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非线性萨格奈克干涉仪
1)  Nonlinear Sagnac interferometer
非线性萨格奈克干涉仪
2)  Sagnac-like interferometer
类萨格奈克干涉仪
3)  sagnac interferometer
萨格纳克干涉仪
4)  Sagnac interferometer
萨尼亚克干涉仪
5)  Sagnac
萨格奈克
1.
The distributed fiber sensing base on Sagnac interference early warning system has become the research emphases because it has lots of advantages such as high sensitivity, easy to fix and maintain.
萨格奈克干涉型分布式光纤传感预警系统因其灵敏度高,探测点无限多,安装、维护方便等优点成为研究的重点,但是要使光纤传感系统能够预警定位实际的管道安全威胁,必须从破坏信号特性入手,建立有针对性的预警系统和解调方法,本文具体研究了以下几个系统关键技术:①为了解破坏行为的特性,从挖掘、钻孔等破坏行为引起的振动信号的产生及传播机理入手,分别构建了破坏行为引起的震源振动模型、地震动波模型以及在纵波(P波)作用下,管道破坏行为的光纤传感模型。
6)  Nonlinear interferometer
非线性干涉仪
补充资料:萨非王朝
萨非王朝(1502~1736)
Safavid Dynasty

   16~18世纪统治伊朗的封建王朝。王朝始祖名萨非丁(1252~1334在位),因以为王朝名。1502年,伊斯梅尔一世(1502~1524在位)领导基泽勒巴什(意为红头军,因头戴12角深红色帽)在沙路尔击败白羊王朝军,攻下大不里士,自立为王,建萨非王朝。他宣布伊斯兰教什叶派为国教,与东西两方属于逊尼派的强敌——中亚的乌兹别克汗国和奥斯曼帝国相对抗。此后10年间,他致力于征服伊朗全境,进而向外扩张。1514年遭到奥斯曼帝国的反击,从而丧失了在军队中的威望。基泽勒巴什的首领们逐渐形成骄横跋扈的军事贵族。他们在中央担任宰相和大将军等要职,在各省任总督,因此,萨非王朝又被称为“基泽勒巴什国家”。
   
   

萨非王朝王宫

萨非王朝王宫


   
   伊斯梅尔之子塔赫马斯普在位期间(1524~1576),东西两强邻多次入侵,下美索不达米亚领土丧失,大不里士屡被占领,塔赫马斯普被迫迁都卡兹文。阿拔斯一世即位后,国势逐渐达于全盛。1597年阿拔斯一世大败乌兹别克于赫拉特,遂将国都从卡兹文迁至伊斯法罕。阿拔斯一世创设强大的常备军直属国王;中央设立咨询性机构最高会议,由国王召集,代表由国王指定;在行政方面,首相总理政务;地方设省,由各当地基泽勒巴什大贵族或王子任总督;属于王室领地的州则由国王另派高级官吏治理。1603年起,阿拔斯一世对奥斯曼帝国发动攻势,至1607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全部被逐出萨非国家。阿拔斯一世还致力于改善国内交通,奖励对外贸易,发展商业和手工业。陶瓷、丝织、毛毯等制品当时都达到高度发展的水平。伊朗一跃成为西亚的强国,和许多欧洲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阿拔斯一世死后,国家已急剧衰落。各王庸懦无能,阉人当政,政府官员贪污腐败,残酷压榨人民。1720年阿富汗的吉尔扎伊部落首领马赫穆德入侵伊朗东境,两年后围困首都伊斯法罕,苏丹侯赛因一世(1694~1722在位)率众投降,其子塔赫马斯普二世(1722~1732在位)在伊朗北部自立为王。1726年,呼罗珊的阿夫沙尔部落首领纳迪尔率部支援萨非王室,将阿富汗人逐出伊斯法罕。1732年,纳迪尔成为摄政。1736年,纳迪尔自立为王,改称纳迪尔沙,萨非王朝遂亡。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