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流域)总径流量
1)  water crop
(流域)总径流量
2)  volume of flow;volume of runoff
径流总量
3)  total runoff
总径流量
4)  annual total amount of runoff
年径流总量
5)  total runoff
总径流总水量
6)  runoff [英]['rʌn,ɔ:f]  [美]['rʌn,ɔf]
流域径流
1.
Influence of forest vegetation on runoff and sediment transport of watershed in loess area;
黄土区森林植被对流域径流和输沙的影响
补充资料:流域总蒸发
      流域内陆面蒸发、水面蒸发和植物散发的总称。又称流域蒸散发。在水文学中,通常又指这些蒸发量的总和。陆地上的年降水量有60~70%通过蒸发和散发返回大气,因此总蒸发是水文循环的重要组成要素,它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文循环中陆相排水(通过陆地排泄)的主要水文过程。从水量损失角度来说,总蒸发是降雨径流形成过程中唯一损失,是流域水量平衡计算中重要项目之一。流域总蒸发不是靠实测而是通过估算求得,因为在大面积上,各项蒸散发量不可能分别测定。
  
  总蒸发量估算方法  有两种:①水量平衡法。即根据降水、径流、流域蓄水量变化等资料估算总蒸发量。在资料充分而可靠的条件下,它是较好的估算方法,常用来推求多年平均总蒸发量,有较高的精度。但随着计算时段的缩短,运用这种方法,要正确给定时段始末的流域蓄水量是有困难的。②模式计算法。根据土壤含水量的垂直分布,流域总蒸发量的计算用一层模式、两层模式和三层模式。一层模式把可蒸发层作为一个整体,并认为蒸发量同该层土壤含水量成正比。由于模式未计及土壤水分垂向分布,对久旱之后的小雨,土壤水分少,计算的总蒸发量明显偏小。两层模式把可蒸发层分为上、下两层,并认为降雨补给土壤和蒸发消耗土壤水分都是先上层后下层。两层分别遵循各自的蒸发规律:上层以蒸发能力(充分供水条件下的蒸发率)蒸发,直到上层水分耗尽,才由下层土壤水供给;下层蒸发量等于总蒸发能力与上层土壤蒸发量之差值乘以下层土壤实际水分与该层最大含水量之比值。三层模式则在两层模式的基础上加进深层蒸发。当下层土壤水分消耗殆尽,不能满足下层蒸发的最小值时,深层开始蒸发(见土壤蒸发)。
  
  总蒸发能力  指供水充分条件下,单位时段内蒸、散发的水量。估算方法?校孩俑菟嬲舴⒘抗浪悖谙嗤蛱跫拢饔蜃苷舴⒛芰ν嬲舴⒂忻芮泄叵担虼耍苷舴⒛芰傻扔谒嬲舴⒘砍艘苑从乘嫱饔蚵矫婕淙攘ψ纯霾钜斓恼鬯阆凳U庖幌凳胪寥捞匦浴⒅参镏掷嗪椭脖欢扔泄兀梢愿菔笛檎咀柿侠慈范ā"诟莘淦胶庵倒浪悖苷舴⒛芰θ【鲇诹饔虻孛婊竦玫哪芰浚萑攘科胶庠恚苷舴⒛芰Φ扔诹饔蚍淦胶庵怠⒌孛嬗氪笃淙冉换涣康木皇杖肓亢偷孛嬗肷畈阃寥兰淙冉换涣康木皇杖肓咳咧统哉舴⑶比取"鄹菥楣焦浪?,利用太阳辐射强度,日照时数、风速、温度、湿度等气候资料与实测总蒸发能力建立经验关系。英国水文学家H.L.彭曼提出的下列经验半理论公式得到了广泛应用:
  
  
  式中Qd为辐射差额值,根据太阳辐射强度、日照历时、气温和湿度确定;E' 为假定蒸发面的气温等于水温条件下的水面蒸发量;Δ为饱和水汽压-温度曲线中当温度为气温处的斜率;γ 为干湿球温度表常数,等于0.49;α为水面蒸发转换为流域总蒸发能力的转移系数,为0.6~0.8。彭曼公式是根据热量平衡原理、 空气动力学的理论和水面蒸发经验公式导出,它忽略了地面与深层土壤热交换和地面与大气热交换量,并且假定太阳辐射中的短波成分与日照历时成比例。这种忽略和假定同实际情况不符合。
  
  

参考书目
   R.K.Linsley,Jr.,et al.,Hydrology for Engineers,3rd ed.,McGraw-Hill,New York,1982.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