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China's Strategy for Energy Security
中国能源安全战略
1.
China's Strategy for Energy Security and Oil & Gas in the Middle East and Caspian Sea;
中国能源安全战略和中东、里海油气
3) Consideration about Chinese Energy Strategy
中国能源战略思考
4) Study on Energ Strategic Evaluation of China
中国能源战略评价
5) New National Energy Strategy
国家能源新战略
补充资料:中国能源
中国能源资源蕴藏丰富。煤炭地质储量约占世界煤炭地质总储量的12%,居第3位。水力资源占世界总量的30%,居第1位,水力理论蕴藏量6.76亿千瓦。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经普查勘探表明,石油的地质储量估计要比探明储量大得多。1990年新控明天然气储量达1990亿立方米。从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等常规能源的资源总量来看,中国可列入世界能源资源丰富国家之一。
中国的能源资源虽然丰富,但按人口计算的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 据 1980年第11届世界能源会议和其他有关资料,中国人均占有煤炭经济可采储量(101吨)为世界平均量(222吨)的46%;人均占有可开发水电量(1955度)为世界平均量(2423度的)81%;人均占有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为世界平均量的 6.8%;人均占有天然气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量的1.5%。
中国能源资源的地区分布既普遍而又相对集中。如全国煤炭探明储量的64%集中在华北地区,石油剩余可采储量的51%分布在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则拥有全国可开发水力资源和天然气可采储量的68%(见表)。中国煤炭和石油资源集中在北方,水力资源偏在西南,华东和中南是能源资源缺乏的地区。
煤炭资源 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目前中国的一次能源构成,煤炭占7.1%,石油占22%,天然气占3%,水电占4%。中国煤炭资源储量多,分布广,煤质较好,品种较全。以煤种论,从烟煤到无烟煤以及石煤俱备。在煤炭探明储量中,炼焦用煤占36%,化工用无烟煤占17%,动力煤占45%,石煤占2%。1990年全国原煤产量达10.8亿吨,居世界第1位。
①炼焦煤。中国的炼焦煤资源中,气、肥、焦、瘦煤各种牌号均有一定比例,但强粘结性的主焦煤和肥煤比例小,弱粘结性的气煤比例大。据1980年初统计,主焦煤占17%,肥煤占13%,瘦煤占12%,气煤占56%,未分牌号的煤占2%。气煤在各区炼焦煤储量中的比例,华东为78%,东北为67%,华北为57%,西北为53%,中南为17%,西南为13%。
②无烟煤。中国的无烟煤资源多属中灰(大于15~25%),中硫(大于1.5~2.5%)或低硫(小于1.5%),中等发热量(5000~7000卡/克),高熔点(高于1250℃),高、中机械强度(大于50~65%)和中等或较好热稳定性的煤, 一般适用于作气化原料、 低灰、低硫、高发热量的优质无烟煤储量较少。
煤炭资源的分布 中国大陆29省、市、自治区,除上海市外,都有煤炭资源。全国2000多个县,851县有煤炭探明储量,但分布很不均衡。山西、内蒙古煤炭储量分别为2000多亿吨、1900多亿吨,贵州460多亿吨,安徽、陕西都在200亿吨以上,5省、区合计约占全国煤炭总储量的75%,而江南9省、市、自治区的煤炭储量合计却不到130亿吨,仅占全国的2%。按保有储量大小的顺序如下:山西省、鄂尔多斯北部、内蒙古东部、川滇黔边区、苏鲁皖边区、鄂尔多斯南部、豫中豫西、河北平原、贺兰山、天山南北、黑龙江省东部和沈阳市周围地区。除川滇黔边区外, 其他 11片煤炭基地都分布在北方地区。这12片煤炭基地的探明储量占全国总量的92%;炼焦煤占探明储量37%,无烟煤占17%。
