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领悟性的愉快-悦心悦意
1)  Joy of Enlightenment-Pleasure of The Mind
领悟性的愉快-悦心悦意
2)  Joy of Visual Reflection-Audio Pleasure and Visual Pleasure
观照性的愉快-悦耳悦目
3)  Joy of Spiritual Attainment-Pleasure of The Soul and Spirit
畅神性的愉快-悦志悦神
4)  gaio
快乐的,愉悦的
5)  happy phsychology
愉悦心理
6)  pleasant mental and body
愉悦身心
补充资料:王悦之(1895~1937)
      中国现代油画家、美术教育家。原名刘锦堂,后改名王悦之,号月芝。1895年3月8日生于台湾省台中市,1937年 3月15日卒于北京。1910年在台中公学校毕业,后入国语学校师范科,1914年毕业后,即东渡日本留学。先入川端美术学校,后考入东京美术学校学习绘画。1920年回国到上海,不久到北京。随养父改名王悦之。并以侨生身份考入北京大学,修习中国文学,是北京大学第1位台湾籍学生。1924年,在北京创办私立北京艺术学院,兼任北京美术专门学校(见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并与同事李毅士等合组阿波罗美术研究会。1925年任教育考察团专员赴日本考察,顺路返台湾省亲。翌年任北京侨务局顾问及台湾研究会会长。1928年应林风眠邀请赴杭州任西湖艺术院教授,兼任西湖博览会筹备委员。1930年返回北京任私立北平美术学院院长,兼北京大学造型美术研究会导师。1934年私立北平美术学院改称私立北平艺术科职业学校,仍任校长。王悦之初到北京和在杭州期间作过大量写生画。其后即开始中西画法融合的尝试,形成了富有东方色调的西洋画风格。作品有《弃民图》、《亡命日记图》和《自画像》、《台湾遗民图》等,曾在北平青年会举办个人画展。《亡命日记图》作于1931年,描绘一对年轻夫妇正忙着家务劳动,人物形象生动自然,体现了以线造型的特点。《弃民图》表现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同胞的流亡生活,采用卷轴画的装裱方法,具有民族特色。《台湾遗民图》描绘3位妇女手捧地球模型作祈祷,富有装饰性, 融中西画图案为一体。他在反映现实生活和融合中西绘画等方面的成就,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居于先驱者的地位。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