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aderus fuscipes
青翘蚁形隐翘虫
2) Paederus fuscipes Curtis
青翅蚁形隐翅虫
1.
Toxicity Determination of Toxic Extraction from Larvae of Paederus fuscipes Curtis against Pieris rapae;
青翅蚁形隐翅虫毒素粗提物对菜青虫的毒力测定
3) Paederus fuscipes
青翅蚁形隐翅虫
1.
Predation abilities of Paederus fuscipes on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or Sogatella furcifera;
青翅蚁形隐翅虫对稻纵卷叶螟和白背飞虱的捕食作用
2.
The status and function of Paederus fuscipes among predators in cotton field;
青翅蚁形隐翅虫在棉田捕食性天敌中的地位与作用
4) Green Fructus forsythiae
青翘
1.
The content of phillyrin in Green Fructus forsythiae,Ripe Fructus forsythiae and leaves of forsythia ( Forsythia suspensa ) from different regions was assyed by HPLC method.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产地的连翘叶、老翘、青翘中的连翘苷含量进行测定。
5) Qingqiao tablets
青翘片
1.
Objective:To determine the Aspirin in Qingqiao tablets.
目的:建立青翘片中阿司品林含量测定方法。
补充资料:蔡翘(1897~ )
中国生理学家和医学教育家。字卓夫,1897年10月11日生于广东揭阳。1918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19年赴美国,先后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印第安纳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心理学。1922年夏转入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主修心理学,副修生理学和神经学,1925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25年回国后至1932年先后在复旦大学(1925~1927)和上海吴淞中央大学医学院 (1927~1932)任教授。1930年秋出国,先后在伦敦大学生理系生理学家C.L.埃文斯教授实验室和剑桥大学神经生理学家E.D.阿德里安教授实验室进行糖代谢和神经传导生理方面的研究。1931年冬由英国去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短期进修。1932年春回国,是年秋至1936年在上海雷氏德医学研究所任副研究员,1937~1949年在中央大学医学院任生理学教授。1948年任代理院长并被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3年夏曾应邀赴美讲学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南京大学医学院院长、第五军医大学校长、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
1924年,他在美洲袋鼠脑组织的神经解剖学研究中,发现视觉和眼球运动功能的中枢部位,被称为"蔡氏区"。1929年,阐明了甲状旁腺割除后肌肉抽搐和死亡的原因。1931年从事神经传导生理研究,阐明了感受器的适应现象,其典型电位图被英国生理学教科书所引用。1933~1936年在糖代谢的研究中发现并阐明了肝脏的糖原异生机制及其对血糖稳定性的调控,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重视。1939~1943年研究红细胞脆性和溶血及抗溶血机制时,发现胆固醇是正常血浆中的主要抗溶血物质,并阐明了免疫的溶血性血清中"抗胆固醇因子"引起溶血性贫血的机制。他发现血清中的缩血管物质除血小板解体时释放的组织胺外,还有非组织胺物质。1943~1947年,经过对小血管受伤止血的研究,阐明了小动脉自动止血的机制以及小动脉、小静脉与毛细血管 3个不同的止血过程,1981年仍被国外学者所引用。1949年后,他长期从事并领导了航空和航海生理学的研究工作,1978年后,指导神经生物学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他自1922年从事生理学工作以来,先后发表了100多篇论文及11部专著和教科书。他诲人不倦,在中国生理学界是弟子成材最多的一位科学教育家。他于1925年被吸收为美国解剖学会会员,1935年被推荐为英国生理学会会员。他曾当选为中国生理学会第十四、十五届理事长,中国生理学会第十六、十七届名誉理事长。1987年7月被选为中华医学会航空医学会名誉主任委员,一至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24年,他在美洲袋鼠脑组织的神经解剖学研究中,发现视觉和眼球运动功能的中枢部位,被称为"蔡氏区"。1929年,阐明了甲状旁腺割除后肌肉抽搐和死亡的原因。1931年从事神经传导生理研究,阐明了感受器的适应现象,其典型电位图被英国生理学教科书所引用。1933~1936年在糖代谢的研究中发现并阐明了肝脏的糖原异生机制及其对血糖稳定性的调控,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重视。1939~1943年研究红细胞脆性和溶血及抗溶血机制时,发现胆固醇是正常血浆中的主要抗溶血物质,并阐明了免疫的溶血性血清中"抗胆固醇因子"引起溶血性贫血的机制。他发现血清中的缩血管物质除血小板解体时释放的组织胺外,还有非组织胺物质。1943~1947年,经过对小血管受伤止血的研究,阐明了小动脉自动止血的机制以及小动脉、小静脉与毛细血管 3个不同的止血过程,1981年仍被国外学者所引用。1949年后,他长期从事并领导了航空和航海生理学的研究工作,1978年后,指导神经生物学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他自1922年从事生理学工作以来,先后发表了100多篇论文及11部专著和教科书。他诲人不倦,在中国生理学界是弟子成材最多的一位科学教育家。他于1925年被吸收为美国解剖学会会员,1935年被推荐为英国生理学会会员。他曾当选为中国生理学会第十四、十五届理事长,中国生理学会第十六、十七届名誉理事长。1987年7月被选为中华医学会航空医学会名誉主任委员,一至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