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格奥尔格
1)  Stefan George
格奥尔格
1.
Where the Word Breaks: On Stefan George;
词语破碎之处:格奥尔格引论
2.
Hymnen is the first published collection of poetry of German famous poet Stefan George.
《颂歌》是德国著名诗人斯特凡·格奥尔格出版的第一部诗集。
2)  George-Circle
格奥尔格圈
1.
And the George-Circle was a most unique literary and cultural phenomenon at that time.
施特凡·格奥尔格是20世纪上半叶最重要的德语诗人之一,“格奥尔格圈”是当时最独特的文学和文化现象之一。
3)  Stefan George (1868~1933)
格奥尔格,S.
4)  ortigues
奥尔蒂格粗帆布
5)  Mitinea Gheorghiu (1919~  )
格奥尔基乌,M.
6)  Oderberger colloid mill
奥特尔伯格尔胶体磨
补充资料:格奥尔格,S.
      德国诗人。生于宾根附近的比德斯海姆,父亲是酒商。他曾在柏林大学攻读哲学、文学和艺术史,并多次到欧洲旅行。结识了马拉梅、魏尔兰、纪德和罗丹等。1892年创办文艺刊物《艺术之页》。1900年起在柏林、慕尼黑、海得尔堡等地过着脱离现实的生活。他不愿与法西斯合流,1933年去瑞士,同年在洛迦诺附近的米努西奥逝世。
  
  格奥尔格是德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艺术而艺术"文学潮流的主要代表。他反对1890年前后在德国兴起的自然主义,把法国的象征主义奉为创作的榜样。他的作品主要是诗歌,诗集有《颂歌》(1890)、《朝圣》(1891)、《阿尔加巴尔》(1892)、《心灵之年》(1897)、《第七枚戒指》(1907)、《新的帝国》(1928)等。他的诗追求形式美,他认为这是艺术真正价值之所在。他的诗有反理性反人道的倾向。这种唯美主义和反理性主义的艺术主张和思想倾向,曾得到相当一部分人的赞赏,因而在他周围形成了一个文学集团,文学史上称之为"格奥尔格派",它的宗旨是通过创造严格的诗的美来振兴德国的文明。这个集团有作家沃尔夫斯凯尔、海泽勒和文学评论家贡多尔夫、沃尔特斯等。霍夫曼斯塔尔也曾一度与他们接近。格奥尔格在政治上虽没有同德国法西斯同流合污,但法西斯的宣传机构仍然利用他的思想为第三帝国服务。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