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2,4-二氯苯氯乙酸正丁酯
1)  2,4-DB
2,4-二氯苯氯乙酸正丁酯
2)  2,4-d n-butyl ester
2,4-二氯苯氧乙酸正丁酯
3)  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 butyl ester
2,4-二氯苯氧基乙酸丁酯
4)  Butyl 2,4-dichlorophenoxyacetate
2,4-二氯苯氧乙酸丁酯
5)  Isobutyl 2,4-dichlorophenoxyacetate
2,4-二氯苯氧乙酸异丁酯
6)  Octyl (2,4-dichlorophenoxy)acetate
2,4-二氯苯氧乙酸正辛酯
补充资料:2,4-二氯苯氯乙酸正丁酯

国标编号 61890
CAS号 94-80-4
分子式 C12H14Cl2O3;Cl2C6H3OCH2COO(CH2)3CH3
分子量 277.15
 
纯品为无色油状液体,原油为褐色液体;蒸汽压133.3mPa/25~28℃;熔点9℃沸点:169℃/0.266kPa;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密度:相对密度(水=1)1.2428;稳定性:挥发性强,遇碱分解;危险标记 15(有害品,远离食品);主要用途:用作农用除草剂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为低毒除草剂。口服中毒先为消化道症状,然后出现感觉异常、嗜睡、肌肉无力和纤维颤动,严重者出现抽搐、昏迷、大小便失禁和呼吸衰竭。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500~1500mg/kg(大鼠经口);LD50425mg/kg(小鼠经口);鲤鱼TLM(48hr)为40ppm。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小鼠经口1/10LD50剂量×30日(每三日灌1次),死亡8%;大鼠经口1/5LD50剂量×60日(每三日灌1次),死亡30%。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烟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

5.环境标准:
前苏联(1975)车间卫生标准0.5mg/m3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处置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有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砂土吸收,铲入提桶,倒至空旷地方深埋。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生产操作或农业使用时,佩戴防毒口罩。必要时佩戴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采用安全面罩。
防护服:穿紧袖工作服,长筒胶鞋。
手防护:戴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

皮肤接触: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误服者,催吐。洗胃。口服10%硫酸亚铁溶液。就医。

灭火方法:泡沫、干粉、砂土、二氧化碳。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