①山西省是中国最大的煤炭基地。包括大同、宁武、西山、沁水、霍西和河东 6大煤田。现有煤炭保有储量占全国保有总储量的1/3, 煤炭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6,均居全国第1位。山西煤炭牌号齐全,其中炼焦煤和无烟煤储量均约占全国同类储量的 1/2。现已形成以大同的动力煤、霍西、平朔及西山的炼焦煤,晋东南及阳泉的无烟煤为中心的大型煤炭基地。
②苏鲁皖边区是华东地区最主要的煤炭基地,包括皖北两淮、苏北徐沛、鲁西南兖州、陶枣、腾南、济宁等7个煤田,探明储量330亿吨,约占华北地区总量的80%,其中炼焦煤占90%。
③豫中、豫西是中南地区煤炭资源最集中之地,北起安阳、鹤壁、焦作,南至新密和平顶山,共有煤田16个,探明储量160多亿吨,约占中南地区总量的70%,其中炼焦煤和无烟煤占75%。
④内蒙古东部由呼盟的伊敏、大雁、扎赉诺尔,哲盟的霍林河,昭盟的元宝山和锡盟的胜利、巴彦宝力格、乌旗白音华8个煤田组成的褐煤基地,探明储量640多亿吨,占全国煤炭总量的10%,为全国褐煤总量的76%。是中国褐煤资源最集中的地区。
⑤川滇黔边区是中国西南煤炭资源最集中的地区,包括川南的芙蓉山、珙县、古宋、筠连、叙永,滇东的昭通、曲靖,黔西的织金、六盘水和兴义等煤田,探明储量530多亿吨,约占西南地区煤炭总量的80%。无烟煤占探明储量一半多,炼焦煤近1/4。
⑥鄂尔多斯北部包括准格尔和东胜两大煤田,探明储量1160亿吨,占全国总量的18%,是中国第二大煤炭基地,均为动力煤。
⑦鄂尔多斯南部包括陕北和渭北煤田,探明储量210亿吨,煤质以弱粘结煤为主,其次是炼焦煤和贫煤。
⑧贺兰山东侧包括内蒙古的桌子山、宁夏的贺兰山、灵武、固原和萌城等煤田,探明储量330多亿吨,煤质为炼焦煤和不粘结煤。
⑨天山南北包括乌苏、乌鲁木齐、阜康、奇台、南山、托克逊、吐鲁番-哈密7个煤田,探明储量120亿吨,为炼焦煤、弱粘结煤和褐煤等。
⑩河北平原包括开滦、京西、邯邢3煤田,探明储量140多亿吨,以炼焦煤和无烟煤为主。
黑龙江省东部包括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和虎林等煤田,探明储量100多亿吨,以低硫、磷炼焦煤为主。
沈阳市周围地区包括抚顺、沈北、铁法、本溪、红阳和阜新等6煤田,探明储量60多亿吨,煤种有炼焦煤、褐煤和长焰煤等,是中国目前主要的炼焦煤和动力煤产区之一。
石油资源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石油资源的地质勘探主要集中在西部的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和东部的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至80年代初期,全国已在19省、市、自治区发现了油、气田,投入开发的达 122个。主要油田有大庆、胜利、大港、任丘、辽河、克拉玛依、冷湖、玉门、吉林和南阳、江汉、江苏等。自 1978年以来,中国原油的年产量均超过1亿吨,1990年产量1.396亿吨,居世界第5位;稠油产量734万吨,占世界第4位。
在近海大陆架石油勘探中,先后发现了渤海盆地、南黄海盆地、东海盆地、南海珠江口盆地、北部湾盆地和莺歌海盆地6个大型含油盆,展示了中国海上油气资源的广阔前景。
中国石油资源的地理分布不均衡,勘探程度差别更大。目前石油探明储量多集中在黑、鲁、冀,这3省油田探明的剩余可采储量约占全国总量的70%。位于黑龙江省的大庆油田是中国最大的油田,储量和产量均占全国总量的一半。大庆油田从1960年开始开发,原油产量平均每年递增28%。大庆油田及随后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和任丘油田的开发,使中国石油不但完全自给,且有少量出口。80年代末以来,又开始开发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吐鲁番-哈密盆地的油田。
中国石油资源前景虽广阔,但不如煤炭资源。当前石油工业的后备资源不足,石油可采储量的增长速度不及一些老油田产量的递减速度,储采比历年下降。
天然气资源 中国的油系天然气和煤系天然气均有蕴藏,当前列入平衡表内的天然气储量是油系天然气,包括气田气和油田气。气田气主要分布在川、黔两省,储量约占天然气总量的 70%。 油田气分布在辽河、大港、南阳、青海、胜利、大庆等油田。与石油一样,目前中国油系天然气的后备资源不足。
