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xchange rate target zone theories
汇率目标区理论
2) exchange rate target zone
汇率目标区
1.
Evaluation of RMB exchange rate from 1995 to 2004 by the exchange rate target zone method;
用汇率目标区方法评价1995—2004年人民币汇率
2.
Analysis of Exchange Rate Target Zone in Foreign Exchange Intervention;
汇率目标区在外汇干预中的作用分析
3.
On policy effect & regime designing of RMB exchange rate target zone;
人民币汇率目标区的政策效应与方案设计
3) exchange rate target zones
汇率目标区
1.
From the aspect of widening the fluctuation band,this paper reviews the theory of exchange rate target zones and researches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Edwards fundamentals model to the decision of the central parity of the target zones.
本文从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范围的角度出发,考察了汇率目标区理论以及Edwards的基本因素模型对确定目标区中心汇率的贡献,并结合我国1986-2003年间宏观经济基本因素和人民币实际汇率走势,用基本因素模型建立了与我国实情相应的均衡汇率模型。
补充资料:汇率决定理论概述
汇率决定理论概述
【汇率决定理论概述]西方国家的汇率决定理论主要经历了国际借贷说、购买力平价说、汇兑心理说、国际收支说和资产市场说几个阶段。国际借贷说(rl俪玛of玩tematfonaJ Indebt-edness)出现和盛行于金币本位制时期,由英国学者葛逊(G.L.。:.贺hen)于1861年系统提出。由于在金本位制度下,铸币平价是汇率决定的基础,故客观上所需要说明的仅仅是汇率的变动。葛逊认为,一国汇率变动是由外汇供给和需求引起的,而外汇供求又源于国际借贷,国际借贷分为固定借贷和流动借贷两种,前者指借贷关系已形成,但未进人实际支付阶段的借贷,后者指已进人支付阶段的借贷。只有流动借贷的变化才会影响外汇的供求。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金币本位制崩溃,各国货币发行摆脱了栓桔,致使物价飞腾,汇率也出现剧烈变动。瑞典学者卡塞尔(G.Casell)于1922年出版了《1914年以后的货币和外汇》一书,系统阐述了著名的购买力平价说(Theory of Pul℃hasing Powe rl、rity),认为两种货币间的汇率决定于两国货币各自所具有的购买力之比,汇率的变动也取决于两国货币购买力的变动。购买力平价说提出以后,引起了广泛的国际争论。不久(1927年),法国学者阿夫塔里昂(A.Aftalion)引用了法国和欧洲国家的统计材料说明了货币、物价和汇率变动之间的不一致,并根据奥国学派的边际效用理论提出了“汇兑心理说”(Psychalogi回矛几印灯of阮han罗),他们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外国货币,是为了满足欲望,如满足购买、支付、投资、外汇投机、资本逃避等需要,这种欲望是使外国货币具有价值的基础。因此,外国货币的价值不遵从任何规则,而是决定于外汇供求双方对外币边际效用所作的主观评价。随着外汇业务的发展和汇率的剧烈变动,远期外汇业务也迅速发展起来。凯恩斯首次于份23年系统提出远期汇率的“利率平价理论”(”记卿of Inter韶tR汀ity),1931年英国学者爱因齐格(P.Einzig)出版了《远期外汇理论》一书,进一步阐述了远期差价与利率之间的相互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由此对汇率决定的研究也就一度沉寂。这一时期所出现和流行的各种理论,如弹性论、吸收论、货币论等都是以国际收支问题为主题的,其中对汇率的研究集中在汇率变动引起的经济后果上,即汇率如何影响进出口贸易、国内生产和就业等变量,而对汇率本身的决定完全不予以说明。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