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leminatioin of plankton
除浮游生物
2) plankton
[英]['plæŋktən] [美]['plæŋktən]
浮游生物
1.
Effect of fish cage culture on plankton biodiversities in the summer of Jiantiao at Sanmen Bay;
三门湾健跳港网箱养殖区浮游生物多样性的夏季调查
2.
Investigation on the plankton in newly constructed Dafangying reservoir of Hefei city;
合肥市大房郢水库蓄水初期浮游生物调查
3.
The response of plankton in excavating coal subsidence pool to the mining area ecological changes;
采煤塌陷塘浮游生物对矿区生态变化的响应
3) Phytoplankton
[英][,faitəu'plæŋktən] [美][,faɪto'plæŋktən]
浮游生物
1.
A type of dynamic model that describing the biochemical interaction between a phytoplankton and nutrient plankton in a water environment is studied.
对由水域中浮游生物和为其提供营养的生物之间相互作用构成的动力系统进行了研究,得到了该系统在R2+内有唯一渐近稳定的平衡点且无周期轨道,做出了该系统轨线的全局结构,给出了所得结论的生物意义。
4) planktonic microbe
浮游微生物
1.
Using water samples from Nagara River and its tributaries in the central Japan Gifu Prefecture,the trans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itrogen by planktonic microbe were studied under aerobic and anaerobic conditions.
以日本岐阜县境内的长良川及其支流为对象,研究了浮游微生物作用下河流水系在好氧、厌氧条件下的氮、磷变化特性。
2.
Study was made on the degradation performance of 17β estradiol (E2) by planktonic microbe in the main and tributary streams of Nagara River in Gifu Prefecture, Japan.
以日本岐阜县境内的长良川及其支流为对象,研究了河流浮游微生物对17β雌二醇(E2)的分解特性。
5) plankton nets
浮游生物网
1.
Field test of capture capabilities of two plankton nets;
两种浮游生物网捕获性能的现场测试
补充资料:浮游生物
行动能力微弱(缺乏发达的行动器官如鱼类的鳍),主要受水流支配,悬浮于水层中的生物。一般个体很小,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其构造,但种类繁多、数量很大、分布又很广,是水生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漂浮生物不同之处为后者生活于水面上或附着于水的表面膜下面。与游泳动物不同之处为后者能主动地自由行动。
种类组成 十分复杂,包括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前者多为单细胞植物,但常连接成各种形状的群体。主要类群为硅藻,在海洋中尤为丰富;此外,还包括绿藻、蓝藻、甲藻等,绿藻和蓝藻主要分布于淡水。甲藻又称腰鞭毛虫,具行动器官(鞭毛),故也被列入原生动物门的鞭毛虫纲。浮游动物的种类和组成比浮游植物复杂得多,包括无脊椎动物的大部分门类;如原生动物、腔肠动物(包括各类水母)、轮形动物、甲壳纲节肢动物、腹足纲软体动物(包括翼足类和异足类)、毛颚动物、被囊动物(包括浮游有尾类和海樽类)、以及各类动物的浮游幼体。浮游动物中以甲壳动物(特别是桡足类)最为重要。淡水和海洋中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显然不同。有些种类如毛颚动物、浮游腹足动物和浮游被囊动物在淡水中没有分布,水母在海洋中常占优势(缽水母纲),但仅有桃花水母属(水螅纲)能生活在淡水中。此外,种类繁多的浮游甲壳动物中,磷虾类和樱虾类(包括莹虾和毛蝦)纯为海产,而淡水枝角类则远比海洋的枝角类多。
