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master-apprentice connection"type
"师徒结对"模式
6) choosing apprentices and honoring the master
择徒拜师
补充资料:成双结对的恒星
喜爱观天的人都知道,秋夜星座英仙座中,有一颗非常著名的变星——英仙β星,中国星名叫大陵五。大陵五的亮度在2.2等到3.4等之间变化,肉眼清晰可见。我国古代早已注意到它的光度变化现象,但不知道变化的原因,把它及其周围几颗星想象成是一个陵墓,大陵五因此得名。这样一个形象化的名字,让人一看到它就会连想到坟茔周围忽明忽暗的“鬼火”。古代阿拉伯人称它为“魔星”。希腊神话中它被描绘成女妖墨杜莎的眼睛。
大陵五的光度为什么会变化?人们长期以来百思不得其解。18世纪,英国有一个名叫古德里克的年轻的聋哑天文学家,也注意到了这颗“魔星”。他通过勤奋的观测,于1783年测出了大陵五的光变周期是2天20小时49分,与现代测量的精确值仅有几秒的误差。更为可贵的是,古德里克对大陵五的光变原因做出了正确的解释。他认为大陵五是一对互相绕转的恒星,两颗恒星的大小和光度不一样,它们的相互绕转造成的相互遮挡而使光度不断地在变化。1783年,古德里克才17岁,又是聋哑人,他揭开了魔星之谜的事迹在天文界被传为一段佳话。后来,天文学家将大陵五这样的恒星称为食双星,也叫食变星。
我们用肉眼看星空,恒星都是一颗一颗的。如果使用天文望远镜,可以看到很多恒星都是成双成对的。星空中两颗看起来离得很近的星并不一定都是双星。因为两颗相距很远的星,如果它们处于我们的同一视线上,我们看起来它们就好像离得很近。像大陵五那样,由于引力作用,彼此互相环绕运动、相互之间具有物理联系的两颗星才能称为双星。其中一颗较亮的我们叫它主星,较暗的一颗叫它伴星,或者把质量较大的一颗叫主星,质量较小的叫伴星。在银河系中,双星是很普遍的现象。
有的双星,两颗子星相距较远,相互环绕的周期也较长,一般在5年左右,个别周期长的可达千年甚至万年之久。著名的天狼星和它的伴星就是这类双星,它的轨道周期是501年。有的双星,两颗子星相距较近,绕转周期也短,一般在10天左右。因为两颗子星离得近,用望远镜和照相的办法是不能发现的,只能用拍摄光谱的办法来证实。还有一种双星的两个子星之间经常有物质交流,称为密近双量。这种双星的绕转周期短的十几分钟,长的可达十多年。X射线双星均属于这类双星。射电脉冲双星也属密近双星。
除了双星以外,还有由三颗以上有物理联系的恒星组成的系统叫聚星。大熊星座中的开阳(北斗六)就是由七颗恒星组成的系统,称为七合星。在天空中还存在由许多恒星组成的、彼此有物理联系的恒星集团,称为星团。如金牛座的昴星团,用肉眼能分辨出六七颗星,用望远镜则可以看到这个星团是由300颗左右恒星组成的。它属于疏散星团这类。另一类是球状星团。球状星团外形呈球状,星团内包括的星数多,有几千颗到几十万颗。它是银河系中恒星分布最密集的地方。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