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entomogenous fungi
虫生真菌
1.
Anti-tumor activities of extracts from entomogenous fungi;
虫生真菌粗提物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2.
Antitumor activities of extracts from mycelium of 40 entomogenous fungi;
40株虫生真菌菌丝体提取物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研究
3.
Influence of 15 Chemical Insecticides on Conidial Germination of 3 Entomogenous Fungi;
15种杀虫剂对3种虫生真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3) Entomogenous fungus
虫生真菌
1.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he mycelia of an entomogenous fungus (No.GIM3.94) from Helicoverpa armigera;
棉铃虫虫生真菌(No.GIM3.94)菌丝体化学成分的研究
2.
Preliminary study on toxicity of entomogenous fungus strains to Plutella xylostella;
几株虫生真菌对小菜蛾的毒力测定
3.
This paper is intending to introduce the pathogenic mechanism of entomogenous fungus, the latest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the achievement in biocontrol of pests with entomogenous fungus.
虫生真菌是农作物害虫的一类重要致病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
4) entomopathogenic fungi
虫生真菌
1.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actualities in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entomopathogenic fungi for pest control.
介绍了虫生真菌对害虫防治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就国内外的基础与应用研究进展情况给予了总结,包括资源与分类、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及其毒力、菌株选育、制剂研究、自然发生与流行规律以及作为杀虫剂使用、引入定殖、流行病的诱发与调整等,并对虫生真菌以后的研究方向作了讨论。
2.
In certain conditions, entomopathogenic fungi are thought as the effective natural enemies of it.
在一定条件下虫生真菌是控制烟粉虱种群的最有效天敌。
5) endophytic fungus
内生真菌
1.
A preliminary study on an endophytic fungus isolate from Ginkgo biloba and its flavone-like products;
一株银杏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产黄酮类物质的初步研究
2.
Sphingolipid metabolites of mangrove endophytic fungus (No.2534)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南海红树内生真菌2534号的鞘脂类代谢产物
3.
Study function of endophytic fungus in parasitism process of mistleto;
槲寄生内生真菌在槲寄生寄生过程中的作用
6) endophytic fungi
内生真菌
1.
The degradation of phenanthrene by endophytic fungi Phomopsis sp. single and co-cultured with rice.;
一株内生真菌单独及与水稻联合降解菲的研究
2.
Study on the degradation of wheat straw by endophytic fungi;
植物内生真菌强化还田秸杆降解的研究
3.
Application of high 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 in isolation of an anti-tumor component originated from an unidentified endophytic fungi;
利用高速逆流色谱对一株内生真菌代谢物中抗肿瘤活性物质的分离
补充资料:粪生真菌
以动物(尤其是食草动物)粪便为生长基质并具有分解粪素能力的真菌。