中国煤系天然气资源相当可观。今后在固定碳比高的地区选择埋藏较深的良好圈闭进行钻探,将会为中国寻找天然气资源开辟新的领域。1990年天然气产量已达147亿立方米。
油页岩资源 中国的油页岩资源较丰富,含油率一般为5%,已探明的储量折算成页岩油,相当于目前天然石油的可采储量。油页岩储量主要分布在吉、粤和辽 3省。合计占全国总储量的90%以上。此外,陕、鲁、新、甘、内蒙古等地,也有油页岩资源的蕴藏。
水力资源 中国的水力资源,1949年前估算的理论蕴藏量仅1.49亿千瓦。1955年普查了全国较大的河流共1598条,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70%,河道总长度22.6万公里,年总水量2617立方公里,按河流平均流量计算的理论蕴藏量为 5.4亿千瓦。1977~1980年对全国各省(区)又进行一次普查,其范围包括理论蕴藏量在1万千瓦以上的大小河流共3019条,估算全国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6.76亿千瓦,相应的年发电量为5.9万亿度。全国可能开发的水力资源,单站装机容量在500千瓦以上的大中小型水电站共7600余座,总装机容量3.78亿千瓦,年发电量1.92万亿度,为理论发电量的1/3,相当于每年提供7亿吨标准煤的能量。1990年全国水力发电量 1267亿度,约占全国发电总量的1/5。
中国各省(区)都有可能开发的水力资源,但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占68%),其次为中南(15%)和西北(10%)地区,再次是华东(4%)和东北(2%)地区,最少是华北地区 (占1%)。目前中国水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尚低,1980年全国水力发电量还到能可开发水电量的3%。
①金沙江流域是中国水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从虎跳峡到向家坝可建8级大型水电站,共可装机4900万千瓦,年发电量2600亿度。②长江干流从宜宾到宜昌段,包括三峡在内可建 4级水电站,连宜昌附近的支流清江在内,共可装机3380万千瓦。其中有葛洲坝水电站(见葛洲坝水利枢纽)。③四川的雅砻江可建11级水电站,总装机1960年万千瓦。 ④四川的大渡河中段可建 11级水电站,总装机1920万千瓦;其中已建龚咀75万千瓦,⑤贵州的乌江可建9级水电站,共可装机531万千瓦;已建乌江渡63万千瓦。⑥云南西部的澜沧江中段可建4级水电站,共可装机800万千瓦。 ⑦西江流域从云南、贵州的南盘江到广西的红水河、黔江,可建11座水电站,装机1044万千瓦。⑧黄河上游从龙羊峡到青铜峡,可建16座水电站,已建成刘家峡等 4座(见龙羊峡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青铜峡水利枢纽、三门峡水利枢纽),以后陆续兴建其他各级,共可装机1260万千瓦。⑨华东的闽、浙、赣地区的水力资源虽已开发不少,但仍有1045万千瓦可供开发。⑩湘西的沅、资、澧水,可建大中型水电站32处,共可装机572万千瓦。(11) 东北 (除黑龙江国际河流外)也还有200万千瓦约60亿度可供开发。 (12)华北地区有500万千瓦约150亿度可开发水力资源。
除常规能源外,中国的新能源资源例如原子核能、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潮汐能等亦有广阔的利用前景。
原子核能资源 中国有比较丰富的核能资源,包括裂变反应用的核燃料和聚变反应的核燃料。中国目前已探明铀矿床 200余处,大部分铀矿资源集中在中国南部。目前已建成杭州湾秦山核电站。
太阳能资源 各地太阳能年辐射总量大约在330~836万千焦耳/平方米之间。 年辐射总量为 585万千焦耳/平方米的等值线,从大兴安岭西麓的内蒙古东北部向南经过北京西北侧,朝西南方向至兰州,然后径直朝南到昆明,沿横断山脉折向西藏南部。根据各地太阳能资源的多少和利用条件,可分为5类地区:
