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分散鲁棒自动发电控制
1)  decentralized robust 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
分散鲁棒自动发电控制
2)  robust adaptive decentralized controller
鲁棒自适应分散控制器
3)  decentralized robust control
鲁棒分散控制
1.
The decentralized robust control problem was proposed for a class of continuous-time nonlinear large-scale systems with time-delay.
针对状态可测的一类连续非线性时滞大系统的鲁棒分散控制问题,采用T-S模型对其进行建模。
2.
Directing against problems on the decentralized robust control for a class of continuous-time nonlinear large-scale systems in the presence of parametric uncertainties, the Takagi-Sugeno (T-S) fuzzy model is adopted for fuzzy modeling of the large-scale systems.
针对状态可测的一类不确定连续状态非线性大系统的鲁棒分散控制问题,采用T-S模型对其进行建模。
3.
The decentralized robust control problem is proposed for a class of discrete time nonlinear large-scale systems in the presence of parametric uncertainties.
针对状态可测的一类不确定离散时间非线性大系统的鲁棒分散控制问题,采用T-S模型对其进行建模。
4)  decentralized robust control
分散鲁棒控制
1.
Decentralized Robust Control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Based on Structured Singular Value Approach;
基于结构奇异值方法的分散鲁棒控制理论及应用研究
2.
The decentralized robust control problem of a class of uncertain interconnected large-scale discrete time-delay systems,which satisfy the matching conditions is considered.
考虑了一类满足匹配条件的参数不确定离散关联时滞大系统的分散鲁棒控制问题,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知识,提出了此类大系统可分散镇定的充分条件,通过求解一凸优化问题,给出具有较小反馈增益的分散稳定化状态反馈控制律的设计方法。
3.
The decentralized robust control problem was discussed for a class of overlaping interconected power systems under uncertain structural reconfiguration.
讨论一类重叠互联电力系统在不确定的结构扰动下的分散鲁棒控制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算法的此类系统分散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
5)  decentralized robust H∞ control
分散鲁棒H∞控制
1.
The problem of output feedback decentralized robust H∞ control is investigated for uncertain interconnected systems with time-varying delays.
针对一类不确定关联时滞系统,研究其输出反馈分散鲁棒H∞控制问题。
6)  decentralized robust H_∞ control
分散鲁棒H_∞控制
补充资料:自动发电控制
      利用调度监控计算机、通道、远方终端、执行(分配)装置、发电机组自动化装置等组成的闭环控制系统,监测、调整电力系统的频率,以控制发电机出力。它是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主要内容之一。自动发电控制着重解决电力系统在运行中的频率调节和负荷分配问题,以及与相邻电力系统间按计划进行功率交换。电力系统的供电频率是系统正常运行的主要参数之一。系统电源的总输出功率与包括电力负荷在内的功率消耗相平衡时,供电频率保持恒定;若总输出功率与总功率消耗之间失去平衡时,频率就发生波动,严重时会出现频率崩溃。电力系统的负荷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有时会引起系统功率不平衡,导致频率波动。要保证电能的质量,就必须对电力系统频率进行监视和调整。当频率偏离额定值后,调节发电机的出力以使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达到新的平衡,从而使频率能维持在允许范围之内。所以,自动发电控制是通过对供电频率的监测、调整实现的。 
  
  一个大电力系统是由几个区域电力系统通过联络线互联构成。各区域电力系统按预定计划进行功率交换。每一个区域电力系统的负荷、线路损耗与联络线净交换功率之和必须与该地区的发电出力相等。
  
  控制指标  自动发电控制的功能指标为
  
  ①电力系统频率偏差(Δf)小于±0.1Hz。
  
  ②与邻区电力系统联络线净交换功率保持在计划值。净交换功率误差的随机电量可以按峰、谷负荷时段计量和偿还。
  
  ③保证电力系统时差不超过±5秒,超出时可自动或手动进行修正。
  
  控制方式  一般采用联络线净交换功率偏差和频率偏差控制方式(TBC)。这种控制方式的优点是:各控制地区根据其区域控制误差(ACE)控制地区内的调整电厂,自行平衡其负荷波动。按静态来说,基本上不波及其他区域;按动态来说,又能支援邻区电力系统。控制误差一般表达式为ACEi=ΔPii+kiΔf式中ki为i区域频率特性常数,单位为MW/0.1Hz;Δf为频率偏差;ΔPii为i区t时刻的功率偏差。
  
  按ACE信号进行控制中,为了校正由ΔPii产生的随机电量误差ΔE和由Δf产生的时差Δt,ACE可用下式表达
  
  当随机电量ΔE积累到一定值时,可按峰、谷时段所积累的电量在规定的h小时内进行补偿。当Δt超过规定值时(一般规定为±5秒),可以按设定的kt值折算成校正控制量。一般将ktΔt设定为0.01~0.05Hz,这相当于用7~1.4小时可校正Δt等于 5秒到零值。在校正ΔE和Δt时各互联电网应协调统一校正。
  
  
  TBC控制方式的原理以两个区域(A,B)作例(见图)。当区域 B增加负荷ΔL时,Δf下降,ΔPtA为正值,ΔPtB为负值,ACEB为两个负值相加,表示增加发电;ACEA为一正一负相加,调整量很小。当kA值选择适当时,ACEA≈0,甚至不做调整。但很明显,区域A支持了区域B。当区域 B增加发电功率与ΔL平衡时,Δf=0,ΔPtA=ΔPtB=0,恢复到原始状态。
  
  调频厂与非调频厂  参加调频的发电厂称为调频厂。区域调度中心的监控计算机,对调频火电厂是计算出机组功率,因为目前10万kW及以上的火电机组绝大部分为单元机组,故可直接将控制信号发送到单元机组;对调频水电站是计算出全站的总功率,当此设定功率到达水电站后需经过站内分配装置才去控制机组。
  
  非调频厂是指不参加调频的电厂,一般指10万kW以下的火电机组和母管式火电厂以及暂不参加在线控制的电厂,但必需按日计划负荷曲线进行手动调整,承担电网的调峰、谷任务(包括按开停机计划启停)。
  
  自动发电控制对调频厂的要求为:
  
  ①所有调频厂的调速系统均应符合自动控制的要求,调整灵敏,死区小,无卡滞现象。调差系数应统一整定。
  
  ②消除调频厂内主、辅机设备的各种缺陷,水电厂的机组自动装置和火电厂的常规热工自动装置应完好地投用。
  
  ③水电站的机组振动区应设法消除,可调容量应满足0~100%的要求。
  
  ④火电厂的可调容量,对老机组应力争满足70~100%额定范围内进行调整;对新装机组则要求满足50~100%额定范围内调整。负荷变动速度要求最大为每分钟3%额定值。
  
  ⑤火电厂新装机组都应有炉随机方式的机炉协调自动装置。
  
  现代电力系统的自动发电控制不单是为了调整电网频率,更重要的是在控制各机组发电出力时实现经济负荷分配,为了明确起见把自动发电控制和自动经济调度(EDC)连在一起,简称为AGC/EDC,这时须考虑实时控制。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