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
1)  ethyl n
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
1.
Synthetic routes of ethyl n,n-dimethylaminoacrylate, imine complexation, high-pressure of carbon monoxide synthesis, aldol condensation, are compared with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介绍了制备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的亚胺络合法、一氧化碳高压合成法和羟醛缩合法及其优缺点。
2)  N-dimethylaminoethyl acrylate
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
3)  DMAEMA
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
1.
Polystyrene homopolymers synthesized via Reversible Addition-Fragmentation Chain Transfer polymerization were used as macro-chain-transfer agents to synthesize amphiphilic triblock copolymers with two hydrophobic blocks of PS and one hydrophilic block of PDMAEMA.
以三硫代碳酸(α,α′-二甲基α-″-乙酸)酯为链转移剂,苯乙烯为第一单体,通过RAFT聚合技术合成出大分子链转移剂(PS-CTA);以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为第二共聚单体合成出具有不同链长的三嵌段聚合物。
4)  Poly[2-(N,N-dimethyl amino) ethyl methacrylate]
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PDM)
5)  poly [2-(N,N-dimethyl amino) ethyl methacrylate] (PDMAEMA)
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PDMAEMA)
6)  poly[2-(N,N-dimethyl amino)ethyl methacrylate]
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
1.
poly[2-(N,N-dimethyl amino)ethyl methacrylate]
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水溶液的响应性能研究
补充资料:3-氨基丙烯

国标编号 31048
CAS号 107-11-9
分子式 C3H7N;H2CCHCH2NH2
分子量 57.09

无色液体,有强烈的氨和焦灼味;蒸汽压 26.39kPa/20℃;闪点-29℃;熔点-88.2℃;沸点55.2℃;溶解性:溶于水、乙醇、乙醚、氯仿;密度:相对密度(水=1)0.76;相对密度(空气=1)2.00;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 7(易燃液体),40(有毒品);主要用途:用于制造药品的中间体以及有机合成和制作溶剂等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蒸气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强刺激性,严重者伴有恶心、眩晕、头痛等。接触本品的生产工人可发生接触性皮炎。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102mg/kg(大鼠经口);35mg/kg(兔经皮);LC50413mg/m3,8小时(大鼠吸入)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亚急性及慢性毒性表现为心肌炎、肝肾充血及肺部病变等。
致突变性:细胞遗传学分析:大鼠经口2500mg/kg。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燃烧时,放出剧毒的氰化氢气体。在火场高温下,能发生聚合放热,使容器破裂。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会发生猛烈聚合而爆炸。具有腐蚀性。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

5.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0.5mg/m3[皮]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立即隔离150米,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减少直接接触。
手防护:戴乳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