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Frankiaceae
弗兰克氏菌科
2) Frankia
弗兰克氏菌
1.
Study on the Inoculation Effects of Field grown Casuarina equisetifolia with Frankia Alginate Beads;
木麻黄接种弗兰克氏菌海藻酸钙菌剂大田试验研究
2.
Inhibition of Bacterial Wilt Growth by Frankia Isolates from Casuarinaceae;
木麻黄根瘤内生菌——弗兰克氏菌对青枯病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3.
Advances and prospects in Frankia actinomyces;
弗兰克氏菌的研究进展与前景
3) Frankia N-fixing actinomycetes
弗兰克氏固氮菌
4) frankia
弗兰克氏放线菌
5) inoculation of Frankia
弗兰克氏菌接种
6) Frankia inoculum
弗兰克氏菌剂
补充资料:弗兰克氏菌科
放线菌目的 1科。本科放线菌与非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并能固定大气中的氮。至今已发现15属约 160种植物与这类微生物共生。由于感染部位的刺激,许多变形侧枝集结在一起并重复分枝形成不规则球形体,直径可达几厘米。根瘤可分为:①桤木型,根瘤上小根短,形?烧ぷ辞蛲牛虎谘蠲沸停錾闲「ぃ蟛肯蛏希纬纱愿刺濉1究平鱿率鲆皇簟?
弗兰克氏菌属 存在于土壤中的孢子遇到适合的植物根毛时,即萌发并侵入,使根毛弯曲、变形、分枝。在根毛内,本属放线菌呈丝状体,直径0.5~1.0微米。有分枝的菌丝穿过外皮质胞壁进入皮质层,形成一条感染线。寄生皮质细胞受刺激而膨大并进行分裂形成根瘤前体。带荚膜的菌丝在寄主细胞大量分枝,末端膨大成囊,棒状或球形,可能是固氮酶活性最强的处所。菌丝局部变粗,膨大部分由横隔分成节。节变圆,胞壁加厚形成孢子。寄主细胞死亡破裂,释放出孢子,孢子直径1.0~1.5微米,通常杆状或卵圆。游离的孢子在土壤中存活,遇到适合寄主再次萌发侵染。
本属菌现已命名的有10种。中国广泛栽培的木麻黄根瘤内有木麻黄弗兰克氏菌。
弗兰克氏菌属 存在于土壤中的孢子遇到适合的植物根毛时,即萌发并侵入,使根毛弯曲、变形、分枝。在根毛内,本属放线菌呈丝状体,直径0.5~1.0微米。有分枝的菌丝穿过外皮质胞壁进入皮质层,形成一条感染线。寄生皮质细胞受刺激而膨大并进行分裂形成根瘤前体。带荚膜的菌丝在寄主细胞大量分枝,末端膨大成囊,棒状或球形,可能是固氮酶活性最强的处所。菌丝局部变粗,膨大部分由横隔分成节。节变圆,胞壁加厚形成孢子。寄主细胞死亡破裂,释放出孢子,孢子直径1.0~1.5微米,通常杆状或卵圆。游离的孢子在土壤中存活,遇到适合寄主再次萌发侵染。
本属菌现已命名的有10种。中国广泛栽培的木麻黄根瘤内有木麻黄弗兰克氏菌。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