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军队后勤
1)  military logistics
军队后勤
1.
As an efficacious approach of transforming civil resources to martial ones, the informationization of national economic mobilization keeps consanguineous relation with military logistics.
它作为将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民用资源转化为国防资源的一种方法,与军队后勤的联系十分广泛,两者衔接和耦合的紧密程度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潜力向后勤保障实力继而向军队战斗力转化的有效程度。
2)  military logistics material flow
军队后勤物流
1.
The authors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ctuality of military logistics material flow management system (MLMFMS),and discuss how to build the model of military material flow.
分析了现代军队后勤物流系统的特点和现状以及multiagent技术的持点,并阐述了如何利用multiagent技术建立军队后勤物流系统模型,提出了以库存管理为中心的军队后勤物流管理模型,同时利用internet/Intranet技术和多Agent技术建立军队后勤物流系统模型。
3)  military logistic procurement
军队后勤采购
1.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Value Engineering,this paper analyzes preliminaryly its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s of military logistic procurement.
本文在分析了价值工程内涵的基础上 ,初步探讨了价值工程在军队后勤采购中的运
4)  Army logistics management
军队后勤管理
5)  military health service
军队卫勤
1.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the Military Health Service for Handing Sudden Public Health Events;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军队卫勤应急反应机制研究
2.
The article discussed some related conceptions of military health service informatization,analyzed the main contents of military health service informantization in the round,which will provided theory support of devel- opment of military health service informantization.
本文论述了军队卫勤信息化的有关概念,较为全面地分析和界定了军队卫勤信息化的主要内容,为军队卫勤信息化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6)  Army rear service
部队后勤
补充资料:军队后勤
军队后勤
military logistics

   军队筹划和运用人力、物力、财力,从物资、技术、医疗、运输等方面保障军队建设和作战需要的各项专业勤务的统称。通常分为战略后勤、战役后勤、战术后勤,是军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军队后勤的工作范围和机构隶属关系不尽相同。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包括后勤组织指挥工作和财务、军械、军需、车船、油料、营房、卫生、军事交通等专业勤务,担负上述工作的部门均属后勤建制。
   军队后勤是随着军队的出现而产生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社会制度特别是军队和战争的变化,它大体经历了以下3个发展阶段:
    古代军队后勤 中国古代和欧洲古代到中世纪社会生产力水平低,科学技术发展缓慢,军队主要使用冷兵器,后期一些国家的军队虽已装备了火器,但数量少、性能差,战争规模较小。这就决定了古代军队的后勤保障,无论内容、方式或组织都比较简单。在保障内容上,主要是粮草。17世纪,弹药虽已成为欧洲一些国家军队后勤保障的一项内容,但不是主要内容  。在保障方式上,主要是军队携带和就地取给。13世纪,成吉思汗统率蒙古大军远征欧洲大陆,曾依靠随军备用马的马奶和必要时食用马肉作为保障给养的一种办法。欧洲中世纪一些国家的军队所需粮草,常常是靠士兵抢劫,到17世纪上半叶,才逐渐采取有组织的就地征发和后方补充。在保障组织上,有的军队编有后勤人员,如古罗马军队中有军需官和财务官。中国春秋时期,军队中编有革车,并配有炊子、守装、厩养、樵汲等后勤人员。有的军队后勤保障由政府或随军商贩承担。中世纪的欧洲雇佣兵,在行军、作战过程中,用自己的薪饷向随军商贩购买给养、服装、装具乃至武器、火药。中国西周的司徒和司空,秦、汉的治粟内史、大司农,隋、唐的兵部、户部、工部等政府官员和机构,都担负军队后勤保障任务。
    近代军队后勤 17世纪40年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特别是18世纪的产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科学技术取得长足进步。在保障内容上,主要的虽仍为粮草,但数量剧增。弹药保障任务显著加重,交通保障越来越重要。在保障方式上,开始采用中央供应制,但依靠军队携带和就地取给仍占重要地位。17世纪下半叶,法国军队实行设仓供应制,但仓库储存的物资只是一小部分,大量粮草仍主要靠就地取给。在保障组织上,军队成立了固定的后勤机构。18~19世纪,欧洲一些国家在中央军事部门和部队编成内设置了后勤机关、部队、分队,成立了总军需部和各级部队军需部门。法国在陆军部下面除设军需部外,还设有军械部、财务部、军医委员会和兽医委员会,并在陆军中编有军需兵、卫生兵和弹药兵。中国清政府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厘定中央官制时,将兵部改为陆军部,下设军需、军医和军实等司,将户部改为度支部 ,下设军饷司。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成立的湖北军政府,在军务部内设有军需、经理和医务等课。