①一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2800~3300小时,每平方米面积上一年接受太阳能总量达669~836万千焦耳。相当于燃烧228.5~285.7公斤标准煤的热量。主要包括甘、宁北部、青、藏西部及新疆东南部,为中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②二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3000~3200小时,太阳能总量为585~669万千焦耳/平方米。主要包括冀西北,晋北,内蒙古和宁夏南部,甘肃中部,青海和西藏东部及新疆南部,是中国太阳能资源较丰富的地区。
③三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2200~3000小时,太阳能总量502~585万千焦耳/平方米。主要分布在鲁、豫、冀东南,晋南,吉林,辽宁,云南、陕、新北部,甘肃东南,粤、闽南部和苏、皖北部,为中国太阳能资源中等地区。
④四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1400~2200小时,太阳能总量 418~502 万千焦耳/平方米。主要包括湘、鄂、桂、赣、浙、闽等省北部,粤北、陕南、苏南、皖南以及黑龙江,是中国太阳能资源较差地区。
⑤五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1000~1400小时,太阳能总量 330~418 万千焦耳/平方米。主要包括川、黔,为中国太阳能资源最少的地区。
中国太阳能利用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
地热能资源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天然出露的温泉和人工揭露的地下热水露头有2700多处,遍及全国31省、市、自治区。但由于地热勘探起步较晚,目前尚未最后统计出全国地热资源储量。
温泉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诸省和藏、滇西、川西等地,形成两个温泉数量多、温度高、埋藏浅的地热带,分别称为胶辽-东南沿海地热带和藏滇地热带。①胶辽-东南沿海地热带共有温泉800多处,温泉水温超过90℃的就有几十处,有的超过100℃,如福州、漳州和汕头等地。②藏滇地热带共有温泉千余处,现已发现的高于当地沸点的水热活动区有近百处,是为高温水汽分布带。西藏羊八井地热田,在孔深200米以下获得了171℃的湿蒸汽;云南腾冲火山区,温泉温度则达105℃(见腾冲火山群)。③其次,北起松辽平原、华北平原,南到江汉平原、北部湾海域,称为松辽-海南热水带。这一热水带地下热水产量大,温度高,水质好,分布广,层系多,但埋藏较深,多在千米以上。④冀热-雪峰带包括冀热山地、太行山、秦岭东段及湘西、桂东山区,有温泉近300处,多属中低温热田。呼伦贝尔-四川热水带,北起呼伦贝尔、陕北高原,南到四川盆地,也是深埋热水带。
中国地热能目前利用程度不高。已发现的2700多处地热点,被利用的还不及 200处。主要用于采暖、空调、农业温室、工业过程、水产养殖、医疗卫生等方面,用于发电试验的地热点只有西藏羊八井、湖南宁乡县灰汤、江西宜春市温汤等8处。
风能资源 中国风能的季节性强。全国风能风流分布可归纳为5区:
① 风能资源最丰富区。 包括以新疆哈巴河为中心的新疆西北部内蒙古的大部分地区(如巴彦淖尔盟、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等地区)和辽东半岛,年均风速4.0~5.0米/秒左右,是风能利用最理想的地区。
②风能资源丰富区。包括新疆克拉玛伊-福海以及奇台-伊奇一带、内蒙古大青山以南以及哲里木盟、伊克昭盟、昭乌达盟一部分地区和河套地区、黑龙江南部、吉林北部、辽中、青海北部、河西走廊、冀南、山东半岛、苏、浙北部、台湾和海南岛,以及长江中下游的九江-安庆-铜陵的狭长地带,年均风速在3.0~4.0米/秒,风能利用也很理想。
③风能资源较丰富区。包括新疆中部、黑龙江东北部、吉林南部、青海东部、甘肃北部、宁夏、晋北、冀北、鲁西、豫北、鄂北、皖、藏北、年均风速2.5~3.0米/秒。 这一地区年均风速不高,但某些地区如湘北、青藏高原等地一年中某一段较长时间内,仍有风力可资利用。
④风能资源贫乏区。包括新疆南部、陕甘中部、晋南、湘南、滇东、青海中部和藏南,年均风速2.0~2.5米/秒,缺乏开发条件。
⑤风能资源最贫乏区。包括甘南、陕南、鄂西、湘中南、 赣、浙西、闽北、粤北、桂、黔、滇西南、 川、青南、藏东,年均风速多在1.0~2.0米/秒。
