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尔弗雷德·耶利内克(elfriede jelinek,1946年10月20日—),奥地利小说家、剧作家兼诗人。具有犹太血统。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也是奥地利历史上第一个问鼎这一文学大奖的作家。
生平与创作
耶利内克从小开始学习钢琴,管风琴等乐器。1964年进入维也纳大学,主修戏剧和艺术史,却始终没有放弃音乐学习,她于1971年获得维也纳音乐学院的证书,深厚的音乐素养使她的文学创作颇具特色。
在创作上,1967年她21岁时便出版了处女作《莉萨的影子》,开始在文坛展露头角。20世纪70年代,她卷入了当时遍及欧洲的学生运动,文风开始发生变化,慢慢形成了个性反叛的创作特色和嘲讽尖刻的语言风格。在将近四十年的文学生涯中,她创作了各类作品近五十部,成为奥地利最重要的现代作家之一,被认为是同时代奥地利文学的翘楚。
耶利内克的创作体裁多样,不拘一格,既有散文,诗歌,又有小说,广播剧和影视剧本。她的写作风格难以精确的界定,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兼有戏剧场景和电影叙事的特点。作品大多以激烈的批评男性专制,社会弊病和暴力著称。作品中多以女性为主题,最终都以妇女无力反抗社会的凄惨命运为结局。在她的笔下,一个个妇女形象栩栩如生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作品影响力
虽然耶利内克的作品颇丰,但在获诺贝尔奖之前,除少量被翻译成英语和法语之外,从未曾被翻译成其它更多的语言,因而读者范围有限。在德语文化圈以外的地方,耶利内克几乎默默不为人知。她的英文出版商说,“在英国,《钢琴教师》卖得很好,她的其他作品则不。”电影这一大众传播形式为《钢琴教师》打开了销路,但也并非处处行之有效的神奇广告。在台湾,这部小说初版印刷的3000册仅售出了一半。诺贝尔文学奖宣布的那一刻让她的出版商们都松了一口气。在获奖后,其读者范围和人数会大大增加。其中,汉语译本在中国已随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