对浮游生活的适应 浮游生物之所以能在水中保持悬浮状态,就因为具有以下一些结构或行为上的适应:①扩大个体表面积。如角刺藻的细胞两侧有细长的角毛;桡足类具细长而多毛的第一触角和尾叉刚毛;龙虾幼体的头胸部扁平叶状,胸足细长分叉等。②结成群体来扩大与水接触的表面积,这在硅藻类和管水母类最为突出。③减轻身体比重来增加浮力。管水母类能分泌气体,如僧帽水母群体的顶端有一个充满气体(主要是氮)的大型气囊。桡足类分泌油点,哲水蚤体内还有一个狭长的油囊。海樽类分泌胶质囊。有些种类以增加体内含水量来减轻体重,如水母的含水量一般高达96%以上。有些种类的外壳和骨骼退化或消失从而减轻体重,这在浮游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最为显著。
分布 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随时间(主要是季节分布)和空间(主要是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而变。
水平分布 海洋浮游生物按纬度不同大致分为寒带种、温带种和热带种 3类。它们之间不论在种类上或数量上都存在着很大差异。一般说,寒带浮游生物的种类少,每种的数量大;热带浮游生物相反,种类多而每种的数量少;温带浮游生物则介于两者之间。例如翼足类在黄海北部迄未发现,黄海南部仅8种、东海有31种,而南海则有50种。温度显然是形成这个现象的主要因子。
浮游生物的水平分布与寒流和暖流密切相关,因而有些种类常可作为寒流和暖流的指示种。例如管水母类的帆水母和银币水母可作为东海黑潮暖流的指示种。
除温度和海流外,盐度也可影响海洋浮游生物的水平分布。一般近海浮游生物属广盐性种类,分布较广,而外海浮游生物则属狭盐性种类,分布较窄。营养盐也是影响海洋浮游生物水平分布的一个因子。营养盐丰富的近海水域,浮游植物的数量较大。
淡水浮游生物的水平分布主要受温度影响。按栖息纬度的不同也可分为寒带种、温带种和热带种 3类。在广温性温带种里出现不少世界种,这是由于休眠孢子或休眠卵借风力或鸟类而广泛传播所致。很多淡水枝角类的世界种就是通过休眠卵的传播而形成的。
垂直分布 在海洋或深湖里,浮游生物栖息在不同深度的水层中。浮游植物要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分布在有光照的上层(约0~200米)。由于需要的光照强度不同,蓝藻一般分布较浅,而硅藻则分布在光照层的不同水层。例如角毛藻常在表层,而海毛藻常在较深水层(20米以下)。浮游动物在上、中、下各个水层都有分布,不过种类和数量在各个水层显然不同。例如,原生动物、轮虫、水母类、枝角类、浮游腹足类及浮游幼体一般分布在上层,其他各类在上、中、下层都有分布,个别种类如深海磷虾则匿居深海。僧帽水母、帆水母等具气囊,漂浮海面,属于漂浮生物。一般浮游动物(如桡足类、毛颚类、浮游端足类等)的种类随深度(不超过1000米)而增多,但数量却随深度而减少。
各类浮游动物的垂直分布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外界和内部条件的改变而发生相应变化。如:①由气候改变引起的变化。如不少浮游动物(背光性或趋弱光性)在阴天栖息上层,而在晴天移居中、下层。这是光度变化所致。②由生殖引起的变化。如有些浮游甲壳动物到了生殖期,上升到表层产卵。③由发育引起的变化。这在浮游动物中相当普遍,如幼体系趋强光性,又摄食浮游植物,故栖息上层,而成体则因系背光性或趋弱光性,又摄食其他动物,移栖中、下层。④由海流引起的变化。如上升流可把下层浮游动物带到上层,从而改变垂直分布情况。⑤由食料引起的变化。如中、下层草食性浮游动物到了晚间为摄食浮游植物而上升至表层。又如中、下层肉食性毛颚类为追逐食料,到夜晚跟着桡足类上升至表层。
