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韬奋
1)  Zhou Taofen
韬奋
1.
Zhou Taofen and Christian Education-in Commemoration of Zhou s 110th birthday;
韬奋与教会教育──纪念韬奋诞辰110周年
2)  Zou Tao-fen
邹韬奋
1.
The Evolution of Zou Tao-fen s Sense of Readers in the "shop communications";
从《店务通讯》看邹韬奋读者意识的演进
2.
Understanding Zou Tao-fen s Publication Spirit from the Reader s Letter Box Column;
从《读者信箱》专栏解读邹韬奋办刊精神
3.
ZOU Tao-fen “Reader Center Viewpoint”and Its Practice;
韬奋“读者中心观”及其实践
3)  Zou Taofen
邹韬奋
1.
Zou Taofen s Interpretation of the Press Freedom;
试论邹韬奋的新闻自由观
2.
On Zou Taofen s Editorial Theories in Life Weekly;
韬奋《生活》周刊的编辑思想
3.
Zou Taofen and Transforms of the Publishing Policy of Life Weekly;
韬奋与《生活》周刊办刊方针的转变
4)  Tao Fen's spirit
韬奋精神
5)  study of Tao Fen
韬奋研究
6)  Zou Tɑofen
邹韬奋(1895~1944)
补充资料:邹韬奋(1895~1944)
      中国《新闻记者》、报刊编辑、政论家、出版家。原名恩润,笔名韬奋。祖籍江西余江。1895年11月 5日生于福建永安。1921年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1922年任中华职业教育社编辑股主任,主编《教育与职业》月刊。1926年10月任《生活》周刊主编。从此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早年宣传职业修养,重视刊物与读者的联系,倡导为读者服务。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后,反对国民党当局的不抵抗政策,宣传抗日救国。1932年创办生活书店,出版了许多进步书刊。1933年初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当选为执行委员会委员。同年 7月因受国民党迫害出国流亡。在英国阅读了马克思主义著作,后赴苏联、美国进行社会考察,为《生活》周刊撰写了30 多万字的国外通讯。1935年8月回国,11月在上海创办《大众生活》周刊,同时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6年3月被迫出走香港,创办了《生活日报》及《生活日报星期增刊》。同年8月回上海,主持《生活星期刊》,不久该刊被查禁。当时他担任上海文化界救国会和全国各界救亡联合会执行委员。同年11月22日,与沈钧儒等6 位救国会负责人被国民党政府逮捕,时称"七君子事件"。1937年7月31日获释。8月在上海创办《抗战》(曾改名《抵抗》)3日刊。1938年被国民党政府聘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并任《全民抗战》杂志主编。同年10月赴重庆,宣传团结抗战,所办书店和刊物屡遭国民党当局查禁。1941年2月被迫出走香港,5月在香港复刊《大众生活 》周刊,并任救国会海外工作委员会常务干事,曾与茅盾等人撰文提出坚持抗战、实施民主政治等主张。日军侵入香港后,即于1942年1月转入广东东江游击区,11月辗转到达苏中抗日民主根据地,随后又赴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1943年 3月赴上海治病。1944年 7月24日病逝于上海。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接受他在遗嘱中的申请,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著有《萍踪寄语》、《萍踪忆语》、《经历》、《抗战以来》、《患难余生记》等。1955年出版的《韬奋文集》,收集了他的主要著作。他写的通讯和评论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他创造的办报经验对于后来的新闻工作者也有启迪。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