中国是风能利用的古国之一,1958年起许多省市研制5千瓦以下的小型风力提水发电装置。 1978年引进了250瓦和100瓦小型风力机,用以提水、发电,结构简单,适合牧区使用,已投入小批生产。设计容量为18千瓦的中国最大风力发电试验机组安装在浙江省泗礁岛上,到1979年底已经正常运行了2000多小时。
潮汐能资源 据估计 理论潮汐能蕴藏量有30亿千瓦。中国沿海的潮汐能资源总量可装机1.1亿千瓦,其中可供开发利用的约3100~3500万千瓦。1958年中国开始研究试验潮汐电站,至今已投入发电的有山东乳山(300千瓦)和金港(165千瓦),浙江小沙山(200千瓦)和象山(100千瓦)等。
中国的能源资源虽然丰富,但按人口计算的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 据 1980年第11届世界能源会议和其他有关资料,中国人均占有煤炭经济可采储量(101吨)为世界平均量(222吨)的46%;人均占有可开发水电量(1955度)为世界平均量(2423度的)81%;人均占有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为世界平均量的 6.8%;人均占有天然气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量的1.5%。
中国能源资源的地区分布既普遍而又相对集中。如全国煤炭探明储量的64%集中在华北地区,石油剩余可采储量的51%分布在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则拥有全国可开发水力资源和天然气可采储量的68%(见表)。中国煤炭和石油资源集中在北方,水力资源偏在西南,华东和中南是能源资源缺乏的地区。
煤炭资源 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目前中国的一次能源构成,煤炭占7.1%,石油占22%,天然气占3%,水电占4%。中国煤炭资源储量多,分布广,煤质较好,品种较全。以煤种论,从烟煤到无烟煤以及石煤俱备。在煤炭探明储量中,炼焦用煤占36%,化工用无烟煤占17%,动力煤占45%,石煤占2%。1990年全国原煤产量达10.8亿吨,居世界第1位。
①炼焦煤。中国的炼焦煤资源中,气、肥、焦、瘦煤各种牌号均有一定比例,但强粘结性的主焦煤和肥煤比例小,弱粘结性的气煤比例大。据1980年初统计,主焦煤占17%,肥煤占13%,瘦煤占12%,气煤占56%,未分牌号的煤占2%。气煤在各区炼焦煤储量中的比例,华东为78%,东北为67%,华北为57%,西北为53%,中南为17%,西南为13%。
②无烟煤。中国的无烟煤资源多属中灰(大于15~25%),中硫(大于1.5~2.5%)或低硫(小于1.5%),中等发热量(5000~7000卡/克),高熔点(高于1250℃),高、中机械强度(大于50~65%)和中等或较好热稳定性的煤, 一般适用于作气化原料、 低灰、低硫、高发热量的优质无烟煤储量较少。
煤炭资源的分布 中国大陆29省、市、自治区,除上海市外,都有煤炭资源。全国2000多个县,851县有煤炭探明储量,但分布很不均衡。山西、内蒙古煤炭储量分别为2000多亿吨、1900多亿吨,贵州460多亿吨,安徽、陕西都在200亿吨以上,5省、区合计约占全国煤炭总储量的75%,而江南9省、市、自治区的煤炭储量合计却不到130亿吨,仅占全国的2%。按保有储量大小的顺序如下:山西省、鄂尔多斯北部、内蒙古东部、川滇黔边区、苏鲁皖边区、鄂尔多斯南部、豫中豫西、河北平原、贺兰山、天山南北、黑龙江省东部和沈阳市周围地区。除川滇黔边区外, 其他 11片煤炭基地都分布在北方地区。这12片煤炭基地的探明储量占全国总量的92%;炼焦煤占探明储量37%,无烟煤占17%。
①山西省是中国最大的煤炭基地。包括大同、宁武、西山、沁水、霍西和河东 6大煤田。现有煤炭保有储量占全国保有总储量的1/3, 煤炭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6,均居全国第1位。山西煤炭牌号齐全,其中炼焦煤和无烟煤储量均约占全国同类储量的 1/2。现已形成以大同的动力煤、霍西、平朔及西山的炼焦煤,晋东南及阳泉的无烟煤为中心的大型煤炭基地。
②苏鲁皖边区是华东地区最主要的煤炭基地,包括皖北两淮、苏北徐沛、鲁西南兖州、陶枣、腾南、济宁等7个煤田,探明储量330亿吨,约占华北地区总量的80%,其中炼焦煤占90%。