垂直分布的最大变化是由昼夜垂直移动引起的。白天下降、夜晚上升,这种生态现象在浮游动物中相当普遍尤其是浮游甲壳动物。可是,在每一类动物(如桡足类)中,不是每个种都进行昼夜垂直移动,并且上下移动的幅度和时间也不完全一致。由于昼夜垂直移动,各个水层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发生很大变化。一般上层的种类和数量在夜晚显著增加。所以夜晚是采集浮游动物的最好时间。有些罕见的深海种类只能在夜间才能采到。光度的昼夜变化可能是引起这个现象的主要外界因子。浮游动物往往栖息在光度对它最合适的水层。由于光度的昼夜变化,浮游动物就进行相应的昼夜垂直移动。除光度外,其他外界因子如温度、盐度、食料等也能直接地或间接地影响昼夜垂直移动。此外,昼夜垂直移动现象在生殖期或非生殖期,在幼体期或成体期显然不同,这可能受生殖、发育、代谢等内部因子的影响。
季节分布 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而这变化又随纬度而异。北温带浮游植物的数量高峰一般在春季出现,因那时光度增强,营养盐(氮、磷等无机盐类)增多,有利于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到夏季,营养盐消耗殆尽,草食性浮游动物又大量摄食,导致浮游植物的数量骤减。入秋,营养盐增多,浮游植物再度大量繁殖,从而出现另一个比春季稍低的高峰。冬季环境恶劣(特别是温度太低),浮游植物再度减少。这种一年出现两个高峰的现象称为双周期。此外浮游植物的种类有季节交替。例如夏季硅藻衰退后,甲藻起而代之,因后者适于在高温和营养盐贫乏的季节大量繁殖。
北温带浮游动物的季节分布和浮游植物大致相似。不同点是浮游动物的春秋两个高峰出现得比浮游植物稍晚,因为草食性浮游动物必须要有丰富的饵料才能大量繁殖。浮游动物也有种类的季节交替现象。例如,由于毛颚类摄食桡足类,前者的高峰会比后者出现稍迟。
寒带海洋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一年只有一个繁殖高峰,这称为单周期,出现在环境较好的温暖夏季。其他季节光照太弱或消失(冬季完全黑暗),温度太低,浮游生物无法繁殖。热带海洋的环境因子(特别是温度)整年没有多大变化,所以季节间也就没有明显差异。
在淡水水域,浮游生物季节分布在数量变化上与海洋浮游生物大同小异,但在种类变化上则有较大差异。例如在淡水浮游生物中占优势的绿藻类、蓝藻类、枝角类和轮虫类,其数量高峰经常出现在水温较高的温暖季节,尤以夏季繁殖最盛,不过冬季的种类贫乏和数量稀少,则与海洋浮游生物一致。由于水的粘度随着水温的升高而降低(25℃时的粘度约为0℃时的1/2),淡水浮游生物到夏季容易下沉。为此,不少种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以扩大身体表面积来增加浮力,如淡水枝角类僧帽溞的头部向前伸长呈头盔状。这种形态季节变异在硅藻类的星杆藻、甲藻类的角甲藻和轮虫类的螺形龟甲轮虫也可看到。
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浮游生物在水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占有重要地位:浮游植物作为生产者是第一环节(也称第 1营养级),植食性浮游动物摄食浮游植物,是第2环节。浮游生物是水域生产力的基础:浮游植物的产量(初级生产力)决定着植食性浮游动物的产量(次级生产力),而后者又决定着小型鱼类的产量(3级生产力)和大型鱼类的产量(终级生产力)。因此,渔获量的大小基本上取决于浮游生物产量。这个相互关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尤其明显。例如,渔获量很高的中国舟山渔场就是处在不同水流(径流和沿岸流)的交汇区,又受上升流(把下层营养盐带到光照层)的影响,营养盐较丰富,这就导致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和生产力的提高。故浮游生物产量(特别是初级生产力)是形成渔场的基本条件,并可作为寻找渔场的一个标志。
研究方法 采集网具(一般采用粗、中、细3种不同网孔的网具)是研究浮游生物的主要工具,但采集方法随研究项目而异:①研究水平分布一般采用水平采集法,即把网沉到一定深度的水层内,与水面平行拖曳一定时间和距离(时间和距离长短随船行速度和游浮生物多寡而定)。②研究垂直分布一般采用垂直采集法,即把网垂直地沉入水中,下沉深度取决于采集哪个水层的浮游生物。为了正确知道各类浮游生物的垂直分布情况,最好使用定量垂直自动闭锁网。③研究季节分布一般选择几个站位,进行定量定期采集(每周一次,至少连续采集一年)。样品采集后需要在室内进行定量研究,一般常用的方法是个体计数法,容积测定法和重量(干重或湿重)测定法。近年来,采集工具有了较大改进,正向着自动化、快速化方向发展,因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列举。
