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水银电解法
1)  mercury electrolytic method
水银电解法
2)  Mercury cell
水银电解
3)  mercury eletrolytic cell
水银电解槽
4)  mercury electrolytic meter
水银电解电度计
5)  moebius process
莫比斯银电解法
6)  electrolytic water proofing method
电解防水法
补充资料:水银电解法
      一种电解方法,利用流动的水银层作为阴极,在直流电作用下使电解质溶液的阳离子成为金属析出,与水银形成汞齐,而与阳极的产物分开。在氯碱工业中,利用水银电解槽电解食盐水溶液,生产高纯度烧碱(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首先于1897年在英国柴郡的朗科恩和美国实现工业化生产。
  
  水银电解槽工艺流程  水银电解槽由电解器、解汞器和水银泵三部分组成(见图),形成水银和盐水两个环路。电解器为钢制带盖的沿纵向有一定倾斜度的长方形槽体,两端分别有槽头箱和槽尾箱,由分隔水银与盐水的液封隔板与槽体相连。槽体的底部为平滑的厚钢板,保证水银流动时不致裸露钢铁,钢板下面连接导电板。槽壁衬有耐腐蚀的硬橡胶或塑料的绝缘衬里。槽盖上有通过密封圈下垂的石墨阳极或金属阳极组件,露出槽外的阳极棒由软铜板连接阳极导电板,槽盖与槽体密闭。水银与精制的饱和盐水同时连续进入槽头箱,水银借重力形成流动的薄膜,覆盖整个槽底作为阴极。通入直流电时,盐水中的氯化钠被电解,由于水银阴极上氢的超压(又称过电压),远大于钠的超压,因而钠离子在阴极放电生成的金属钠立即与水银形成钠汞齐,溶在水银中从槽尾箱流出进入解汞器。氯离子在阳极上失去电子生成氯气泡,穿过盐水从槽盖上的氯气出口管引出。解汞后的水银流入水银贮槽,由水银泵送到电解器槽头箱,构成水银流动的环路。饱和食盐水溶液流经电解器,一部分氯化钠(约15%~16%)解离,剩余的溶有氯气的淡盐水流出槽外,经盐酸酸化后,在真空下或吹入空气脱氯,然后再用固体食盐重新饱和,制成精制盐水,重新使用,构成盐水流动环路。解汞器目前多采用立式,汞齐从器顶均匀流下,经石墨粒填料床与器底流入的纯水逆流接触,汞齐为阳极,石墨粒为阴极,两者接触短路,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气经解汞器顶部冷却器冷却,以捕集大部分水银后再进一步精制。现代电解器均装有超负荷电极保护装置,由电子计算机控制,随时调整阳极的高低,使阴阳两极在最小的间距下运转而不致短路。
  
  特点  ①可在较高的电流密度下运转;②不需蒸发,直接生产50%或73%人造丝级高纯度烧碱(含氯化钠在50ppm以下);③电耗较高;④需用固体食盐作原料;⑤汞的流失会造成环境污染。现代水银电解槽一般在8000~15000A/m2电流密度下运转,最大电流负荷达450kA。电流效率为96%~98%;汞齐?屏课?0.2%~0.5%(质量)。淡盐水的浓度为260g/l左右。水银电解法要求高纯度的盐水,杂质中镁(最大1.0ppm)、钙(最大10ppm)和铁(最大0.1ppm)的含量均应严格控制,重金属钒、钼、钛、锰、钨等的总量应小于0.01ppm,以防止产生不易流动的高汞齐(或称汞渣)。若阴极水银薄层破裂,则裸露的钢底板上会生成氢氧化钠并放出氢气,与阳极生成氯气构成爆炸混合物。
  
  水银法氯碱厂多数以精制盐作原料。有的氯碱厂既有隔膜法生产装置,又有水银法生产装置,特点是利用隔膜法碱液蒸发器分离出来的优质回收盐,供水银法使用。
  
  除汞措施  水银电解法生产的产品氢氧化钠与氢气以及排出的废气、废水、废渣中均有少量水银,为了减少流失,避免污染环境,通常采取以下除汞措施:①解汞器出来的氢气经冷却,再经螯合树脂吸附,氢气中汞含量约可降低到1μg/m3以下。②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银微粒经活性炭层的两级过滤处理,汞含量降到0.01ppm以下。③含汞废气在填充塔内,用含有游离氯的盐水喷淋,使气流中挟带的汞形成络合物而被除去,必要时再经螯合树脂处理,直到合格后排空。④含汞废水闭路循环,根据清洁程度分别用于分解钠汞齐或溶盐。必须外排的含汞污水用螯合树脂与活性炭吸附净化。⑤淡盐水脱氯时,保留一定量的游离氯,防止淡盐水中的水银形成不溶物而混入盐泥。⑥含汞的废橡胶、解汞器内失效的石墨粒、螯合树脂以及含汞污泥等固体物,均经次氯酸钠溶液萃取,使所含水银成为可溶状态的络合物加以回收;剩余的含汞固体物有时再经干馏回收水银,或加入水泥和硫化钠制成不溶性块体。经过除汞措施,生产每吨氢氧化钠耗汞量约在4g以下,符合环境保护条例的要求。
  
  现状和展望  水银电解法具有一定的优点。80年代初,水银电解法在世界氯碱工业生产能力中约占42%。现有的水银法氯碱装置,大多数在积极控制水银流失的条件下继续采用,一部分则将改造为离子交换膜法装置。新建的氯碱厂一般不再采用此法。日本政府于 1986年6月前全部转换为其他方法。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