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tyle and writing method
风格和创作方法
2) writing style
创作风格
1.
Perceptual Indulgence and Rational Restraint of Feelings——on the writing style of Yu Dafu in the later stage of life in the light of"Depravity" and "Sweet-scented Osmanthus in Belated Bloom";
感性纵情与理性敛情——从《沉沦》和《迟桂花》看郁达夫前后期的创作风格
2.
On Huang Bei-jia s Rose Room and its transition of the writing style;
论黄蓓佳《玫瑰房间》及创作风格的转型
3.
Strange love and strange female ——On the writing style of the novel"Everything Has its Price;
陌生的爱情与陌生的女性——从《什么都有代价》看王芫的创作风格
3) creative style
创作风格
1.
Simplicity and Unadornedness with Intelligence and Beauty——On the creative style of Zhaotong writers;
朴拙与灵秀——昭通作家创作风格论
2.
SHI Shu-qing is one of representative modernistic writers of Taiwan, but she cannot be framed by a simple “modernist school” because of her varied creative styles.
施叔青是台湾现代派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但她的创作风格多样,难以用一个简单的“现代派”来框定。
3.
Shi Zhecun is a writer full of explorative spirit in Chinese modern literary history and the collection of novels General s Head reflects his creative style:being good at describing subconsciousness and analyzing human inner worl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exual desire.
施蛰存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颇富探索精神的作家,小说集《将军底头》集中体现他的创作风格:善于描写潜意识,善于从性欲入手分析人的内心世界;他笔下的人物都具有二重人格,因而人物形象更丰满,更真实。
4) artistic style
创作风格
1.
The evolut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Cong Weixi’s artistic style;
从维熙创作风格的演变与确立
2.
Artistic style of Suite bergamasque inherited some basic skill in romantic doctrine, broke the method of conjunction, continuousing and ending of the traditiond chords skills of Changing pedal, paying attenfion to the transforming of timbre and fingering should be stressed when playing this work, in order to show it s hazy, fantastil mood.
《贝尔加玛纽曲》的创作风格,既继承了浪漫主义音乐的一些基本手法,又打破了传统和弦的连接、进行、终止的方法,在演奏这一作品哩,应运用变换踏板以及注重音色的变化、指法的使用等演奏技法,表现其朦胧、飘忽的意境。
5) creation style
创作风格
1.
The creation team is grand and the members come from various fields,they have formed the main force of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native culture;in the poems is vibrating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in which heroes and their time can interact and achieve the win-win goal;those works creation style mainly carries the traditional poetic features in Song Dynasty,with s.
以《张垣诗坛》创刊号和第二期为文本,对张家口诗词协会的创作实绩进行了评述,即创作队伍宏大多元,是构建地方和谐文化的生力军之一;诗作涌动着英雄与时代互动双赢的盛世气息;创作风格上更多地继承了宋诗传统,却也不乏唐诗风采;诗体上体现着对传统诗词的尊重热爱。
2.
To further understand Chopin and other piano works,we can study his creation features and creation style.
研究其创作特点和创作风格的基本特征,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肖邦及其它钢琴作品有着现实的意义和作用。
3.
The nationalization of creation styl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art song too.
艺术歌曲的特点是歌词多采用著名诗歌,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曲调表现力强,表现手段与作曲技法比较复杂,其创作风格的民族化是艺术歌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补充资料:创作方法
指作家从事文艺创作时如何认识和表现社会生活的艺术方法。即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所遵循的美学原则。它反映着作家对现实的态度,规定着艺术形象的构造方法和对现实的艺术概括的方法。一定的创作方法通常被运用在作家的整个创作过程中,包括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通篇的艺术构思、人物形象的孕育以及对艺术表现的追求等等方面。一种创作方法的形成和发展,往往要经历漫长的岁月,经过许多作家的艺术实践积累和不断的总结,逐渐成熟,从而为大家所遵循。即使已经为大家所广泛承认和遵循的创作方法,也还会继续丰富、变化和发展。创作方法一方面是历史的产物,它的出现和被广泛运用,带有时代和社会的深刻烙印;另一方面,如果它包含了艺术创作中某些共同的普遍的规律,就有可能为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民族的作家所采用。对于每一个作家来说,他所以采用或遵循某一种创作方法,又总是和他的世界观以及生活经历、艺术修养、美学观点、创作个性等因素紧密相联系的。
在西方,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已经谈到描写人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按照人本来的样子描写,一种是按照人应当有的样子描写。后来的一些文艺理论家对这个问题也偶有涉及,但未作深入的探讨。正式使用"创作方法"这一概念,始于德国的歌德和席勒。歌德在1830年谈到诗歌创作时曾把"古典的"和"浪漫的"创作原则称作"创作方法"。他说:"这个概念起源于席勒和我两人。我主张诗应采取从客观世界出发的原则,认为只有这种创作方法才可取。但是席勒却用完全主观的方法去写作,认为只有他那种创作方法才是正确的。"(《歌德谈话录》)不过在当时,这个概念尚未被普遍采用。后来,又把在各个历史阶段曾经有过较大影响并为作家普遍遵循的创作方法与文学思潮联系起来,如在文艺复兴之后,先后出现过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的文学思潮等。但实际上,文学思潮与创作方法这两个概念并不完全重合。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某种创作方法为作家所普遍遵循并形成文学思潮时,它们才重合起来。
