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quatrain with seven characters per line
七言鲍句
3) Analysis of the Seven-Character Quatrain in Tang Dynasty
唐代七言绝句研究
4) heptasyllabic verse
七言
1.
This article,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function and form,ferrets out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the trisyllabic verse in Han and Wei dynasties and the close relation to the heptasyllabic verse.
三言在汉魏兴衰的原因可以归结为表现功能和体式原理两方面,并且与七言体有密切的关系。
5) Bɑo jingyɑn
鲍敬言
6) seven-character regulated verses
七言律诗
1.
The poet LUO Yin of late Tang Dynasty ranked the second in number of seven-character regulated verses among all the composers in Tang Dynasty.
晚唐诗人罗隐的七言律诗数量居唐人第二,内容涉及时政、友情、登临、咏物、酬赠等。
补充资料:鲍敬言
中国两晋之际思想家。 生平事迹不详, 仅在葛洪(284~364)所著《抱朴子·诘鲍篇》中有零星资料,推知大约生活于葛洪同时或稍前。鲍敬言"好老庄之书,治剧辩之言",在政治思想上主张无君论。
在门阀势力大盛,政治黑暗的两晋之际,鲍敬言对君主政治进行了批判。他指出远古之世,人们本无尊卑,"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安居乐业。后来,人类有了强弱、智愚之分,出现了强智欺凌弱愚的现象,于是"君臣之道起焉"。这既非天意,亦非民愿,儒家所谓"天生烝民而树之君"之说是欺人之谈。
鲍敬言指出,由于"君臣既立",社会便产生了不平等,"有司设则百姓困,奉上厚则下民贫","宿卫有徒食之众,百姓养游手之人"。统治者骄奢淫逸,欲壑难填,对百姓"劳之不休,夺之无已",使他们"食不充口,衣不周身",以致铤而走险,"冒法犯非"。统治者之间为了一己私利,还不断挑起纷争杀伐,"推无仇之民,攻无罪之国",使天下大乱,这些"皆有君之所致也"。
鲍敬言还指出:"无道之君,无世不有,肆其虐乱,天下无邦。忠良见害于内,黎民暴骨于外"。这些暴君如果是普通百姓,"性虽凶奢,安得施之?"他们之所以能够"肆酷恣欲,屠割天下",正因为他们是君主。君主是一切罪恶之源,所以"古者无君,胜于今世"。
鲍敬言幻想一种没有君主和政府的社会,在那里人们没有徭役租赋负担,"内足衣食之用,外无势利之争"(以上引文均见《诘鲍篇》)。这种社会理想不过是一种"乌托邦"。但他的无君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独树一帜,对于后世的反君主专制主义思潮有重要影响。
在门阀势力大盛,政治黑暗的两晋之际,鲍敬言对君主政治进行了批判。他指出远古之世,人们本无尊卑,"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安居乐业。后来,人类有了强弱、智愚之分,出现了强智欺凌弱愚的现象,于是"君臣之道起焉"。这既非天意,亦非民愿,儒家所谓"天生烝民而树之君"之说是欺人之谈。
鲍敬言指出,由于"君臣既立",社会便产生了不平等,"有司设则百姓困,奉上厚则下民贫","宿卫有徒食之众,百姓养游手之人"。统治者骄奢淫逸,欲壑难填,对百姓"劳之不休,夺之无已",使他们"食不充口,衣不周身",以致铤而走险,"冒法犯非"。统治者之间为了一己私利,还不断挑起纷争杀伐,"推无仇之民,攻无罪之国",使天下大乱,这些"皆有君之所致也"。
鲍敬言还指出:"无道之君,无世不有,肆其虐乱,天下无邦。忠良见害于内,黎民暴骨于外"。这些暴君如果是普通百姓,"性虽凶奢,安得施之?"他们之所以能够"肆酷恣欲,屠割天下",正因为他们是君主。君主是一切罪恶之源,所以"古者无君,胜于今世"。
鲍敬言幻想一种没有君主和政府的社会,在那里人们没有徭役租赋负担,"内足衣食之用,外无势利之争"(以上引文均见《诘鲍篇》)。这种社会理想不过是一种"乌托邦"。但他的无君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独树一帜,对于后世的反君主专制主义思潮有重要影响。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