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rime of youths
青年犯罪
2) Young criminals
青年罪犯
1.
The research was to identify the differences of personality traits, the secondary personality factor and practical personality factor between young criminals and young students by Cattell s 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 Test .
采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问卷,分析比较了青年罪犯与青年学生的人格特质、次元人格因素、应用人格因素。
3) Juvenile delinquency
青少年犯罪
1.
A tentative study of the causes and prevention of the juvenile delinquency;
浅谈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与防治
2.
On the community prevention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论青少年犯罪的社区预防
3.
Psychological Study towards Influence form Media Violence on Juvenile Delinquency;
传媒暴力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学分析
4) Youth Crime
青少年犯罪
1.
Logistic Regression of the Influence of Personality,Self-control and Value on Youth Crime.;
人格、自我控制、价值观对青少年犯罪影响的Logistic回归
2.
Use the gray estimate method within gray system theories to youth crime carries on the trend estimate.
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预测方法对青少年犯罪进行趋势预测。
3.
In the Chinese law,the terms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and "juvenile criminal law" have never existed,but "youth crime" is often used.
在中国法律中,一直不存在"少年罪错"与"少年刑法"的称谓,用的往往是"青少年犯罪",而且不存在"青少年刑法",更不要说"少年刑法"了。
5) juvenile delinquents
犯罪青少年
1.
Analaysis on mental health state and family background of juvenile delinquents;
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家庭因素分析
2.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 between personality and family factors in juvenile delinquents.
目的探讨犯罪青少年个性特征、家庭因素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3.
Methods The 378 Juvenile delinquents from Tianjin Reformatory were deemed to the study group,the 410 aged 14~18 yrs in high school students were sampled from a common school as the control group.
犯罪青少年家庭不完整组的P评分(7。
6) Juvenile crime
青少年犯罪
1.
The Characteristics of Juvenile Crime and Its Prevention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及其防治对策
2.
The errors in family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contributing factor to juvenile crime.
家庭教育是最基础教育,其对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家庭教育失误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成因。
3.
The theory of differentia gives us the cut-through explanation to the juvenile crime in Macao.
差异接触理论最能解释澳门的青少年犯罪问题。
补充资料:"愤怒的青年"
指20世纪50年代英国的文学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人民希望社会制度能得到改革。1945年工党执政,没有实现人民的这一愿望,而是推行"福利国家"政策。1951年保守党再度执政,仍继续执行这一政策,人民的生活虽有一定的改善,政治改革却成泡影,因此引起人民(尤其是青年人)的不满,这种情绪首先在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有些小说和剧本愤怒地攻击了英国社会的阶级壁垒、统治集团和教会,对因推行"福利国家"政策而造成的单调的生活表示不满,对上层社会的虚伪和势利表示厌恶。他们之中有不少人出身于工人阶级或社会的中下层,以本阶级的举止行动为荣。这些作家彼此之间并不相识,但是他们的观点与感情是一致的。
首先表现出"愤怒"与不满的是约翰·韦恩的小说《每况愈下》(1954)和金斯利·艾米斯的小说《幸运儿吉姆》(1954)。1956年青年剧作家约翰·奥斯本的剧本《愤怒的回顾》上演,剧中主角对社会作了全面攻击,因此,这一剧本成为这个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奥斯本被人称作"愤怒的青年",这个称号也被用来指这一新兴的文学运动。
"愤怒的青年"成为50年代文学中占优势的力量。怀有这种"愤怒"的作家还有:小说家约翰·布莱恩,他的成名作是《向上爬》(1957);工人小说作家艾伦·西利托以长篇小说《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早上》(1958)著称;剧作家伯纳德·科普斯曾写《斯特普尼·格林的村庄》(1956)一剧;工人出身的剧作家阿诺德·威斯克以剧本《鸡汤加大麦》(1958)蜚声剧坛。
首先表现出"愤怒"与不满的是约翰·韦恩的小说《每况愈下》(1954)和金斯利·艾米斯的小说《幸运儿吉姆》(1954)。1956年青年剧作家约翰·奥斯本的剧本《愤怒的回顾》上演,剧中主角对社会作了全面攻击,因此,这一剧本成为这个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奥斯本被人称作"愤怒的青年",这个称号也被用来指这一新兴的文学运动。
"愤怒的青年"成为50年代文学中占优势的力量。怀有这种"愤怒"的作家还有:小说家约翰·布莱恩,他的成名作是《向上爬》(1957);工人小说作家艾伦·西利托以长篇小说《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早上》(1958)著称;剧作家伯纳德·科普斯曾写《斯特普尼·格林的村庄》(1956)一剧;工人出身的剧作家阿诺德·威斯克以剧本《鸡汤加大麦》(1958)蜚声剧坛。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