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锡山经济开发区
1)  Xish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锡山经济开发区
1.
A Study on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Xish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锡山经济开发区创新发展研究
2)  Tongs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1.
As an applied example of it, the structure, composition, function, current application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Tongs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planning and managing information system are introduced.
以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为例,介绍该系统的结构、组成、功能、应用现状和前景。
3)  Kunshan Economic &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1.
Kunshan Economic &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is through 20 years development, making great progress.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20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4)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经济开发区
1.
A study on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Investment Environment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我国经济开发区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2.
The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for the Xinghua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兴化经济开发区环境规划研究
3.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urbanization,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s develop in a large amount and the industry gradually shifts to the backward areas.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经济开发区大量开发,产业逐渐向落后地区转移,这一举措无疑给交通和用地条件都非常受限的落后山区带来了很大的机遇,然而也给规划范围内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5)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region
经济区开发
6)  econom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开发区经济
补充资料:象山经济开发区
开发区概况

  象山经济开发区是浙江省人民政府于1994年批准成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在2004年全国开发区治理整顿后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核准保留,是象山现代化生活型滨海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区规划开发面积20平方公里,一期已完成开发面积5平方公里,形成了以机械模具、汽车配件、针织服装、电子电器、食品加工、文体及家居用品等产业为主的外向型工业格局,成为全县工业区域的重点,城市建设的亮点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开发区海、陆、空交通便捷,目前已有包括日本、欧美、台湾、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象山投资兴业,产品出口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发区通过实施%26ldquo;三为主、一致力%26rdquo;的战略,已逐步形成针织服装、机电模具、食品加工等产业为主的外向型工业格局,成为全县工业区域的重点,城市建设的亮点和经济建设的重要增长点,连续被宁波市人民政府评为先进开发区。

  走进象山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越的环境适宜的气候

  象山县居长三角地区南缘、浙江省中部沿海,位于象山港与三门湾之间,三面环海,两港相拥。于唐神龙二年(公元706年)立县,因县城西北有山%26ldquo;形似伏象%26rdquo;,故名象山。全县由象山半岛东部和沿海608个岛礁组成,总面积6510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17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335平方公里。南北长90公里,东西宽70公里,海岸线长800公里,占全省八分之一,素有%26ldquo;海山仙子国%26rdquo;和天然氧吧之美誉。北部的象山港是全国著名的深水良港,长年不冻不淤,多处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南部的石浦港长18公里,是全国六大一级中心渔港之一,国家二类开放口岸,可泊万艘渔船。现辖有10镇5乡3街道,总人口53.3万。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16.7平方公里,人口15.6万人。

  考古发现,早在6000年前,象山的先民就在这块土地上耕海牧渔,繁衍生息,孕育了灿烂的%26ldquo;塔山文化%26rdquo;。明初所建昌国卫城与爵溪、钱仓等千户所的抗倭设防遗址,以及明末张煌言屯兵抗清遗迹等,给象山留下了宝贵的海防文化。千百年来,象山渔民与海相依,创造了具有深厚底蕴的渔文化。目前,全县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4个,石浦镇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近年来,象山人民大力弘扬和实践%26ldquo;海纳百川、勇立潮头%26rdquo;的象山精神,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已连续五年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2005年列63位。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县、中国针织名城、建筑之乡、象山海洋旅游、象山海鲜等已成为象山精美名片。拥有2家上市企业。2005年,全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7亿元,财政收入1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00元,农渔民人均纯收入6900元。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