意义 浮游生物是经济水产动物,特别是一切幼鱼和中、上层食性鱼类(如鲱鱼、鲐鱼、蓝圆鲹、鲚鱼等)的饵料基础。它的数量和分布可作为探索上述鱼类索饵洄游路线和寻找渔场的标志,对捕捞业有一定指导意义。浮游生物作为贝、虾、鱼类幼体的天然饵料,它的人工培养对养殖业也帮助很大。有些浮游生物如蓝藻、甲藻等若繁殖过盛,可产生"湖靛"或"赤潮",杀死经济水产动物。除影响渔业外,浮游生物还具有以下几点实践意义:①可作为海流指示种,对探索海流流向有一定帮助。②有孔虫沉积物可作为勘探海底石油资源的一个标志。③有些发光浮游生物(特别是夜光虫)的大面积发光对海军在夜间作战不利,因发光可以暴露军舰的航行路线。④磷虾类、管水母类等浮游动物大量密集在一起,形成声散射层,可以阻碍或干扰声波在水中的传播。⑤硅藻、放射虫、有孔虫和翼足类等死后外壳大量沉积在海底,成为海洋底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生物性沉积物对研究海洋地质史和古代海洋环境有一定帮助。⑥有些浮游生物因具有富集放射性同位素的能力,可以作为水域被放射性同位素污染的指标。此外,有些浮游生物也可作为污染的指示种。⑦有些浮游动物(如海蜇、毛虾等)是重要海产品。由于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重要性,浮游生物学日益受到各国生物学工作者和水产学工作者的重视。
参考书目
郑重:《浮游生物学概论》,科学出版社,北京,1965。
郑重、李少菁、许振祖:《海洋浮游生物学》,海洋出版社,北京,1984。
种类组成 十分复杂,包括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前者多为单细胞植物,但常连接成各种形状的群体。主要类群为硅藻,在海洋中尤为丰富;此外,还包括绿藻、蓝藻、甲藻等,绿藻和蓝藻主要分布于淡水。甲藻又称腰鞭毛虫,具行动器官(鞭毛),故也被列入原生动物门的鞭毛虫纲。浮游动物的种类和组成比浮游植物复杂得多,包括无脊椎动物的大部分门类;如原生动物、腔肠动物(包括各类水母)、轮形动物、甲壳纲节肢动物、腹足纲软体动物(包括翼足类和异足类)、毛颚动物、被囊动物(包括浮游有尾类和海樽类)、以及各类动物的浮游幼体。浮游动物中以甲壳动物(特别是桡足类)最为重要。淡水和海洋中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显然不同。有些种类如毛颚动物、浮游腹足动物和浮游被囊动物在淡水中没有分布,水母在海洋中常占优势(缽水母纲),但仅有桃花水母属(水螅纲)能生活在淡水中。此外,种类繁多的浮游甲壳动物中,磷虾类和樱虾类(包括莹虾和毛蝦)纯为海产,而淡水枝角类则远比海洋的枝角类多。
对浮游生活的适应 浮游生物之所以能在水中保持悬浮状态,就因为具有以下一些结构或行为上的适应:①扩大个体表面积。如角刺藻的细胞两侧有细长的角毛;桡足类具细长而多毛的第一触角和尾叉刚毛;龙虾幼体的头胸部扁平叶状,胸足细长分叉等。②结成群体来扩大与水接触的表面积,这在硅藻类和管水母类最为突出。③减轻身体比重来增加浮力。管水母类能分泌气体,如僧帽水母群体的顶端有一个充满气体(主要是氮)的大型气囊。桡足类分泌油点,哲水蚤体内还有一个狭长的油囊。海樽类分泌胶质囊。有些种类以增加体内含水量来减轻体重,如水母的含水量一般高达96%以上。有些种类的外壳和骨骼退化或消失从而减轻体重,这在浮游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最为显著。
分布 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随时间(主要是季节分布)和空间(主要是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而变。
水平分布 海洋浮游生物按纬度不同大致分为寒带种、温带种和热带种 3类。它们之间不论在种类上或数量上都存在着很大差异。一般说,寒带浮游生物的种类少,每种的数量大;热带浮游生物相反,种类多而每种的数量少;温带浮游生物则介于两者之间。例如翼足类在黄海北部迄未发现,黄海南部仅8种、东海有31种,而南海则有50种。温度显然是形成这个现象的主要因子。
