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丁烯醇
1)  Crotonyl alcohol
丁烯醇
2)  Crotonyl alcohol
2-丁烯醇
3)  2-Butene-1,4-diol
丁烯二醇
4)  beta-Methallyl alcohol
异丁烯醇
5)  sodium formyl acetone
丁酮烯醇钠
1.
Theoretical study on molecular structural properties and synthesis of sodium formyl acetone;
丁酮烯醇钠分子结构性质及合成的理论研究
2.
Secondly,a mixture of acetone and methyl formate was added into the methanol solution of sodium methoxide to prepare sodium formyl acetone by Claisen reaction.
以金属钠为原料,甲醇为溶剂,先制成甲醇钠的饱和甲醇溶液,再滴加丙酮和甲酸甲酯进行Claisen酯缩合制得丁酮烯醇钠,最后在强酸作用下与甲醇进行缩醛化反应合成了4,4-二甲氧基-2-丁酮,过程总收率达到73。
6)  methyl butenol
甲基丁烯醇
1.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 hydrolysis product of chloroisopentene in sodium hydroxide solution was mixture of isopentenol and methyl butenol, which indicated that displacement reaction of chloroisopentene was accompanied by isomerization reaction of carbonium ion.
在以氢氧化钠水溶液进行氯代异戊烯水解时发现,水解产物为异戊烯醇和甲基丁烯醇的混合物,这说明氯代异戊烯在进行取代反应的同时,伴有正碳离子的异构化反应,由此开发了一条全新的由氯代异戊烯生产甲基丁烯醇和异戊烯醇的新的工艺路线。
补充资料:丁烯醇

国标编号 33558
CAS号 6117-91-5
分子式 C4H8O;CH3CHCHCH2OH
分子量 72.10

无色液体,有特殊气味;闪 点 27℃;熔点<-30℃;沸点114.5℃;溶解性:溶于水、乙醇、乙醚;密度:相对密度(水=1)0.85;相对密度(空气=1)2.49;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 7(易燃液体);主要用途:用作化学中间体,制造杀虫剂、增塑剂、医药、涂料等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可能有害,高浓度丁烯醇对眼睛、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930mg/kg(大鼠经口);1270mg/kg(兔经皮)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

5.环境标准: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相应的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1211灭火剂。用水灭火无效。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