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天主教社会
1)  catholic society
天主教社会
1.
As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atholic society and the protestant society in America, it s more suitable to describe the change as "syncretizing" than "melting", because there is no target to "be melted " in the American polynary society.
这种转变与人们通常所说的“融入”不同,美国天主教与新教社会的关系以“融合”概之显得更贴切,因为在多元的美国社会,并不存在一个融入的对象,而且天主教社会也并没有失去自己的特性,仍然视自己为一个独特的信仰群体。
2)  social theory of Catholicism
天主教社会理论
3)  Catholic Church
天主教会
1.
The Controversy within the Catholic Church on Spanish Jurisdiction of Overseas Colony and Non-Blood Conquest of the Philippines in the 16th Century;
16世纪天主教会对西班牙海外管辖权的争论——兼论菲律宾群岛的“和平征服”
2.
Catholic Church and the Economic Rejuvenation in Western Europe during the Middle Ages
天主教会与西欧中世纪经济的复兴
4)  Roman Catholic
天主教会的
5)  socialist education
社会主义教育
1.
On Mao Zedong s socialist education for peasants;
毛泽东农民社会主义教育问题论析
2.
Research on the CPC Launched a Campaign of Socialist Education in Countryside during the Time of People s Commune;
人民公社时期党在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研究
3.
The status quo and problems of present education of China are expounded,the direction of socialist education are analyzed,and significance of sticking to socialist are stated.
论述了目前我国的教育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了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方向,并阐明了相关意义。
6)  the puritan society
清教主义社会
1.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profound theme of The Scarlet Lett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ymbolism in the main characters and scenes in The Scarlet Letter: that is,to criticize the vanity and evil of the puritan society and its hurts it has brought to its people.
通过对《红字》中主要人物和场景的象征的分析,剖析《红字》这部经典巨著的深刻思想主题,即深刻抨击清教主义社会的虚伪与险恶以及它给人们带来的伤害。
补充资料:大三巴天主教艺术博物馆

大三巴天主教艺术博物馆位于大三巴牌坊后。于一九九五年修建成 博物馆,以供游客在内欣赏历史画像,和细观已消失的天主之母教堂之余,还可以参观一座墓堂,在墓中曾埋下一些日本及越南的殉教者。此外,游客还可以参观一个天主教艺术博物馆 ,馆内搜集了本澳各教堂和修道院具代表性的画作,雕塑和礼仪饰物。

耶稣会会士于1565年开始在澳门定居,随即以宣扬基督精神为宗旨,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与共存,在推动教育事业以及传教工作上有密切的关系。自1602年起,学院设有一座新圣堂,因为之前几座教堂均毁于火灾。圣堂是一座具有三个殿堂的宏伟大教堂,其外貌就如后来考古学者在该处进行一系列重修及兴建博物馆工程之图画所记载的一样。在建筑上,圣堂由中国和日本的工匠参与兴建,为教堂竖立一个各种文化的典范特征,为耶稣会所颂扬。数世纪以来,圣堂内丰富的内容使参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762年,耶稣会士被逐,并交由市政厅处理。后来在这里设置军营,历时数十载。1835年,在兵营厨房突然起火,波及其余的附属建筑物,摧毁了教堂,并差点摧毁了整座名胜建筑。1990年至1995年,在昔日圣堂的地点进行修工程,并兴建成博物馆。

澳门最为人所熟悉的标记------“大三巴”,经过1990年至1995年建成博物馆后,以新面目迎接游客。,游客在内欣赏图画和细观已消失的天主之母教堂之余,还可以参观一座墓堂,在墓中一些日本及越南的殉教者得以安息。此外,游客还可以参观一个天主教艺术博物馆,馆内搜集了本澳各教堂和修院具代表性的画作,雕塑和礼仪饰物。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