浮游生物的水平分布与寒流和暖流密切相关,因而有些种类常可作为寒流和暖流的指示种。例如管水母类的帆水母和银币水母可作为东海黑潮暖流的指示种。
除温度和海流外,盐度也可影响海洋浮游生物的水平分布。一般近海浮游生物属广盐性种类,分布较广,而外海浮游生物则属狭盐性种类,分布较窄。营养盐也是影响海洋浮游生物水平分布的一个因子。营养盐丰富的近海水域,浮游植物的数量较大。
淡水浮游生物的水平分布主要受温度影响。按栖息纬度的不同也可分为寒带种、温带种和热带种 3类。在广温性温带种里出现不少世界种,这是由于休眠孢子或休眠卵借风力或鸟类而广泛传播所致。很多淡水枝角类的世界种就是通过休眠卵的传播而形成的。
垂直分布 在海洋或深湖里,浮游生物栖息在不同深度的水层中。浮游植物要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分布在有光照的上层(约0~200米)。由于需要的光照强度不同,蓝藻一般分布较浅,而硅藻则分布在光照层的不同水层。例如角毛藻常在表层,而海毛藻常在较深水层(20米以下)。浮游动物在上、中、下各个水层都有分布,不过种类和数量在各个水层显然不同。例如,原生动物、轮虫、水母类、枝角类、浮游腹足类及浮游幼体一般分布在上层,其他各类在上、中、下层都有分布,个别种类如深海磷虾则匿居深海。僧帽水母、帆水母等具气囊,漂浮海面,属于漂浮生物。一般浮游动物(如桡足类、毛颚类、浮游端足类等)的种类随深度(不超过1000米)而增多,但数量却随深度而减少。
各类浮游动物的垂直分布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外界和内部条件的改变而发生相应变化。如:①由气候改变引起的变化。如不少浮游动物(背光性或趋弱光性)在阴天栖息上层,而在晴天移居中、下层。这是光度变化所致。②由生殖引起的变化。如有些浮游甲壳动物到了生殖期,上升到表层产卵。③由发育引起的变化。这在浮游动物中相当普遍,如幼体系趋强光性,又摄食浮游植物,故栖息上层,而成体则因系背光性或趋弱光性,又摄食其他动物,移栖中、下层。④由海流引起的变化。如上升流可把下层浮游动物带到上层,从而改变垂直分布情况。⑤由食料引起的变化。如中、下层草食性浮游动物到了晚间为摄食浮游植物而上升至表层。又如中、下层肉食性毛颚类为追逐食料,到夜晚跟着桡足类上升至表层。
垂直分布的最大变化是由昼夜垂直移动引起的。白天下降、夜晚上升,这种生态现象在浮游动物中相当普遍尤其是浮游甲壳动物。可是,在每一类动物(如桡足类)中,不是每个种都进行昼夜垂直移动,并且上下移动的幅度和时间也不完全一致。由于昼夜垂直移动,各个水层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发生很大变化。一般上层的种类和数量在夜晚显著增加。所以夜晚是采集浮游动物的最好时间。有些罕见的深海种类只能在夜间才能采到。光度的昼夜变化可能是引起这个现象的主要外界因子。浮游动物往往栖息在光度对它最合适的水层。由于光度的昼夜变化,浮游动物就进行相应的昼夜垂直移动。除光度外,其他外界因子如温度、盐度、食料等也能直接地或间接地影响昼夜垂直移动。此外,昼夜垂直移动现象在生殖期或非生殖期,在幼体期或成体期显然不同,这可能受生殖、发育、代谢等内部因子的影响。
季节分布 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而这变化又随纬度而异。北温带浮游植物的数量高峰一般在春季出现,因那时光度增强,营养盐(氮、磷等无机盐类)增多,有利于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到夏季,营养盐消耗殆尽,草食性浮游动物又大量摄食,导致浮游植物的数量骤减。入秋,营养盐增多,浮游植物再度大量繁殖,从而出现另一个比春季稍低的高峰。冬季环境恶劣(特别是温度太低),浮游植物再度减少。这种一年出现两个高峰的现象称为双周期。此外浮游植物的种类有季节交替。例如夏季硅藻衰退后,甲藻起而代之,因后者适于在高温和营养盐贫乏的季节大量繁殖。
北温带浮游动物的季节分布和浮游植物大致相似。不同点是浮游动物的春秋两个高峰出现得比浮游植物稍晚,因为草食性浮游动物必须要有丰富的饵料才能大量繁殖。浮游动物也有种类的季节交替现象。例如,由于毛颚类摄食桡足类,前者的高峰会比后者出现稍迟。
寒带海洋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一年只有一个繁殖高峰,这称为单周期,出现在环境较好的温暖夏季。其他季节光照太弱或消失(冬季完全黑暗),温度太低,浮游生物无法繁殖。热带海洋的环境因子(特别是温度)整年没有多大变化,所以季节间也就没有明显差异。
