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历史剧中的人物形象
1)  the character of historical play
历史剧中的人物形象
2)  History showing with image
形象的历史
3)  historical dramas
历中史剧
4)  historical image
历史形象
1.
The term "historical image" may be adopted for covering the historical factors revealed in literary works (in- cluding movies and TV plays) so as to make a convenient distinction from the "historical" concepts in historical works.
为比较方便地将文学作品(包括影视剧)中的历史题材与历史著作中的“历史”概念进行区分,可用“历史形象”一词来概括文学中表现出来的与历史相关的因素。
5)  history plays by ancient artists
艺人历史剧
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pular aesthetics and the creation of history plays by ancient artists is analyzed in this paper.
通过对大众审美与古代艺人历史剧创作关系的分析和阐释 ,认为反映在历史题材的艺人剧作中 ,大众审美的假定性、约定俗成式、极端类型化等价值取向直接决定着历史剧作品的叙事结构及艺术表现形式。
6)  historic play by a man of letters
文人历史剧
补充资料:敦煌壁画中的舞蹈形象
      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中国重要城市,举世闻名的莫高窟就建在这里。所开洞窟,从前秦建元二年(366)开始,一直到清代都有,至今已编号的有492个,壁画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敦煌壁画中乐舞形象琳琅满目,几乎每个洞窟都有乐舞壁画,犹如一座乐舞博物馆。
  
  敦煌壁画中的舞蹈形象大体可分为4类:
  
  ①天宫伎乐和力士:天宫伎乐以北魏、西魏所开窟中最多。洞窟一般是一个菩萨一个门洞,绕窟一周都是半身的天宫伎乐,她们上身裸露,披长巾,翘首弄姿,或弹奏乐器,或徒手而舞,手臂线条硬直,古朴可爱,从形象和动作看,多是来自西域的胡乐胡舞。力士多画于洞窟的下部,大部分上身裸露,下穿短裤,身披飘带,有舞蹈的、奏乐的,还有许多正在倒立、摔跤、打拳、翻筋斗的力士,整个形象,粗犷雄浑之中又见妩媚,从中可以看到流行于民间的散乐和杂技的影子。
  
  ②飞天和伎乐天:西魏、北周洞窟中的壁画,天宫伎乐从楼阁中飞腾而起,一变而成为飞天、伎乐天,在隋唐壁画中尤多。这些小神在印度称为"犍他婆",即香音神,专管奏乐、舞蹈,散播香花、香气。她们在"天空"中形成浩浩荡荡的乐舞行列,大都飘带袅袅,舞姿流畅飘逸。各个时代的飞天、伎乐天形象各具时代特色,说明以现实生活为依据。
  
  ③经变画中的乐舞:经变画是佛本生故事的壁画,其中有大量礼佛、娱佛的乐舞画面。莫高窟和榆林窟保留着从唐到元的大量经变画。其中有代表性的如初唐 220窟"东方药师净土变"中有个26人的乐队,乐队前 4个女舞人横列一排翩然起舞;左面两个舞者在小圆毯(舞筵)上相对而舞,上身着锦,半臂,下穿长裤,外罩薄纱裙,头戴宝石冠,带手镯,肩披长飘带,做提腿向上的动作,似在慢舞;右面一组两舞者与左面的迥然不同,上身裸露、只佩缨络,双手执飘带大幅度平转,似在急速旋舞。初唐 205窟的"西方净土变"中,有两人对舞,翘脚、弹指。中唐 112窟"观无量寿经变"菩萨,反弹琵琶独舞,重心在左脚上,吸右腿,在背后弹拨琵琶,面部表情似陶醉于音乐中。这些壁画还反映了唐代乐舞融合中西文化不断创新的特点。在元代的经变画中则可见明显的密宗影响。
  
  ④世俗乐舞:世俗乐舞壁画从北周、隋唐至宋都有,约20多个洞窟30多幅。其中反映社会政治生活的如晚唐156 窟《张议潮收复河西图》以及《宋国夫人出行图》等。在《张议潮收复河西图》中,有8人分两组,4人一排,甩着长袖相对起舞,舞姿近似现在的藏族舞蹈。还有一部分反映当时民间生活的歌舞,清新活泼,富有情趣,如盛唐445窟"弥勒变"中的《嫁娶图》,5人伴奏,中间一人戴冠着袍独舞,侧身背向观众,拂长袖起舞,曲左腿,身向左倾,舞姿生动,近似戏曲动作。(见彩图)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