③豫中、豫西是中南地区煤炭资源最集中之地,北起安阳、鹤壁、焦作,南至新密和平顶山,共有煤田16个,探明储量160多亿吨,约占中南地区总量的70%,其中炼焦煤和无烟煤占75%。
④内蒙古东部由呼盟的伊敏、大雁、扎赉诺尔,哲盟的霍林河,昭盟的元宝山和锡盟的胜利、巴彦宝力格、乌旗白音华8个煤田组成的褐煤基地,探明储量640多亿吨,占全国煤炭总量的10%,为全国褐煤总量的76%。是中国褐煤资源最集中的地区。
⑤川滇黔边区是中国西南煤炭资源最集中的地区,包括川南的芙蓉山、珙县、古宋、筠连、叙永,滇东的昭通、曲靖,黔西的织金、六盘水和兴义等煤田,探明储量530多亿吨,约占西南地区煤炭总量的80%。无烟煤占探明储量一半多,炼焦煤近1/4。
⑥鄂尔多斯北部包括准格尔和东胜两大煤田,探明储量1160亿吨,占全国总量的18%,是中国第二大煤炭基地,均为动力煤。
⑦鄂尔多斯南部包括陕北和渭北煤田,探明储量210亿吨,煤质以弱粘结煤为主,其次是炼焦煤和贫煤。
⑧贺兰山东侧包括内蒙古的桌子山、宁夏的贺兰山、灵武、固原和萌城等煤田,探明储量330多亿吨,煤质为炼焦煤和不粘结煤。
⑨天山南北包括乌苏、乌鲁木齐、阜康、奇台、南山、托克逊、吐鲁番-哈密7个煤田,探明储量120亿吨,为炼焦煤、弱粘结煤和褐煤等。
⑩河北平原包括开滦、京西、邯邢3煤田,探明储量140多亿吨,以炼焦煤和无烟煤为主。
黑龙江省东部包括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和虎林等煤田,探明储量100多亿吨,以低硫、磷炼焦煤为主。
沈阳市周围地区包括抚顺、沈北、铁法、本溪、红阳和阜新等6煤田,探明储量60多亿吨,煤种有炼焦煤、褐煤和长焰煤等,是中国目前主要的炼焦煤和动力煤产区之一。
石油资源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石油资源的地质勘探主要集中在西部的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和东部的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至80年代初期,全国已在19省、市、自治区发现了油、气田,投入开发的达 122个。主要油田有大庆、胜利、大港、任丘、辽河、克拉玛依、冷湖、玉门、吉林和南阳、江汉、江苏等。自 1978年以来,中国原油的年产量均超过1亿吨,1990年产量1.396亿吨,居世界第5位;稠油产量734万吨,占世界第4位。
在近海大陆架石油勘探中,先后发现了渤海盆地、南黄海盆地、东海盆地、南海珠江口盆地、北部湾盆地和莺歌海盆地6个大型含油盆,展示了中国海上油气资源的广阔前景。
中国石油资源的地理分布不均衡,勘探程度差别更大。目前石油探明储量多集中在黑、鲁、冀,这3省油田探明的剩余可采储量约占全国总量的70%。位于黑龙江省的大庆油田是中国最大的油田,储量和产量均占全国总量的一半。大庆油田从1960年开始开发,原油产量平均每年递增28%。大庆油田及随后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和任丘油田的开发,使中国石油不但完全自给,且有少量出口。80年代末以来,又开始开发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吐鲁番-哈密盆地的油田。
中国石油资源前景虽广阔,但不如煤炭资源。当前石油工业的后备资源不足,石油可采储量的增长速度不及一些老油田产量的递减速度,储采比历年下降。
天然气资源 中国的油系天然气和煤系天然气均有蕴藏,当前列入平衡表内的天然气储量是油系天然气,包括气田气和油田气。气田气主要分布在川、黔两省,储量约占天然气总量的 70%。 油田气分布在辽河、大港、南阳、青海、胜利、大庆等油田。与石油一样,目前中国油系天然气的后备资源不足。
中国煤系天然气资源相当可观。今后在固定碳比高的地区选择埋藏较深的良好圈闭进行钻探,将会为中国寻找天然气资源开辟新的领域。1990年天然气产量已达147亿立方米。
油页岩资源 中国的油页岩资源较丰富,含油率一般为5%,已探明的储量折算成页岩油,相当于目前天然石油的可采储量。油页岩储量主要分布在吉、粤和辽 3省。合计占全国总储量的90%以上。此外,陕、鲁、新、甘、内蒙古等地,也有油页岩资源的蕴藏。