    现代军队后勤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发达国家的财力越来越大,技术力量越来越强,军队装备了大量技术兵器,并实现了摩托化和机械化,除陆军、海军外,又增加了空军和各类技术兵种。军队的数量和战争规模空前扩大,在30多年内先后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几十个国家参战,动员几千万到上亿的兵员,战场辽阔,遍及几大洲。各参战国耗资巨大,几乎动员了全部的经济力量,从而促使军队后勤全面迅速发展。在保障内容上的主要变化是:①由于部队实现了摩托化和机械化,油料补给量大增。②由于各种技术兵器数量急剧增长和火力极大增强,弹药需求量显著上升,技术保障成为后勤保障的重要内容。③前线和后方的距离增大,交通保障显得极为重要。④由于战争中人员伤亡剧增(第一次世界大战伤亡3000多万人,第二次世界大战伤亡9000多万人) ,医疗保障的地位和作用大为提高 。这就形成了物资、技术、医疗和运输等综合配套的四大主要保障。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自建军起便建立,并随着人民军队、人民战争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按历史发展进程,可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和以后两个阶段。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的革命战争年代,各革命根据地的军队编制、装备不统一,后勤组织不健全,后勤保障主要是采取就地取给和取之于敌的方式,由各地区部队分别组织实施。在土地革命战争期间,中国工农红军的后勤机构设有军需处(有的设经理处)、军医处,以后改为供给部、卫生部,增设兵站部,各师、团编设供给处、卫生处(队),营以下分队编有少量后勤人员。当时红军执行打仗、做群众工作和筹款三大任务  ,主要靠打土豪取得给养、经费供应,靠缴获敌人的武器武装自己。抗日战争时期,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初期的后勤机构基本上与红军时期相同。从1942年起,八路军设后勤部,统一领导供给、卫生、军工生产等工作,各师、团后勤机构变动不大。物资和经费来源,一方面由各抗日根据地统一筹划,一方面由军队自己生产,特别是1940~1944年,全军指战员响应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发出的“自己动手,生产自给”的号召,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实现了生产自给、半自给和部分自给,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粉碎了日军的“扫荡”,度过了难关。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迅速发展,解放区不断扩大,特别是实行大兵团机动作战,后勤保障任务加重,后勤组织不断发展。1948~1949年,先后成立了中央军委后方勤务部和大军区、野战军后勤部,部队的供给、卫生、军械、运输等部门,归各级后勤部建制,并编设相应的后勤专业部队、分队,各大军区和各野战军自成系统,组成由军队和地方政府相结合的后勤保障体系,统一组织实施后勤保障。这一时期,军队的武器装备,主要是取之于敌。各战区在地方政府各级支前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组织了浩浩荡荡的支前大军,开设固定的兵站补给网,同部队开设的随军野战仓库紧密配合,前送物资,后送伤员,保障了战争的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了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新时期,全军后勤工作由分散转为集中,实现了统一编制,统一指挥,统一供应。在组织系统上,由单一兵种后勤发展成为陆海空军和其他技术兵种组成的诸军种、兵种后勤,从总部到各级部队都建立了后勤机构,逐步形成各项业务综合配套的保障体系。保障方式由过去就地取给、取之于敌为主,转变为以后方供应为主,并按照统一的供应标准和制度,采取划区供应与按建制供应相结合的体制,不断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组织供应。保障对象由过去保障单一兵种转变为全面保障诸军种、兵种。保障内容日益复杂,物资供应的品种和数量空前增加,医疗救护、装备维修和运输保障任务越来越繁重。根据现代战争的特点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作战的经验,中国人民解放军进一步加强后勤战斗化建设,努力提高后勤综合保障能力、防卫作战能力和组织指挥能力,逐步达到与军队现代化建设和未来反侵略战争需要相适应的水平。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毛泽东军事思想为指针,在建军和作战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人民军队、人民战争的后勤工作经验,并形成重要的特点。主要是:①依靠国家,依靠人民。②依靠部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③坚持对国家负责,对部队负责。④坚持为部队服务,为作战服务。⑤坚持在战斗中保障,在保障中战斗。
    军队后勤新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80年代以后,现代科学技术飞速进步,现代工业迅猛发展,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实力有很大增长,武器装备的科研和生产能力也随之大幅度提高,常规武器不断更新换代,导弹核武器、人工智能武器、军用航天器、定向能武器等各种先进技术兵器不断出现,破坏力与杀伤力越来越大。这给战争带来许多新的特点,如战争规模之大、战场之广阔、物资消耗量之多、装备损坏率与人员伤亡率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对军队后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军队后勤建设中出现了以下一些特征:①后勤指挥与管理日益自动化、科学化。②后勤组织与供应体制进一步适应现代战争的要求。③后勤技术装备不断向自动化、野战化、轻型化方向发展。④物资储备愈益成为军队战备工作的重要内容。⑤后勤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受到普遍的重视。⑥后勤防卫已成为实施后勤保障的重要条件。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