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1919-1945年
1)  1919-1945
1919-1945年
2)  Chen Jinhe
陈金合(1919~1945)
3)  50 years(1895~1945)
50年(1895~1945)
4)  1945-1947
1945-1947年
5)  From 1936 to 1945
1936~1945年
6)  1919-1921
1919-1921年
补充资料:《凡尔赛和约》(1919)
      全称《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是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对德和约。1919年 6月28日在巴黎西南郊凡尔赛宫签订,1920年 1月10日生效。参加签字的有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比利时、玻利维亚、巴西、古巴、厄瓜多尔、希腊、危地马拉、海地、汉志、洪都拉斯、利比里亚、尼加拉瓜、巴拿马、秘鲁、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暹罗、捷克斯洛伐克、乌拉圭等战胜国为一方,战败国德国为另一方。美国代表虽签了字,但因参议院未批准,故签字无效。
  
  和约包括序言、约文 440条和议定书。主要内容是:①《国际联盟盟约》。主要规定了国际联盟的组成、宗旨、会员国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有关建立委任统治制度的规章等。②关于德国领土的条款。和约规定恢复1870年以前的德法边界,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的所有权和开采权归法国所有;萨尔区的行政权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期满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在莱茵河以东50公里所划界线以西,直到德国边界线以内的地区,不准德国保存或建筑要塞,不准存留或集合军队;莱茵河以西的德国领土连同各桥头,自本条约实行起15年内,均应由协约及参战各国军队占领。如德国忠实遵守本和约的条件,应逐步缩小占领区,5年届满时,从科隆地区撤军;10年届满时,从科布伦茨地区撤军;15年届满时,从美因茨地区撤军。奥伊彭和马尔梅迪划归比利时,并承认比利时对莫雷内的主权;德国与丹麦的边界,由北部石勒苏益格边境地区居民举行公民投票确定(1920年2月石勒苏益格已划归丹麦);上西里西亚南部划归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得到上西里西亚的一部分、波兹南的全部、西普鲁士和东普鲁士的一部分;但泽(格但斯克)被宣布为国际自由城市;易北河、奥得河、涅曼河、多瑙河的指定河段宣布为国际河道;基尔运河应永久开放,"所有与德国和好各国之军舰、商船,一律平等自由出入"。根据和约,德国领土减少了约八分之一,人口减少约十分之一。③德国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根据国际联盟的委任统治制度分别由英、法、日、比等国瓜分。④关于军事条款。和约规定,解散德国总参谋部及其他类似组织;废除义务兵役制;德国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人,海军不得超过1.5万人;禁止生产和输入装甲车、坦克等重型武器;禁止拥有飞机、潜水艇;海军的军舰最高限额为战斗舰、轻巡洋舰各6艘,驱逐舰、鱼雷舰各12艘。⑤关于经济条款和赔偿问题。和约规定德国关税不得高于他国;战胜国对德国输入货物不受限制;成立赔偿委员会,该委员会须在1921年5月1日前确定德国在30年内应付清的赔偿总额;在1921年5月1日前应付清200亿金马克(用黄金、商品、船只、有价证券和其他物品支付);德国应负担德境占领军的全部维持费用。⑥惩处战争犯罪。和约第 227条规定,组织特别军事法庭,以审判犯有"侵害国际道德及条约尊严"罪行的前德皇威廉二世;第228条规定协约及参战各国有权对"被控违犯战争法律与惯例"的行为者进行审判。中国北洋政府派代表团作为战胜国参加了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的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的制订,理应收回战前德国在中国强占的一切特权和利益。但是,帝国主义列强无视中国主权,在和约第156、157、158条却规定将德国霸占中国山东的铁路、矿山、电讯设施、胶州地区的租借地及其他特权和利益,转让给日本。这一殖民主义的屈辱性的规定,遭到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迫使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凡尔赛和约》是在美、英、法、意、日等国操纵下缔结的,是帝国主义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掠夺性和约。它根本无法解决帝国主义列强间的尖锐矛盾,从而埋下了新的战争祸根。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