水力资源 中国的水力资源,1949年前估算的理论蕴藏量仅1.49亿千瓦。1955年普查了全国较大的河流共1598条,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70%,河道总长度22.6万公里,年总水量2617立方公里,按河流平均流量计算的理论蕴藏量为 5.4亿千瓦。1977~1980年对全国各省(区)又进行一次普查,其范围包括理论蕴藏量在1万千瓦以上的大小河流共3019条,估算全国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6.76亿千瓦,相应的年发电量为5.9万亿度。全国可能开发的水力资源,单站装机容量在500千瓦以上的大中小型水电站共7600余座,总装机容量3.78亿千瓦,年发电量1.92万亿度,为理论发电量的1/3,相当于每年提供7亿吨标准煤的能量。1990年全国水力发电量 1267亿度,约占全国发电总量的1/5。
中国各省(区)都有可能开发的水力资源,但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占68%),其次为中南(15%)和西北(10%)地区,再次是华东(4%)和东北(2%)地区,最少是华北地区 (占1%)。目前中国水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尚低,1980年全国水力发电量还到能可开发水电量的3%。
①金沙江流域是中国水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从虎跳峡到向家坝可建8级大型水电站,共可装机4900万千瓦,年发电量2600亿度。②长江干流从宜宾到宜昌段,包括三峡在内可建 4级水电站,连宜昌附近的支流清江在内,共可装机3380万千瓦。其中有葛洲坝水电站(见葛洲坝水利枢纽)。③四川的雅砻江可建11级水电站,总装机1960年万千瓦。 ④四川的大渡河中段可建 11级水电站,总装机1920万千瓦;其中已建龚咀75万千瓦,⑤贵州的乌江可建9级水电站,共可装机531万千瓦;已建乌江渡63万千瓦。⑥云南西部的澜沧江中段可建4级水电站,共可装机800万千瓦。 ⑦西江流域从云南、贵州的南盘江到广西的红水河、黔江,可建11座水电站,装机1044万千瓦。⑧黄河上游从龙羊峡到青铜峡,可建16座水电站,已建成刘家峡等 4座(见龙羊峡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青铜峡水利枢纽、三门峡水利枢纽),以后陆续兴建其他各级,共可装机1260万千瓦。⑨华东的闽、浙、赣地区的水力资源虽已开发不少,但仍有1045万千瓦可供开发。⑩湘西的沅、资、澧水,可建大中型水电站32处,共可装机572万千瓦。(11) 东北 (除黑龙江国际河流外)也还有200万千瓦约60亿度可供开发。 (12)华北地区有500万千瓦约150亿度可开发水力资源。
除常规能源外,中国的新能源资源例如原子核能、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潮汐能等亦有广阔的利用前景。
原子核能资源 中国有比较丰富的核能资源,包括裂变反应用的核燃料和聚变反应的核燃料。中国目前已探明铀矿床 200余处,大部分铀矿资源集中在中国南部。目前已建成杭州湾秦山核电站。
太阳能资源 各地太阳能年辐射总量大约在330~836万千焦耳/平方米之间。 年辐射总量为 585万千焦耳/平方米的等值线,从大兴安岭西麓的内蒙古东北部向南经过北京西北侧,朝西南方向至兰州,然后径直朝南到昆明,沿横断山脉折向西藏南部。根据各地太阳能资源的多少和利用条件,可分为5类地区:
①一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2800~3300小时,每平方米面积上一年接受太阳能总量达669~836万千焦耳。相当于燃烧228.5~285.7公斤标准煤的热量。主要包括甘、宁北部、青、藏西部及新疆东南部,为中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②二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3000~3200小时,太阳能总量为585~669万千焦耳/平方米。主要包括冀西北,晋北,内蒙古和宁夏南部,甘肃中部,青海和西藏东部及新疆南部,是中国太阳能资源较丰富的地区。
③三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2200~3000小时,太阳能总量502~585万千焦耳/平方米。主要分布在鲁、豫、冀东南,晋南,吉林,辽宁,云南、陕、新北部,甘肃东南,粤、闽南部和苏、皖北部,为中国太阳能资源中等地区。
