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lue sensitive emulsion layer
感光性乳剂层
2) sensitive emulsion
感光乳剂
1.
The amino acid that lies in gultin has a basic function with silver halide sensitive emulsion.
明胶是组成照相乳剂的主要成分之一,其中功能氨基酸在卤化银感光乳剂中的具有重要的作用。
3) photographic emulsion
感光乳剂
1.
PA(Phthalic Anhydride) branched gelatin can be used as a flocculating agent for the preparation of highly concentrated silver halides photographic emulsions.
PA接枝明胶可用作沉降剂以制备浓缩感光乳剂。
2.
This article offers a concise and comprehensive summary of research work on the behavior mechanism of photographic emulsions stabilizers and antifoggants covering the period from the 1970s to the 1990s.
本文简明扼要地阐述了从 70年代至 90年代在感光乳剂稳定剂和防灰雾剂作用机理方面所开展的研究工作。
3.
This paper presents a brief summary of a study on the chemical sensitization of hi- speed photographic emulsion performed by potassium thioselemate.
本文扼要介绍了一项关于硒氰酸钾对高速感光乳剂化学增感作用的研究。
4) integral tripack
三原色重叠感光乳剂层
5) emulsion of photographic
感光板乳剂
6) emulsion speed
乳剂感光度
补充资料:感光乳剂
卤化银感光材料的基本组成部分,系卤化银微晶在明胶溶液中的悬浮体。感光乳剂经射线照射后能发生微弱的化学变化而形成潜影,经显影后才可变为可见影像。将感光乳剂均匀涂布于支持体上即构成银盐感光材料。
1871年,英国的业余摄影爱好者R.L.马多克斯提出溴化银明胶干版的制法,以后即开始形成了早期的感光乳剂制造技术。到20世纪20年代发现了明胶中的微量含硫物质可有效地提高卤化银乳剂的感光度。1935年E.J.比尔发明了感光乳剂的稳定方法。同年Ρ.科兹洛夫斯基又发现了微量金盐可使卤化银乳剂的感光度大幅度提高,为现代高感光度乳剂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性质和组成 感光乳剂在室温时是奶黄色粘稠状液体,当温度降到10℃左右时即凝结成胶冻状。卤化银微晶是感光乳剂中的光敏物质,平均直径只有 1μm左右。其形状可以是立方体或八面体,或具有各种不规则的形状。实用的卤化银微晶常是各种混合晶体。例如:氯化银和溴化银的混合晶体,或掺杂着少量碘化银的溴化银晶体等。这种混合晶体可使感光乳剂具有所需的感光性能。感光乳剂中的明胶使卤化银微晶分散均匀,并赋予卤化银微晶以必要的感光性能。近年来,发展了一系列严格控制卤化银微晶结构的新工艺,并先后研制成功了一些具有特殊结构的卤化银微晶。例如薄片状颗粒,也称 T颗粒和双层结构颗粒等,使彩色片的感光度达到了ISΟ1000~1600的水平。
生产过程 感光乳剂的生产过程直接影响其感光度、反差和分辨率等性能。必须严格控制其原料规格和反应条件(温度和时间等),任何细微变化,都会导致感光乳剂性能的变化。在感光乳剂的生产过程中,除了配液外,从乳化开始直到制备结束都必须在暗室内的安全灯下进行。安全灯(通常为红灯)的亮度也必须严格控制。近年来,实现了机器人操作,整个过程均可在全黑中进行。
感光乳剂的生产分为四个阶段:
