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山东武城
1)  Wucheng in Shandong Province
山东武城
2)  east part of Wuling Mountains
武陵山东部
1.
5 years continuous study has been carried out to fleas in 7 different sample plots,3 different altitudes and 6 differ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ypes in the east part of Wuling Mountains in Hubei.
于2000~2004年对武陵山东部7个不同样地、3个不同海拔梯度和6个不同生境类型的蚤类,进行了5年调查与研究。
3)  Shandong Tancheng
山东郯城
4)  Liaocheng of Shandong Province
山东聊城
1.
Water Birds and Their Ecological Distribution in Liaocheng of Shandong Province;
山东聊城水鸟组成及其生态分布
5)  Zoucheng in Shandong provice
山东邹城
6)  Shandong Feicheng
山东肥城
补充资料:韦城武居士(735~805年)
【韦城武居士(735~805年)】
  韦皋,字城武,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幼有神慧,出生刚满月,父亲设斋饭僧为子祈福,有一胡僧对众人说:“此儿乃诸葛武侯之后身也,他日当为蜀地主帅。”父亲遂以“城武”为字,对此深表期望。(见《居士传》传十六,《韦城武传》)
  城武起家帅府,早习军事。德宗时,拥兵驻守陇州(今陕西陇县)。时叛贼朱泚派人来利诱城武一起谋反,城武斩其使节,继而固守陇州,对抗叛军。深受德宗嘉奖,授予陇州刺史(执掌一州军政。与州牧、知州、太守相同)。贞元初年,调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治所在成都,总揽数州军事。后改为“都督”),治蜀二十一年,政绩明显,“赋税三年一收”,蜀人安家乐业。
  在蜀期间,吐蕃人(藏族的祖先)与唐朝的关系开始发生变化。本来唐初因文成公主入藏,两族关系保持友好,此时吐蕃人不断犯唐,袭击陇右、河西、剑南等地。城武奉命出师吐蕃,数次深入青藏高原,追奔转战千里,大破吐蕃,杀敌无数。并使依附吐蕃的南诏(云南境内白族和彝族的祖先)归附了唐朝,“其功烈为西南剧。”(《新唐书》卷一五八)朝廷特封其为“南康郡王”。
  城武世奉佛法,颇读经论,尝请清凉文益禅师著《法界观元镜》一卷,依此修学。自著有《鹦鹉舍利记》,借一神奇之鸟说明了佛法无边,宣扬佛教思想。其内容是说,有人送来一只鹦鹉,名曰“载梵经”,神圣非凡,令人狎而敬之。此鸟能奉持斋戒,过午不食;能念唱佛号。念时昂首展翅,声音和雅,穆如笙竽,相续不断;或俾身无念,默然不答。城武以为此乃两种念佛,即“有念”、“无念”(注1)也。期年以后,忽病将西归,主人为其击磬,每击一下,此鸟念一声“阿弥陀佛”,十击十念(注2),方奄然而绝。以火烧之,得舍利(注3)十多粒,莹莹闪光,目者惊奇。城武以为此鸟有宏于佛道,遂特加记载。高僧慧观得知后,请以舍利在灵山建塔以旌之。
  永贞元年(八〇五年),城武卒于剑南,终年六十一。朝廷追谥“忠武”。蜀人感其恩德,建“忠武庙”以祭杞。
  释:
  1·有念、无念:念佛的两种,即有相念、无相念。有相念佛是口称佛名,也包括静坐观想佛之相好功德;无相念佛是观佛之法身非有非空、中道实相之理,也称实相念佛。
  2·十念:十遍念佛。据说临终之时,念佛十声,可往生极乐世界。念佛伴以击磬,是因为磬声可以惊动鬼神,降伏魔邪。
  3·舍利:遗体火化之后剩下的珠状物,有赤、黑、白等数种颜色。初指择迦牟尼的遗骨,后来也指德行较高的和尚死后烧剩的碎骨。
  (史向前 编著)(根据网上资料编辑)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