,射电源位置的精度目前已优于0.01″,还可更高,以此为参考的坐标系是很稳定的,是迄今为止可以利用的最好的惯性参考系。此外,这种技术测量速度快,几天或几小时的观测就可得出满意的结果。观测完全不受气象条件的限制,可全天候工作。所有这些,使它必将成为地球测量、地球动态测量和天体测量的特别有力的手段。
这一技术是从连站射电干涉测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67年由加拿大的布罗顿(N.W.Broten)和美国的贝尔(C.C.Bare)、莫兰 (J.M.Moran)等人分别提出。十余年来进展迅速,现已发展到利用人造卫星作射电源。由于卫星的射电流量密度比类星体的强10万倍以上,干涉测量系统更趋微型化,可以更有效地用于流动测量。不过,因卫星高度有限,射电波波前是球面的,要作改正。卫星坐标用的是地球坐标系,成果处理时要作坐标转换,换算到以类星体为参考的惯性坐标系中去。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