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中国根
1)  Chinese root
中国根
2)  Rhizopus chinesis
中国根霉
1.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and Properties of the Antibiotic Substance Produced by Rhizopus chinesis 12;
中国根霉12菌株抗生物质产生条件和性质
2.
The Isolation and Molecular Weight Determination of Antibiotic Substance from Rhizopus chinesis 12;
中国根霉12菌株抗生物质的分离提纯及分子量测定
3.
Characterization of a fibrinolytic enzyme from Rhizopus chinesis was detected by the method of electrophoresis.
采用电泳方法测定中国根霉纤溶酶的部分酶学性质。
3)  Rhizopus chinesis No12
中国根霉12#
1.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antibiotic produced by Rhizopus chinesis No12 on Bacillus subtillis IFO3335;
中国根霉12#产生的抗生物质对枯草芽孢杆菌的作用方式
4)  Rhizopus chinesis 23th
中国根霉23#
5)  Rhizopus chinesis 12
中国根霉12号
6)  Chinese female hockey
中国女子曲根球
补充资料:中国根艺

中国根艺



 人类的生活是无限美好的,人们对美的追求也是无止境的。艺术就是美的创造。我国劳动人民利用树根、竹根创造艺术形象和日常生活用具的实践活动,至今已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根的艺术,其历史源远流长,它在中国是一门既年轻又古老的艺术。说它年轻,是因为近些年才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起来;说它古老,则因为这门艺术在我国几经兴衰,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
原始社会的根艺
根的艺术,其历史源远流长,它在中国是一门既年轻又古老的艺术。说它年轻,是因为近些年才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起来;说它古老,则因为这门艺术在我国几经兴衰,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我国劳动人民利用树根、竹根创造艺术形象和日常生活用具的实践活动,在原始社会用木锄松土,古帝少昊时期雕刻木像,商周时期造木人等木雕作品出现的同时就开始了。我们的祖先不仅采用木、玉、骨、石以及贝壳等物制作装饰品,同时也采用树根或竹根制作装饰品。著名史学家常任侠先生曾说过:这种根制装饰品与日本古代叫作“根付”的东西相似,我们民俗端午节小儿佩带苍术根也的原始的遗风。可见利用根材制作艺术和实用品,在原始社会已有萌芽。根的艺术同其他工艺美术一样,从原始人的劳动中逐渐产生了。
战国时期的根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根艺作品也在人类的劳动中逐渐发展和变化。现存最早的根艺作品,到目前为止要算战国时代的“辟邪”和“角形器”了。
1982年,在湖北省荆州博物馆清理江陵县马山一号楚墓时,发现了我国战国时代的根雕作品“辟邪”。据国家文物部门考证,该文物制作与公元前340年至公元前270年之间。它证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作根艺作品的事实。而从“辟邪”虎头龙身,四足雕有蛇、雀、蛙、蝉等图案,呈行走之状,富有动势和神韵的特点,可看出古代根艺作品的自然形态和人工雕琢的技巧。再从楚人认为墓中有“辟邪”,可以驱邪驱鬼灭灾,保护墓主的安宁,把它当作一种镇墓兽,可看出古代的根艺家对根艺创作已具有了鲜明的思想感情,也说明了一切艺术创作都离不开当时社会现实的制约。
几年以后,湖北荆沙铁路考古队在荆门市十里铺镇王场村包山墓地的挖掘中,从最大的一座包山二号楚墓里,发现我国战国时代比较精致的根艺作品“角形器”。椐考证,这件根艺作品的随葬年代大约为公元前300年左右的战国时代。它保存完整,造型美观,形状的两只盘结而成的小螭(chī痴),似如古代传说中没有角的龙一般。古代艺术家对这种天然根,依形度势,略在局部地方加以雕刻螭头形象以及腹部的纹理,不仅突出自然之美,而且显示出人工技艺十分精巧,可看出根艺创作的“天人合一”之妙,至少已在战国时期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平。这种乌色树根制作的根艺作品的发掘,不仅可以得知当时先人们如何才采用天然木根创作工艺品螭的形象,当作为古代建筑物或工艺品上常见的装饰物,反映了先人们的审美意趣和楚文化的水平,而且为我国现代根艺研究和事业的继承发展以及技艺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形象史料。
汉时期的根艺
《曲阜县志》中记载,在西汉时期,孔子的家族曾利用楷(jiē阶)木自然弯曲的形态制作了拐杖。《汉书·五行字》中记载:“成帝永始元年二月,河南街邮樗树生枝如人头,眉目须皆具,亡发耳。哀帝建平三年十月,汝南西平遂阳乡柱仆地,生枝如人形,身青黄色,面白,头有髭发……”在《钩沈》小说“玄中记”中叙述,“汉桓帝出游,在河上,忽有一青牛从水中出,直走荡桓帝边,人皆惊走。太尉何公时为殿中将军,为人勇力,走往逆之。牛见公往,乃反走还河。未至河,公及牛,乃以手拔牛左足脱,以右手持斧砍牛头而杀之。此青牛是万年木精也”。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