④四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1400~2200小时,太阳能总量 418~502 万千焦耳/平方米。主要包括湘、鄂、桂、赣、浙、闽等省北部,粤北、陕南、苏南、皖南以及黑龙江,是中国太阳能资源较差地区。
⑤五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1000~1400小时,太阳能总量 330~418 万千焦耳/平方米。主要包括川、黔,为中国太阳能资源最少的地区。
中国太阳能利用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
地热能资源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天然出露的温泉和人工揭露的地下热水露头有2700多处,遍及全国31省、市、自治区。但由于地热勘探起步较晚,目前尚未最后统计出全国地热资源储量。
温泉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诸省和藏、滇西、川西等地,形成两个温泉数量多、温度高、埋藏浅的地热带,分别称为胶辽-东南沿海地热带和藏滇地热带。①胶辽-东南沿海地热带共有温泉800多处,温泉水温超过90℃的就有几十处,有的超过100℃,如福州、漳州和汕头等地。②藏滇地热带共有温泉千余处,现已发现的高于当地沸点的水热活动区有近百处,是为高温水汽分布带。西藏羊八井地热田,在孔深200米以下获得了171℃的湿蒸汽;云南腾冲火山区,温泉温度则达105℃(见腾冲火山群)。③其次,北起松辽平原、华北平原,南到江汉平原、北部湾海域,称为松辽-海南热水带。这一热水带地下热水产量大,温度高,水质好,分布广,层系多,但埋藏较深,多在千米以上。④冀热-雪峰带包括冀热山地、太行山、秦岭东段及湘西、桂东山区,有温泉近300处,多属中低温热田。呼伦贝尔-四川热水带,北起呼伦贝尔、陕北高原,南到四川盆地,也是深埋热水带。
中国地热能目前利用程度不高。已发现的2700多处地热点,被利用的还不及 200处。主要用于采暖、空调、农业温室、工业过程、水产养殖、医疗卫生等方面,用于发电试验的地热点只有西藏羊八井、湖南宁乡县灰汤、江西宜春市温汤等8处。
风能资源 中国风能的季节性强。全国风能风流分布可归纳为5区:
① 风能资源最丰富区。 包括以新疆哈巴河为中心的新疆西北部内蒙古的大部分地区(如巴彦淖尔盟、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等地区)和辽东半岛,年均风速4.0~5.0米/秒左右,是风能利用最理想的地区。
②风能资源丰富区。包括新疆克拉玛伊-福海以及奇台-伊奇一带、内蒙古大青山以南以及哲里木盟、伊克昭盟、昭乌达盟一部分地区和河套地区、黑龙江南部、吉林北部、辽中、青海北部、河西走廊、冀南、山东半岛、苏、浙北部、台湾和海南岛,以及长江中下游的九江-安庆-铜陵的狭长地带,年均风速在3.0~4.0米/秒,风能利用也很理想。
③风能资源较丰富区。包括新疆中部、黑龙江东北部、吉林南部、青海东部、甘肃北部、宁夏、晋北、冀北、鲁西、豫北、鄂北、皖、藏北、年均风速2.5~3.0米/秒。 这一地区年均风速不高,但某些地区如湘北、青藏高原等地一年中某一段较长时间内,仍有风力可资利用。
④风能资源贫乏区。包括新疆南部、陕甘中部、晋南、湘南、滇东、青海中部和藏南,年均风速2.0~2.5米/秒,缺乏开发条件。
⑤风能资源最贫乏区。包括甘南、陕南、鄂西、湘中南、 赣、浙西、闽北、粤北、桂、黔、滇西南、 川、青南、藏东,年均风速多在1.0~2.0米/秒。
中国是风能利用的古国之一,1958年起许多省市研制5千瓦以下的小型风力提水发电装置。 1978年引进了250瓦和100瓦小型风力机,用以提水、发电,结构简单,适合牧区使用,已投入小批生产。设计容量为18千瓦的中国最大风力发电试验机组安装在浙江省泗礁岛上,到1979年底已经正常运行了2000多小时。
潮汐能资源 据估计 理论潮汐能蕴藏量有30亿千瓦。中国沿海的潮汐能资源总量可装机1.1亿千瓦,其中可供开发利用的约3100~3500万千瓦。1958年中国开始研究试验潮汐电站,至今已投入发电的有山东乳山(300千瓦)和金港(165千瓦),浙江小沙山(200千瓦)和象山(100千瓦)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