渑池县,又名云门山,距渑池县城14.8公里,海拔1463.8米,是河南省黄河以南、陇海铁路以北最高的山峰。明朝山东左布政使戴珙《韶峰叠翠》诗云:“翠削芙蓉几万重,雨余佳丽更无穷。影蟠天外横河汉,气压人间等岳嵩。石髓远随丹峤出,钟声只在白云中。春风下界多红紫,不遣岩阿有一丛。”这是对当时的韶山春景的真实写照。韶山前有渑水环抱,后依书山为屏;东以嵩山为邻,西靠崤山为伴;南有金乌、玉兔双峰护持,北滨黄河而迎王屋。春日,芳草如茵,山花烂漫,尤其是雨后景致更佳;夏天,草木繁绿,浓荫蔽日;秋日,天高云淡,雁叫鸟鸣,层林尽染;入冬,松柏常青,大雪纷纷,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韶山历史悠久,闻名遐迩。自从盘古开天地,韶山名播海内外。远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植被茂盛。韶山长满原始森林,非常适宜人类生存。传说“三皇五帝”的舜帝时,舜治国有方,天下大治,四海升平。舜帝首创韶乐,亲制箫及五弦之琴,有六律五声八音之妙。这种韶乐,被用来召集群众**时演奏,且歌且舞。紧靠韶山脚下的渑池仰韶村,据1921年考古新发现,在新石器时代,这里是一个很大的原始人部落遗址。仰韶先民,跟着舜帝学会了制造陶器、石斧、石刀等石器,繁衍生息,创造了举世闻名的仰韶文化。
相传,舜帝从山西舜都,带着他的两个女妃娥皇和女英,过黄河南巡,路过渑池韶山,发现此处风景美好,便召集仰韶人,在韶山上演奏韶乐,与民同乐。因此,这座山便名韶山。关于舜帝南巡之事,除传说外,后人多有记载。如明代都御史柳应辰《韶峰叠翠》诗曰:“奇峰矗矗倚青霄,天籁时闻奏舜韶。左映金乌添秀丽,右窥玉兔 峣。芙蓉湿处春初染,螺黛浓时雾欲消。爽气钟灵多俊杰,几回翘望想孤标。”韶乐传到春秋,孔子听了韶乐演奏,竟三月不识肉味,可见韶乐之精美绝伦。渑池的韶山和湖南湘潭毛泽东故乡之韶山,同名不同地,但都是舜帝南巡时留下的遗迹所在,同样名扬千秋。
韶山是渑池北部的分水岭。韶山之北,水流入黄河;山之南,水注入涧河。主峰南侧,向阳山坡相对平缓漫上;北侧沟壑纵横,壁立千仞,山峰陡峭,重峦叠嶂,林壑优美。站立主峰,向东北望去,山峦重重叠叠、缥缥缈缈,乃“韶峰叠翠”最佳观赏处。韶山北侧的景色特绝。这里有惊险奇绝的圪增沟、清幽雄奇的九槽沟,有金文石庵的大寨沟、世外桃源的瓦庙沟等峡谷,景色各异,令人称奇。
韶山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山珍果品满目皆是:红果、红柿、牛铃儿、桑椹儿、紫葡萄、黑木耳、猕猴桃、山核桃等俯仰可拾。韶山有“半个药柜”之称,单中药材就有300多种,其中有韶参、天麻、丹皮、桔梗、黄芩、黄连、五味子、石灵芝、防风、何首乌、杜仲、黄柏等诸多佳品。
从古至今,韶山都是人们的游览胜地,不少墨客骚人写有赞颂韶山的诗文。明代书法家王铎在《夏日游韶山遇雨》诗中曰:“触暑探岑寂,登高望不穷。苍崖喷石乳,翠壑隐珠宫。胜地犹堪赏,幽怀讵可同。坐来云气变,山色雨蒙蒙。”到韶山一游,一定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