粪生真菌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典型的粪生真菌,通常只在粪上生长,或者主要是在粪上生长而在其他基质上也可发现,如水玉霉属、倚囊霉属、双球霉属、丝壳属、粪壳属、柄孢壳属、粪盘属、鬼伞属等。此类真菌多数成员的孢子有色,在从粪转移到草上时,以强烈喷射的方式将孢子团块牢固地胶附到草上。子实体的向光性使孢子有效地射向草的叶片。水玉霉属以整个孢子囊射出,距离可达2米。孢子囊蜡质、色暗,对孢子有保护作用。食草动物吃下粘附着孢子囊的草,在通过消化道时将孢子释出,随着粪便落在地上,这是典型的粪生真菌孢子的散播形式。粪生真菌的孢子可以耐受消化道高温并与其他微生物竞争,多数粪生真菌的孢子需要消化道的湿度和各种消化液打破休眠,促进其在粪上的发芽,从而完成从粪→草→动物消化道→粪的生活史。第二类是非典型的粪生真菌,虽然在粪上也可发现,但以其他基质为主,包括毛霉目、散囊菌目、肉座菌科、球壳目、盘菌目等的一些属种。此类真菌生长在植物落叶层、土壤、食品以及一些腐烂的基质中,也生长在粪上,它们缺乏粪生真菌特有的散播孢子的机制,孢子通过空气、水滴、昆虫及其他土壤动物传播。
食肉动物的粪中也有少数粪生真菌,这可能是食肉动物捕食食草动物的结果。
粪生真菌多数适应于温血动物,但在昆虫或两栖动物中也能存在。蛙粪霉生于蛙粪上,其孢子首先进入甲虫的肠中,甲虫被青蛙吞食,孢子随蛙粪排出而萌发,产生新的孢子。
鸟粪上有许多粪生真菌,因为鸟类取食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并通过饮水吞入孢子,孢子从鸟的肠道到粪,不作为其生活史的构成环节。
土壤动物中的节肢动物与线虫以大型动物的粪便或枯枝落叶层作为食饵,将生长在上面的真菌一起吞食,真菌的孢子或菌丝断片无害地通过土壤动物的消化管道而排出体外。
粪生真菌在粪便上出现往往有一定的顺序,其演替一般是从毛霉目开始,毛霉属、水玉霉属、卷霉属、梳霉属、根霉属在新鲜的粪上于实验室培养的第2~4天就出现子实体并产生孢子,6天后出现卷枝霉属、小克银汉霉等,然后出现毛霉目的重寄生菌集珠霉属、头珠霉属等,它们一般在毛霉目培养8天之内出现,持续 4~6天。不完全菌类的成员几乎在毛霉目出现之后即开始出现。节丛孢属、头梗霉属、木霉属等在培养的第 6天后形成分生孢子。8~10 天后,曲霉属、头毛孢霉属、帚霉属、单端孢属等出现。不完全菌类是在第6~8天后出现,持续约12天;盘菌目是子囊菌亚门最早出现的类群,在培养的第 6~10天即陆续出现囊环粪盘属、革粪盘属、粪盘菌属等;球壳目等核菌则在培养的第10~24天陆续出现;担子菌亚门的鬼伞属通常在6~32天陆续出现子实体。上述交替状况常有相互重叠的现象。
粪生真菌虽没有独特的经济价值,但它们(如毛霉、根霉、小克银汉霉、木霉、曲霉等)与人类的关系密切。水玉霉属有强烈的向光性,常作为研究真菌向光现象的材料。此外,由于粪生真菌代表一个特殊的生态群,所以也是必不可少的研究对象之一。
粪生真菌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典型的粪生真菌,通常只在粪上生长,或者主要是在粪上生长而在其他基质上也可发现,如水玉霉属、倚囊霉属、双球霉属、丝壳属、粪壳属、柄孢壳属、粪盘属、鬼伞属等。此类真菌多数成员的孢子有色,在从粪转移到草上时,以强烈喷射的方式将孢子团块牢固地胶附到草上。子实体的向光性使孢子有效地射向草的叶片。水玉霉属以整个孢子囊射出,距离可达2米。孢子囊蜡质、色暗,对孢子有保护作用。食草动物吃下粘附着孢子囊的草,在通过消化道时将孢子释出,随着粪便落在地上,这是典型的粪生真菌孢子的散播形式。粪生真菌的孢子可以耐受消化道高温并与其他微生物竞争,多数粪生真菌的孢子需要消化道的湿度和各种消化液打破休眠,促进其在粪上的发芽,从而完成从粪→草→动物消化道→粪的生活史。第二类是非典型的粪生真菌,虽然在粪上也可发现,但以其他基质为主,包括毛霉目、散囊菌目、肉座菌科、球壳目、盘菌目等的一些属种。此类真菌生长在植物落叶层、土壤、食品以及一些腐烂的基质中,也生长在粪上,它们缺乏粪生真菌特有的散播孢子的机制,孢子通过空气、水滴、昆虫及其他土壤动物传播。
食肉动物的粪中也有少数粪生真菌,这可能是食肉动物捕食食草动物的结果。
粪生真菌多数适应于温血动物,但在昆虫或两栖动物中也能存在。蛙粪霉生于蛙粪上,其孢子首先进入甲虫的肠中,甲虫被青蛙吞食,孢子随蛙粪排出而萌发,产生新的孢子。
鸟粪上有许多粪生真菌,因为鸟类取食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并通过饮水吞入孢子,孢子从鸟的肠道到粪,不作为其生活史的构成环节。
土壤动物中的节肢动物与线虫以大型动物的粪便或枯枝落叶层作为食饵,将生长在上面的真菌一起吞食,真菌的孢子或菌丝断片无害地通过土壤动物的消化管道而排出体外。
粪生真菌在粪便上出现往往有一定的顺序,其演替一般是从毛霉目开始,毛霉属、水玉霉属、卷霉属、梳霉属、根霉属在新鲜的粪上于实验室培养的第2~4天就出现子实体并产生孢子,6天后出现卷枝霉属、小克银汉霉等,然后出现毛霉目的重寄生菌集珠霉属、头珠霉属等,它们一般在毛霉目培养8天之内出现,持续 4~6天。不完全菌类的成员几乎在毛霉目出现之后即开始出现。节丛孢属、头梗霉属、木霉属等在培养的第 6天后形成分生孢子。8~10 天后,曲霉属、头毛孢霉属、帚霉属、单端孢属等出现。不完全菌类是在第6~8天后出现,持续约12天;盘菌目是子囊菌亚门最早出现的类群,在培养的第 6~10天即陆续出现囊环粪盘属、革粪盘属、粪盘菌属等;球壳目等核菌则在培养的第10~24天陆续出现;担子菌亚门的鬼伞属通常在6~32天陆续出现子实体。上述交替状况常有相互重叠的现象。
粪生真菌虽没有独特的经济价值,但它们(如毛霉、根霉、小克银汉霉、木霉、曲霉等)与人类的关系密切。水玉霉属有强烈的向光性,常作为研究真菌向光现象的材料。此外,由于粪生真菌代表一个特殊的生态群,所以也是必不可少的研究对象之一。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