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revolution narration
革命叙事
1.
Dionysian spirit has evident influence on the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20th century,especially on the revolution narration.
在革命叙事中,酒神式强力意志与生命的酒神状态均得到表现。
3) revolutionary narration
革命叙事
1.
The Historical mutiny and the dispelled sage——An overview of the revolutionary narration in the new history novels;
历史的哗变与圣者的遁逸——论新历史小说的革命叙事
2.
The classical mode of revolutionary narration in revolutionary historical novels is completely changed in the new historical novels,whose revolutionary narration takes on the mode of terminating the myth of revolutionary origin,the mode of recasting revolutionary historical narration and th.
革命历史小说中的革命叙事的经典模式,在新历史小说中被彻底颠覆,革命叙事呈现为对革命起源神话的终结、革命历史叙述的重组、革命英雄沉落等景象。
3.
In these novels, there formed tense tens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itional forms and revolutionary narration, while tradition was once treated as the secondary position of "form".
在革命历史小说中,传统形式与革命叙事之间形成紧张的张力关系,传统一直是被当作"形式"的次要地位加以看待,但文本当时的阅读实际效果和从上世纪90年代直到现在流行的"红色经典"热潮,却为我们重新解读这些文本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4) narrative revolution
叙事革命
1.
In probing into artistic forms,its main forms of expression involve the three respects of narrative revolution,linguistic experiment and zero degrees or reuter writing.
它在艺术形式的探索上,主要表现为叙事革命、语言实验和零度写作三个方面。
2.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explain the characteristic about the narrative revolution of Chinese vanguard literature from the prospective of narratology and considers the change of vanguard literature.
本文力图以叙事学的角度结合具体的文本来阐释先锋小说的叙事革命的特点,反思先锋小说的转型。
3.
Borges\' main influence embodied in three aspect: narrative revolution,language experiment and cultural symbol.
博尔赫斯对中国先锋派作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叙事革命、语言实验、文化象征三方面。
6) the revolutionary history narrative pattern
革命史叙事范式
补充资料:《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
《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
Revolution and Counter-Revolution in Germany
比tion 恩阶级年8日一约每匀8 .3之第l对维民议的第主义收入级革分尖起的Deguo de Geming he FQngeming《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Revoland COunter-Revolurion in German.V)格斯系统总结1848一1849年德国资产革命经验的著作。用英文写干1851月一1852年9月。从1851年10月251852年10月23口,陆续发表在((纽日论坛报》上。全文共19篇,中译文:万字,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二版第8卷。其中以“对维也纳的攻击。也纳的背叛”、“普鲁士制宪议会。国会”、“起义”和“小生意人”为标题12、第13、第17、第18篇,系马克思论述武装起义基本思想的重要文献,《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3卷。 19世纪40年代,德国处于资产阶命的前夜,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锐。1845年至1846年间农业歉收所引确。“在一切斗争中,应战的人都有被击败的危险,但这难道能作为不抽刀应战就承认战败、甘受奴役的理由吗?” 革命斗争中某些失败给人的教育比轻易取得的胜利更有价值 1848年春,柏林三月起义取得胜利后,作为革命重要成果的普鲁士制宪议会诞生,并开始了工作。但是,随着巴黎六月起义和维也纳十月起义先后被镇压,普鲁士的封建反动势力也立即发动政变。11月初,普鲁士国王改组政府,并命令反动军阀F.H.E.弗兰格尔率4万军队进逼柏林。当时领导整个革命运动的普鲁士制宪议会,屈服于对方军事压力,未作任何反抗,即遭强令解散。恩格斯认为,任何革命运动的领导者,在对敌斗争中采取这种不作任何抵抗就丢弃自己阵地的做法,是应该受到斥责的。如果议会和人民抵抗,也许会被击败,但这并不能作为他们立即缴械乞降的理由。“顽强奋战后的失败是和轻易获得的胜利具有同样的革命意义的”,因为这种失败在“人民的头脑革命化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一般胜利“所不可比拟的”。 革命政党必须熟练掌握武装起义艺术以革命暴力反对反革命暴力,是德国1848~1849年革命的主要表现形式。1848年三月革命的初步胜利到次年7月“维护帝国宪法运动”的最后失败这一年多斗争的历程表明,革命的成败主要取决于武装斗争。该文深刻指出: “运动的每一个地方中心的情况也都是这样。到处问题都争执不下,只有靠武力来解决。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