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anglang spirit of style
沧浪风神
2) Canglang River
沧浪
1.
Qu Yuan meets Fisherman in Canglang River, but where is on earth? Now there are two types of saying: One is that Canglang River is near Chu City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Han River; the other is that Canglang River locates Hanshou yard in the downstream of Yuanjiang River, which triggered a controversy of Canglang location.
屈原遇渔父之沧浪水,究竟在何处?如今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汉水下游近楚都的沧浪之水;一种认为是沅江下游汉寿境内的沧浪之水,由此引发一场"沧浪"地理位置的论争。
3) Xiaocanglang
小沧浪
1.
Space Analysis of Xiaocanglang Water Courtyard in Zhuozheng Garden;
拙政园小沧浪水院空间分析
4) A Song of Canglang
沧浪之歌
5) Canglang Yinjuan
《沧浪吟卷》
1.
After examining the different editions of Canglang Yinjuan,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Canglang Yinjuan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Li Nanshu was printed and published in the Yuan Dynasty.
作者通过考察《沧浪吟卷》的版本源流 ,指出李南叔录本《沧浪吟卷》始刻于元代 ,并不存在所谓宋刻李南叔录本。
6) Canglanpuan
沧浪铺阶
1.
douvillei,and referred Megapalaeolenus to the Upper Canglanpuan Palaeolenus instead.
根据地层分布,下寒武统沧浪铺阶上部的Palaeolenus和Megapalaeolenus两个化石带仍然适用于华中、西南地区早寒武世中期的地层划分,华北和东北南部只存在Megapalaeolenus带的地层,而Palaeolenus带的地层缺失。
补充资料:古香慢 赋沧浪看桂
【诗文】:
怨娥坠柳,离佩摇荭,霜讯南圃。漫忆桥扉,倚竹袖寒日暮。还问月中游,梦飞过、金风翠羽。把残云、剩水万顷,暗熏冷麝凄苦。渐浩渺、凌山高处。秋澹无光,残照谁主。露粟侵肌,夜约羽林轻误。翦碎惜秋心,更肠断、珠尘藓路。怕重阳,又催近、满城细雨。
【注释】:
【注释】:
沧浪指苏州沧浪亭 ,在州学之南 。这首《古香慢》是吴梦窗的一首咏物词,所咏之物即为沧浪亭的桂 。从词风和内容看 。此词大约写于理宗淳祐三年(1243),反映的是词人面临南宋衰亡的哀感。
此词写于重阳节前 ,一开始就写秋气萧瑟。“怨娥坠柳 ,离佩摇葓 ,霜讯南圃 。”以景物起兴,以“霜”点时节,引入本题。写背景,用的是半拟人化手法 。“怨娥”指柳叶,柳叶像愁眉不展的怨女一样从枝头坠落。“离佩”指水葓即红蓼的红色花穗分披。像分开的玉佩一样,摇荡着红蓼。然后归结到秋霜已来问讯南圃 ,意指秋天到了。“讯”也是拟人化的字眼。
词随后写“漫忆桥扉 ,倚竹袖寒日暮”,就是用拟人手法写桂。词人看到桂,引起无限遐思,漫想是佳人薄袖凌寒 ,日暮倚竹。“桥扉”即小桥通往宅院的门 。下二句另作别想:“还问月中游,梦飞过、金风翠羽。”问是问桂,疑是梦游月宫时,有金风吹来、翠鸟飞过、似曾相识的桂树。到此就点出了沧浪亭桥头的桂树。时间已近傍晚,上片最后二句“把残云剩水万顷 ,暗薰冷麝凄苦”,又转笔到桂花的现实处境来。日晚云残,天寒水浅,桂树只把周围云水以自己的冷香薰射,内心含着莫乎名状的凄凉悲苦。从第一句起,直到写桂,中间比拟佳人,设想月桂,是顿挫之处,寓有今昔不同之感。写杨柳红蓼及桂树与修竹、云水相依的地方、则完全是体现沧浪亭一片寂寞无主的悲凉,其悲哀远过于“庭草无人随意绿”、“空梁落燕泥”。