① 配液 制备感光乳剂所用多种原料,都需先配制成一定浓度溶液。
② 乳化和物理成熟 先往乳化反应釜中加入明胶溶液,然后按规定的速度加入硝酸银溶液和卤化碱金属溶液,以溴化银乳剂为例,即发生如下反应:
AgNO3+KBr─→AgBr+KNO3反应生成的溴化银以微小的晶体均匀分散在明胶溶液中,这一过程即称为乳化过程。先将溴化钾溶液加入釜内,再将硝酸银溶液注入,称为单注法乳化过程;将硝酸银溶液和溴化钾溶液同时注入反应釜的过程,则称为双注法乳化过程。
在乳化过程中生成的卤化银微晶过于细小,还要在一定温度下继续搅拌,使部分微晶溶解,利用介质中卤化银的过饱和状态,使微晶继续生长,并达到一定的尺寸。这一过程即为物理成熟过程。
③ 沉降水洗 采用高分子沉降剂使感光乳剂凝聚沉降,再水洗除去水溶性盐类。曾采用冷冻切条水洗。
④ 化学成熟 感光乳剂经水洗后还需在一定的温度下与微量的化学增感剂反应一定的时间,使卤化银微晶的表面上产生极微小的感光中心,从而使感光度得以大幅度地提高。这一过程即称为化学成熟过程。常用的化学增感剂有含硫化合物和贵金属盐等。化学成熟后的感光乳剂经冷凝后贮存于冷库,需要时再加热熔化,并添加一些感光乳剂添加剂,即可进行涂布而制得感光材料。
1871年,英国的业余摄影爱好者R.L.马多克斯提出溴化银明胶干版的制法,以后即开始形成了早期的感光乳剂制造技术。到20世纪20年代发现了明胶中的微量含硫物质可有效地提高卤化银乳剂的感光度。1935年E.J.比尔发明了感光乳剂的稳定方法。同年Ρ.科兹洛夫斯基又发现了微量金盐可使卤化银乳剂的感光度大幅度提高,为现代高感光度乳剂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性质和组成 感光乳剂在室温时是奶黄色粘稠状液体,当温度降到10℃左右时即凝结成胶冻状。卤化银微晶是感光乳剂中的光敏物质,平均直径只有 1μm左右。其形状可以是立方体或八面体,或具有各种不规则的形状。实用的卤化银微晶常是各种混合晶体。例如:氯化银和溴化银的混合晶体,或掺杂着少量碘化银的溴化银晶体等。这种混合晶体可使感光乳剂具有所需的感光性能。感光乳剂中的明胶使卤化银微晶分散均匀,并赋予卤化银微晶以必要的感光性能。近年来,发展了一系列严格控制卤化银微晶结构的新工艺,并先后研制成功了一些具有特殊结构的卤化银微晶。例如薄片状颗粒,也称 T颗粒和双层结构颗粒等,使彩色片的感光度达到了ISΟ1000~1600的水平。
生产过程 感光乳剂的生产过程直接影响其感光度、反差和分辨率等性能。必须严格控制其原料规格和反应条件(温度和时间等),任何细微变化,都会导致感光乳剂性能的变化。在感光乳剂的生产过程中,除了配液外,从乳化开始直到制备结束都必须在暗室内的安全灯下进行。安全灯(通常为红灯)的亮度也必须严格控制。近年来,实现了机器人操作,整个过程均可在全黑中进行。
感光乳剂的生产分为四个阶段:
① 配液 制备感光乳剂所用多种原料,都需先配制成一定浓度溶液。
② 乳化和物理成熟 先往乳化反应釜中加入明胶溶液,然后按规定的速度加入硝酸银溶液和卤化碱金属溶液,以溴化银乳剂为例,即发生如下反应:
AgNO3+KBr─→AgBr+KNO3反应生成的溴化银以微小的晶体均匀分散在明胶溶液中,这一过程即称为乳化过程。先将溴化钾溶液加入釜内,再将硝酸银溶液注入,称为单注法乳化过程;将硝酸银溶液和溴化钾溶液同时注入反应釜的过程,则称为双注法乳化过程。
在乳化过程中生成的卤化银微晶过于细小,还要在一定温度下继续搅拌,使部分微晶溶解,利用介质中卤化银的过饱和状态,使微晶继续生长,并达到一定的尺寸。这一过程即为物理成熟过程。
③ 沉降水洗 采用高分子沉降剂使感光乳剂凝聚沉降,再水洗除去水溶性盐类。曾采用冷冻切条水洗。
④ 化学成熟 感光乳剂经水洗后还需在一定的温度下与微量的化学增感剂反应一定的时间,使卤化银微晶的表面上产生极微小的感光中心,从而使感光度得以大幅度地提高。这一过程即称为化学成熟过程。常用的化学增感剂有含硫化合物和贵金属盐等。化学成熟后的感光乳剂经冷凝后贮存于冷库,需要时再加热熔化,并添加一些感光乳剂添加剂,即可进行涂布而制得感光材料。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