在淡水水域,浮游生物季节分布在数量变化上与海洋浮游生物大同小异,但在种类变化上则有较大差异。例如在淡水浮游生物中占优势的绿藻类、蓝藻类、枝角类和轮虫类,其数量高峰经常出现在水温较高的温暖季节,尤以夏季繁殖最盛,不过冬季的种类贫乏和数量稀少,则与海洋浮游生物一致。由于水的粘度随着水温的升高而降低(25℃时的粘度约为0℃时的1/2),淡水浮游生物到夏季容易下沉。为此,不少种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以扩大身体表面积来增加浮力,如淡水枝角类僧帽溞的头部向前伸长呈头盔状。这种形态季节变异在硅藻类的星杆藻、甲藻类的角甲藻和轮虫类的螺形龟甲轮虫也可看到。
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浮游生物在水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占有重要地位:浮游植物作为生产者是第一环节(也称第 1营养级),植食性浮游动物摄食浮游植物,是第2环节。浮游生物是水域生产力的基础:浮游植物的产量(初级生产力)决定着植食性浮游动物的产量(次级生产力),而后者又决定着小型鱼类的产量(3级生产力)和大型鱼类的产量(终级生产力)。因此,渔获量的大小基本上取决于浮游生物产量。这个相互关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尤其明显。例如,渔获量很高的中国舟山渔场就是处在不同水流(径流和沿岸流)的交汇区,又受上升流(把下层营养盐带到光照层)的影响,营养盐较丰富,这就导致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和生产力的提高。故浮游生物产量(特别是初级生产力)是形成渔场的基本条件,并可作为寻找渔场的一个标志。
研究方法 采集网具(一般采用粗、中、细3种不同网孔的网具)是研究浮游生物的主要工具,但采集方法随研究项目而异:①研究水平分布一般采用水平采集法,即把网沉到一定深度的水层内,与水面平行拖曳一定时间和距离(时间和距离长短随船行速度和游浮生物多寡而定)。②研究垂直分布一般采用垂直采集法,即把网垂直地沉入水中,下沉深度取决于采集哪个水层的浮游生物。为了正确知道各类浮游生物的垂直分布情况,最好使用定量垂直自动闭锁网。③研究季节分布一般选择几个站位,进行定量定期采集(每周一次,至少连续采集一年)。样品采集后需要在室内进行定量研究,一般常用的方法是个体计数法,容积测定法和重量(干重或湿重)测定法。近年来,采集工具有了较大改进,正向着自动化、快速化方向发展,因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列举。
意义 浮游生物是经济水产动物,特别是一切幼鱼和中、上层食性鱼类(如鲱鱼、鲐鱼、蓝圆鲹、鲚鱼等)的饵料基础。它的数量和分布可作为探索上述鱼类索饵洄游路线和寻找渔场的标志,对捕捞业有一定指导意义。浮游生物作为贝、虾、鱼类幼体的天然饵料,它的人工培养对养殖业也帮助很大。有些浮游生物如蓝藻、甲藻等若繁殖过盛,可产生"湖靛"或"赤潮",杀死经济水产动物。除影响渔业外,浮游生物还具有以下几点实践意义:①可作为海流指示种,对探索海流流向有一定帮助。②有孔虫沉积物可作为勘探海底石油资源的一个标志。③有些发光浮游生物(特别是夜光虫)的大面积发光对海军在夜间作战不利,因发光可以暴露军舰的航行路线。④磷虾类、管水母类等浮游动物大量密集在一起,形成声散射层,可以阻碍或干扰声波在水中的传播。⑤硅藻、放射虫、有孔虫和翼足类等死后外壳大量沉积在海底,成为海洋底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生物性沉积物对研究海洋地质史和古代海洋环境有一定帮助。⑥有些浮游生物因具有富集放射性同位素的能力,可以作为水域被放射性同位素污染的指标。此外,有些浮游生物也可作为污染的指示种。⑦有些浮游动物(如海蜇、毛虾等)是重要海产品。由于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重要性,浮游生物学日益受到各国生物学工作者和水产学工作者的重视。
参考书目
郑重:《浮游生物学概论》,科学出版社,北京,1965。
郑重、李少菁、许振祖:《海洋浮游生物学》,海洋出版社,北京,1984。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