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行为与心理
1)  behaviour and thinking
行为与心理
1.
With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market-oriented economy of China, Chinese farmers behaviour and thinking have changed greatly , in which some are fit for the requirement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 but some aren t .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使我国农民行为与心理发生了巨大嬗变,其中有些适应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有些则具有不适应性。
2)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心理与行为
1.
Based on 32 articles published on two important tourism journal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Tourism Management,this study analyses the state of research on the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of overseas tourism staff.
以发表在《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和《Tourism Management》2种旅游期刊上的32篇文献为研究样本,分析国外旅游从业人员心理与行为研究的现状。
3)  the abnormity of mind and behavior
心理与行为异常
1.
I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culturally analyze the abnormity of mind and behavior, to positively dig and clear up the theories and means of psycho-therapy of own local culture in order to carry out indigenization or calturalization, to enhance to culturally integ.
因此,应注意对心理与行为异常及其治疗的文化分析;积极挖掘整理本文化心理治疗的理论与方法,实现心理治疗的本土化或文化化;加强心理治疗理论与方法的文化整合。
4)  Suicide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自杀心理与行为
5)  sexual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性心理与行为
1.
Childhood sexual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education are often neglected.
幼儿的性心理与行为教育往往被忽视。
6)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analysis
心理与行为分析
补充资料: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20世纪初在美国形成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它反对用内省方法研究意识,主张用客观方法研究动物和人的行为。它所说的行为,是指由客观刺激引起的肌肉和腺体的反应。它的基本公式是"S(刺激)-R(反应)"。
  
  产生和基本观点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J.B.华生,代表人物还有E.B.霍尔特、K.拉施里、A.P.魏斯等人。华生于1913年发表的论文《行为主义心目中的心理学》,被认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诞生的标志。
  
  行为主义学派的产生在哲学思想上曾受到实用主义的影响。在反对内省方法和重视环境对机体的作用方面,它接受了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基本观点,并表现得更为极端。动物心理学的发展和И.Π.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方法,对华生创立行为主义心理学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行为主义的重要特点是强调心理学的自然科学性质和实际应用价值。它认为心理学应该是一门象物理、化学一样的纯客观的实验科学,而主观意识是难以用通常的科学方法加以研究的,所以它极力排斥把意识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并认为心理学的任务就在于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它不仅把各种感觉、知觉看成是对刺激的各种不同反应,而且认为思维就是不显现的全身肌肉、特别是喉头肌肉的反应活动,情绪主要是内脏和腺体对刺激作用产生的一种变化,等等。这个学派侧重于研究学习行为,认为学习是理解人类行为发展的关键所在,从而否认本能和遗传因素的作用。
  
  新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20世纪30年代初,出现了以E.C.托尔曼、C.L.赫尔、B.F.斯金纳等人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心理学派。托尔曼提出"中间变量O"(O即机体的内部状态)的概念,将华生的公式"S-R"扩充为"S-O-R",试图探索有机体行为产生的内部过程。他还认为对各种刺激的组合(即情境)作出的复杂反应行为是"整体性行为",而华生所谓的"刺激-反应"行为,只是生理学意义上的、分子性的行为。赫尔也承认"中间变量"概念,并强调用数量化、形式化方法提高行为研究的精确性。他由此建立的一套"假设-演绎"概念体系,对心理学的理论研究,甚至对一般科学方法论都产生了一定影响。斯金纳提出"操作反射"和"操作性行为"的概念,把反射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一种可观测的相互关系。他把"S-R"公式改变为"R=f(S)"公式,其中R表示行为反应,S表示情境刺激。他认为行为研究的任务,就是要建立在实验者控制之下的刺激情境和有机体反应之间的函数关系。斯金纳根据操作强化原理设计教学机器,对学习理论的研究有一定影响。
  
  评价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曾对控制论的建立、程序教学的研究等有过积极作用。但它把人看作可控制的机器,形而上学地把意识和行为割裂开来,或者否认意识的存在,或者否认意识的可知性,孤立地研究不受意识调节的行为,这是一种机械论的观点,而且完全违背客观事实。50年代以来逐渐兴起的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虽受过行为主义的影响,但它们主要是以克服行为主义否认意识这一根本缺陷的姿态出现的。
  
  

参考书目
   J.B.华生著,臧玉诠译:《行为主义的心理学》,商务印书馆,上海,1934。
   B.F.Skinner,The Behavior of Organisms,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 1938.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