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双官能亲电理论
1)  di-region theory
双官能亲电理论
2)  mental faculty theory
心理官能论
3)  Amphiphilic bifunctional initiator
双亲双官能度引发剂
4)  hydrophilic radical
亲水官能团
5)  double ionic-layer theory
双电层理论
6)  bifunctional [英][,bai'fʌŋkʃənl]  [美][baɪ'fʌŋkʃənəl]
双官能团
1.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novel bifunctional organocatalysts;
新型双官能团有机小分子催化剂的设计合成
补充资料:双官能亲电理论
分子式:
CAS号:

性质:又称双官能亲电理论。用于阐明或预言分子结构与致癌活性之间关系的一种理论。我国学者戴乾圜等人对已有致癌活性数据的全部多环芳烃母体,系统地进行了微扰分子轨道(PMO)计算,包括湾区碳原子和K区碳原子的离域能,多环芳烃各个位置上的活性指数等,根据近代多环芳烃代谢研究资料,通过数据处理,提出了双官能亲电理论(1979年)。(1)多环芳烃致癌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其结构中要有两个,且只需两个活性区域(即双区),也即是致癌剂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两个亲电活性中心。(2)发展了Pull-man的“脱毒区”概念。(3)提出了化学致癌过程与致癌机理的新解释。(4)用多环芳烃分子中两个活性区亲电正碳原子的离域能作参数,提出了高精度的结构致癌活性关系的定量公式:lgK=4.751△E1·△E23-0.0512n△E2-3。此理论现已推广应用于烷基多环芳烃、非交变烃、偶氮染料、芳香胺等有机化合物的致癌活性预测。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