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符号学历史发展
1)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semiotics
符号学历史发展
2)  Doctrine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历史发展学说
3)  developing history
发展历史
1.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ing History of Guangxi Non-life Insurance Industry and It's Present Significance
对广西财产保险行业发展历史的认识及思考
2.
In this paper, developing history , reaction process and mechanism, characteristic and classify , present situation of sol-gel science were reviewed.
综述了溶胶-凝胶技术的发展历史、反应过程及机理、特点和分类、现状和发展前景。
3.
On the basis of inspecting the developing history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legal administration in China,this paper summarizes problems of existing in governing the nation according to the law in our country.
作者在考察依法行政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依法治国在我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思考。
4)  historical development
历史发展
1.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fairs in China;
中国集贸市场的历史发展与地理分布
2.
People-oriente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society to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以人为本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发展与嬗变
3.
American Teachers Continuing Education: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Inspiration;
美国教师的继续教育:历史发展与借鉴启示
5)  development history
发展历史
1.
A brief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domestic infant formula from phase with an analysis on their intrisinc qualities;
我国婴儿配方奶粉发展历史简要回顾及内在质量分析
2.
Taiwan leisure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present situation;
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3.
The 5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modern EAF steelmaking technology have been proposed.
提出了现代电弧炉炼钢技术发展历史的5个特点,探讨了电弧炉发展历史“分期”问题,指出:电弧炉炼钢技术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可分为传统的电弧炉炼钢技术的发生发展期、成熟期及现代电弧炉炼钢技术的发生发展期和成熟期4个阶段。
6)  History of development
发展历史
补充资料: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历史
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就存在着两类不同的经济活动:一类主要与物质和能量的转换有关; 另一类主要与知识、信息形态的转换有关。前者构成物质经济,后者构成信息、知识经济。 纵观人类历史,可以说每一个技术进步和社会进步都离不开信息的积累和知识的增进,但是 由于在以往的社会经济活动中信息和知识投入所占比例有限,更新速度缓慢,对社会经济结 构不足以产生根本性的影响,致使传统的物质经济在人类几千年的生产活动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政治家和经济学家所关心的也只是物质经济。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导致社会信息总量与知识总量的激增和传递手段的不断更新,知识、信息的经济价值逐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50年代以米,随着电于计算机、光纤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技术的出现和普及应用,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经营方式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科学技术创新的突破对经济发展的推动日益增大,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日益提高,知识、信息作为物质、能源之后的第二资源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当今社会正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以知识和信息为依托的新兴经济结构正在形成和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提高经济效益有两个方向:一是成本控制;一是价值挖掘。成本控制不仅要节省材料、能源,更应充分的利用信息和知识,要以最小的劳动占用和资源消耗建立最优的经济信息系统。经济学家开始关注信息、知识的经济特征和经济规律,重视信息、知识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于是,从经济学角度对信息、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利用进行全面研究的新兴学科便应运而生了,这就是信息经济学。 一、国外信息经济学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  信息经济是随着经济信息化和信息经济化的发展,由一批富有开拓精神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未来学家和信息学家定义并不断完善的一个新概念。它是指以信息为基础,以信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主导的与物质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社会经济结构。信息经济学是研究信息经济的基本理论、运行机制、运作方法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既包括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信息和信息活动,也包括从信息科学角度研究经济和经济活动。前者侧重于微观、偏重于理论研究;而后者侧重于宏观、偏重于应用实践。信息经济的启蒙思想可追溯到1918年,凡勃伦在他的《资本的性质》一书中提出:%26#8220;知识的增长构成财富的主要来源%26#8221;。在随后的40年里,奈特、哈耶龙、马尔萨克、阿罗和西蒙等著名经济学家均对信息经济学的思想启蒙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经过了这段酝酿阶段,1959年,美国经济学家马尔萨克发表了《信息经济学评论》一文,标志着信息经济学的正式诞生。至今,整个信息经济学的研究(相对于中国而言,也可具体地称之为国外或西方信息经济学研究)已有了40多年的历史。我们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美国是推动世界进入信息时代、知识时代大变革的主要发源地。1959年美国著名经济 学家马尔萨克(J.Marschak)发表了《评信息经济学》的论文,提出研究经济学特有的信息范畴问题,使用了信息经济学。应该说信息经济作为正式的学科概念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乔治%26#183;丁%26#183;斯蒂格勒(C.Stigler)1961年在美国《政治经济》杂志上发表的著名论文《信息经济学》中提出来的,他研究了信息的成本和价值、信息对价格和工资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的影响,第一次将信息作为经济活动的要素和经济运行的机制加以研究。当时宫泽等日本学者侧重研究了信息系统的评价原理和方法、信息系统的效益和费用等问题。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从具体应用和基础理论两方面展开,为西方信息经济学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