文学的创作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是其中最重要的两种。一般认为,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偏重于对事物作客观的描写,作家的审美理想融化于艺术描写之中;要求细节描写的真实,艺术概括的典型化,在典型环境中描写出典型人物等。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则往往不加掩饰地突出作家的主观情绪,结构奇特,重在表现,并常常使用变形的假定性手段,创造强有力的人物性格等。
中国"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作家们所运用的创作方法经历了一个比较急剧变化的发展过程。就整个现代文学史来看,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占据着主流的地位。
五四运动前后,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茅盾、和文学研究会都大力倡导写实主义。当时,写实主义和现实主义是同义词,有时也被称作"自然主义"。郭沫若和创造社则在他们的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中表现出浪漫主义的倾向。这两大流派所主张的不同创作方法都是在继承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外来文学思想的影响,在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潮流中结合当时的文学运动而形成的。后来,在革命文学论争中,也注意探讨了新旧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区别。1933年4月,周扬(起应)写了《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一文,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介绍到中国来,"创作方法"的概念也是这时候引进中国的。1942年,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地提出,在艺术方法上,"我们是主张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的"。1953年9月,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再一次明确了"必须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方法",认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方向,是'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基本方向"。1958年之后,毛泽东又提出了"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近几年来,文艺理论界对现实主义、革命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等创作方法重新进行了探讨。许多作家还吸收了西方现代派中某些创作方法。
在西方,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已经谈到描写人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按照人本来的样子描写,一种是按照人应当有的样子描写。后来的一些文艺理论家对这个问题也偶有涉及,但未作深入的探讨。正式使用"创作方法"这一概念,始于德国的歌德和席勒。歌德在1830年谈到诗歌创作时曾把"古典的"和"浪漫的"创作原则称作"创作方法"。他说:"这个概念起源于席勒和我两人。我主张诗应采取从客观世界出发的原则,认为只有这种创作方法才可取。但是席勒却用完全主观的方法去写作,认为只有他那种创作方法才是正确的。"(《歌德谈话录》)不过在当时,这个概念尚未被普遍采用。后来,又把在各个历史阶段曾经有过较大影响并为作家普遍遵循的创作方法与文学思潮联系起来,如在文艺复兴之后,先后出现过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的文学思潮等。但实际上,文学思潮与创作方法这两个概念并不完全重合。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某种创作方法为作家所普遍遵循并形成文学思潮时,它们才重合起来。
文学的创作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是其中最重要的两种。一般认为,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偏重于对事物作客观的描写,作家的审美理想融化于艺术描写之中;要求细节描写的真实,艺术概括的典型化,在典型环境中描写出典型人物等。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则往往不加掩饰地突出作家的主观情绪,结构奇特,重在表现,并常常使用变形的假定性手段,创造强有力的人物性格等。
中国"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作家们所运用的创作方法经历了一个比较急剧变化的发展过程。就整个现代文学史来看,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占据着主流的地位。
五四运动前后,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茅盾、和文学研究会都大力倡导写实主义。当时,写实主义和现实主义是同义词,有时也被称作"自然主义"。郭沫若和创造社则在他们的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中表现出浪漫主义的倾向。这两大流派所主张的不同创作方法都是在继承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外来文学思想的影响,在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潮流中结合当时的文学运动而形成的。后来,在革命文学论争中,也注意探讨了新旧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区别。1933年4月,周扬(起应)写了《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一文,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介绍到中国来,"创作方法"的概念也是这时候引进中国的。1942年,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地提出,在艺术方法上,"我们是主张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的"。1953年9月,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再一次明确了"必须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方法",认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方向,是'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基本方向"。1958年之后,毛泽东又提出了"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近几年来,文艺理论界对现实主义、革命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等创作方法重新进行了探讨。许多作家还吸收了西方现代派中某些创作方法。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