下阕,便紧接着“无主”写沧浪亭的情境,再转到看桂上 。“渐浩渺、凌山高处。秋澹无光,残照谁主 。”一片寒波渺茫,是登上山之高处所见,然后明写词人的感想 :沧浪亭的一片冷落淡漠的秋色 ,这斜阳秋树的主人是谁呢?后一句分明是寄托了濒于危亡、国事无人管的沉痛,这种境界,不仅仅是韩王已死,园林无主的一般诉说。随后又转入本题,再用拟人化手法写桂:“露粟侵肌,夜约羽林轻误。”这里借用《飞燕外传》“ 飞燕通邻羽林射鸟者,⋯⋯雪夜期射鸟者于舍旁,飞燕露立,闭息顺气,体温舒,无疹粟(毛孔不起粟)”的故事 ,却一反其本意,因为桂的花象积聚在一起的金粟,所以说露下侵肌生粟,是入夜约会过羽林郎而被他轻率误期的缘故。这一笔从寂寞无主境况中宕开,写眼中的桂花,用笔很美。然而又陡转入更深一步的悲惜 。下二句“翦碎惜秋心,更肠断、珠尘藓路”,因桂花小蕊,故言“碎”,又以“翦碎”为言,似乎桂花之所以是小蕊,乃惜秋而心碎之故 。此二句极见词心之细 。最后写:“怕重阳,又催近 、满城风雨。”用宋人潘大临“满城风雨近重阳”句意,但语言颠倒错置,说:怕重阳将近,又催得满城风雨。这是紧逼一步的写法,句意重点落在随后的“满城风雨”四个字上 。不但桂花正纷纷落下,而且葬花天气一来,桂花将不可收拾。但他又不明白写出,只做含蓄的示意,以淡淡的哀愁寄寓苍凉的感慨。
吴梦窗这首词字眼用得美而生动,层次亦极分明,上下阙一开始都是先横写境,然后纵写桂。上阙发挥了自己充分的想象力,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桂的美,然而处境凄凉,又写出其与修竹云水相依的寂寞。下阙写残照无主,一片荒凉,再转用拟人法写桂的寂寞无主,在悲寂无廖之中孤独地凋谢了。词中处处有令人感到内心沉痛的情感显现,真是极精之品。
【出处】:
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怨娥坠柳,离佩摇荭,霜讯南圃。漫忆桥扉,倚竹袖寒日暮。还问月中游,梦飞过、金风翠羽。把残云、剩水万顷,暗熏冷麝凄苦。渐浩渺、凌山高处。秋澹无光,残照谁主。露粟侵肌,夜约羽林轻误。翦碎惜秋心,更肠断、珠尘藓路。怕重阳,又催近、满城细雨。
【注释】:
【注释】:
沧浪指苏州沧浪亭 ,在州学之南 。这首《古香慢》是吴梦窗的一首咏物词,所咏之物即为沧浪亭的桂 。从词风和内容看 。此词大约写于理宗淳祐三年(1243),反映的是词人面临南宋衰亡的哀感。
此词写于重阳节前 ,一开始就写秋气萧瑟。“怨娥坠柳 ,离佩摇葓 ,霜讯南圃 。”以景物起兴,以“霜”点时节,引入本题。写背景,用的是半拟人化手法 。“怨娥”指柳叶,柳叶像愁眉不展的怨女一样从枝头坠落。“离佩”指水葓即红蓼的红色花穗分披。像分开的玉佩一样,摇荡着红蓼。然后归结到秋霜已来问讯南圃 ,意指秋天到了。“讯”也是拟人化的字眼。
词随后写“漫忆桥扉 ,倚竹袖寒日暮”,就是用拟人手法写桂。词人看到桂,引起无限遐思,漫想是佳人薄袖凌寒 ,日暮倚竹。“桥扉”即小桥通往宅院的门 。下二句另作别想:“还问月中游,梦飞过、金风翠羽。”问是问桂,疑是梦游月宫时,有金风吹来、翠鸟飞过、似曾相识的桂树。到此就点出了沧浪亭桥头的桂树。时间已近傍晚,上片最后二句“把残云剩水万顷 ,暗薰冷麝凄苦”,又转笔到桂花的现实处境来。日晚云残,天寒水浅,桂树只把周围云水以自己的冷香薰射,内心含着莫乎名状的凄凉悲苦。从第一句起,直到写桂,中间比拟佳人,设想月桂,是顿挫之处,寓有今昔不同之感。写杨柳红蓼及桂树与修竹、云水相依的地方、则完全是体现沧浪亭一片寂寞无主的悲凉,其悲哀远过于“庭草无人随意绿”、“空梁落燕泥”。
下阕,便紧接着“无主”写沧浪亭的情境,再转到看桂上 。“渐浩渺、凌山高处。秋澹无光,残照谁主 。”一片寒波渺茫,是登上山之高处所见,然后明写词人的感想 :沧浪亭的一片冷落淡漠的秋色 ,这斜阳秋树的主人是谁呢?后一句分明是寄托了濒于危亡、国事无人管的沉痛,这种境界,不仅仅是韩王已死,园林无主的一般诉说。随后又转入本题,再用拟人化手法写桂:“露粟侵肌,夜约羽林轻误。”这里借用《飞燕外传》“ 飞燕通邻羽林射鸟者,⋯⋯雪夜期射鸟者于舍旁,飞燕露立,闭息顺气,体温舒,无疹粟(毛孔不起粟)”的故事 ,却一反其本意,因为桂的花象积聚在一起的金粟,所以说露下侵肌生粟,是入夜约会过羽林郎而被他轻率误期的缘故。这一笔从寂寞无主境况中宕开,写眼中的桂花,用笔很美。然而又陡转入更深一步的悲惜 。下二句“翦碎惜秋心,更肠断、珠尘藓路”,因桂花小蕊,故言“碎”,又以“翦碎”为言,似乎桂花之所以是小蕊,乃惜秋而心碎之故 。此二句极见词心之细 。最后写:“怕重阳,又催近 、满城风雨。”用宋人潘大临“满城风雨近重阳”句意,但语言颠倒错置,说:怕重阳将近,又催得满城风雨。这是紧逼一步的写法,句意重点落在随后的“满城风雨”四个字上 。不但桂花正纷纷落下,而且葬花天气一来,桂花将不可收拾。但他又不明白写出,只做含蓄的示意,以淡淡的哀愁寄寓苍凉的感慨。
吴梦窗这首词字眼用得美而生动,层次亦极分明,上下阙一开始都是先横写境,然后纵写桂。上阙发挥了自己充分的想象力,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桂的美,然而处境凄凉,又写出其与修竹云水相依的寂寞。下阙写残照无主,一片荒凉,再转用拟人法写桂的寂寞无主,在悲寂无廖之中孤独地凋谢了。词中处处有令人感到内心沉痛的情感显现,真是极精之品。
【出处】:
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